角聲情:文字部做校對的快樂

2019年9月     

李淑芳

聆聽粵語

錄音者:Yi Nam

聆聽國語

錄音者:Sue

很快的,我到文字部做義工已經三年了。我做的是校對的工作,所以只有在月底要出版的那一週我才去。前台漂亮的小姐總是笑咪咪地說:「看到妳,就知道又是月底了。」
我是中文系畢業的,又是從美國公校的中文老師職位上退休,所以文字不僅是我的本行,也是我的摯愛。我住得遠,住在上州,跑一趟角聲使命中心,不但要付過橋費,有時塞車,行程也很花時間。三年36個月從不間斷地來,可想而知我有多麼喜歡這份工作。
文字部有些人是在家工作,所以我常看見的人並不多。大部分的時候,文字部是很安靜的 ,尤其是幾個男生,更是極少出聲。這裡有文字編輯、版面設計、廣告、寫稿、做插畫,全是一群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我只做校對,所以對整個流程並不清楚,只知道他們每期一起決定了一個主題之後,就去開始找人或自己寫稿。沒有一期是內容重複的,而且每個版面都精彩,讓我非常地佩服。我的工作是在他們排版之前,把文章校對一遍,找出錯字,或修改一下不順暢的地方。到我手上的通常不是初稿。初稿他們已經改過了,所以我的工作並不繁重。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了。文字部有大陸來的、香港來的、台灣來的,年長的、年輕的,每個人對文字的用法、句子的通暢等看法並不一致。在「保留作者的文字特色」與「這個句法一般大眾是否看得懂」之間,時有小小的爭執,文字部常常要在這兩者當中盡量取得平衡。例如廣東話有「氣促」,但是一般中文應該是「上氣不接下氣」,這就不知道要不要改了。有的作者很天才,思想跳躍性很高,但是一般讀者讀這樣的文章時,要理解文字上的連貫性會有困難。對發表這樣的文章,我個人有所保留,我的想法是,《號角》月報是一份基督教的刊物,目標的讀者是慕道朋友,文章應該是神話語的溝通管道,不需要有太多的個人特色,這和發表個人的作品是不一樣的。
在文字部,除了能接觸到我喜歡的文字工作之外,另一個吸引我來的是「吃」。辦公室裡總是有東西可吃,零食、水果……常常有人帶來分享。午餐更是好幾個人一起吃,阿清的菜尤其做得好,我們常常有口福可以吃到她做的東西。我住的地方很少中國人,更不要說吃到這些家常口味了,所以能吃到這些佳餚,對我來說誘惑力是很大的。最近我還偶爾可以買樓下老人中心的營養健康餐,和其他部門的同工在飯廳一起,邊吃飯邊聊天,感覺真好。
其實文字部義工三年,我最大的收穫是學著如何當個基督徒。我常常覺得聽到一篇好的講道,對當基督徒的作用並不大,因為打開電腦,什麼樣好的講道都聽得到。聽得懂道理是一回事,學會怎麼把神的話落實到生命中又是另一回事。文字部真是一個有神同在的地方。大家儘管對事情看法不一樣,但是爭執過了,又是一群相親相愛的弟兄姊妹。從來聽不到閒言閒語,也聽不到任何是非。有時我會把個人生活中的疑惑,帶去問美珍或津雲姊妹,她們會給我一些開導。我若有不適當的想法,她們也會教導我。這樣子浸淫在一個以神為主的辦公室中,對我靈性的提升是不可衡量的。
還有一個給我很大鼓勵的人是周太。無論何時,周太只要走過我身邊,立刻給我一個大微笑,並且誠摯地說:「謝謝妳來幫忙。」走過10次謝10次。她身負重任,對一個小小的義工卻毫不忽視,真是一個謙卑愛人基督徒的好榜樣。
我由衷地說:「主啊!我真感謝你,讓我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在這裡為主奉獻,為主做工,見證到在主裡同工,是多麼的美好!」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