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孩子心上有個「箱」

2019年9月
策劃與撰稿:李飛君、郭寶珍、梁靜心、晉雲、朔方、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Michelle

聆聽國語

錄音者:Lucy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每一位孩子的心靈都有一個「箱子」,等待著被愛填滿,以致他能夠有力量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

親子關係 不可切割

資深執照心理諮商師李飛君指出:父母與孩子,與生俱來地有著不可切割的關係。18歲前,孩子在生活上需要依賴父母供應,然而孩子在心靈情感上的需要更為重要!
有些移民來美的華人家庭,孩子在美國出生後,被送回中國由祖父母或親戚照顧,以便父母專心為家庭經濟打拚,直待到入學年齡才把孩子接回來。這些孩子被稱為「衞星寶寶」:像衞星一樣被發射出去,然後再收回來。第二版的兩個個案,都有衞星寶寶的影子。在孩子幼年時父母缺席,其影響甚至在長大後惡化。
衞星寶寶經歷了環境的大變遷,從父母身邊送到國內、忽然又與已經建立起依附關係的國內親人分離,轉回到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自己的父母身邊,幼小的心靈要調適這麼大的轉變要承受多大的壓力!有些孩子被祖父母寵壞,祖父母只能照顧日常生活需要,欠缺情感支持和有效的教養方法,以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言語丶行為養成不良習慣,想糾正時卻很困難,在教養上造成很大困擾。
家庭,是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社交環境(Social Environment),是他們建立對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的基石。如果與父母能夠有親密的聯繫,孩子的情感丶自我價值和安全感都會有穩定健康的發展。反之,長期與父母分離,會造成孩子缺乏穩定的情感依附關係(Emotional Attachment);即使重新回到父母身邊,他們也依然會感覺情感需要被忽略。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因而會出現焦慮情緒行為問題,反過來令家長、老師頭痛。

父母角色 多元正面

上帝為人類社會設計了家庭,延伸為社群。家庭的美善原型,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繁衍敬虔的後裔。在這個秩序裡,生命是祝福,孩子是祂賜與每一位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家庭關係,應該放在首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父母是重要的園丁,澆灌扶持孩子身心靈健康成長,邁向成熟。
上帝創造宇宙,不僅設計了物理秩序,也定立了道德秩序。道德秩序既為鞏固人類的和諧關係,若我們的生活方式與這秩序對立或偏離,就會造成關係破壞,痛苦衍生,禍及子孫。在今天的後現代社會,婚姻解體、單親、同性父母等等,不斷衝擊傳統家庭核心價值,令父母角色變得更複雜與模糊不清。
「父親缺席」成為越來越普遍現象。據2009年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超過24萬兒童與親生父親分開住。一些父親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一些父親則是常常加班或出差,早出晚歸,孩子常見不到父親;一些父親雖然按時回家,但在家仍然埋頭自己的事情,很少跟孩子互動。
1996年出版的《無父的美國——我們面臨的最急迫社會問題(Fatherless America – Confronting Our Most Urgent Social Problem)》揭示:濫用藥物的青少年有75%家庭中沒有父親;72%青少年謀殺犯沒有父親;85%的青年入獄者成長時沒有父親;90%離家出走兒童沒有父親。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未來窮困的比率提高五倍;輟學率高兩倍;暴力行為率高11倍!
要孩子健康成長,父母的角色不能局限於保護孩子人身安全,供應其住宿、食物、衣服等物質需要而已,更要成為培育者和帶領者,培養子女的高尚品格,使他們心靈強大,帶給他們正確的人生方向。父母重視家庭關係,珍惜家人的相處時間、和諧互動丶有情感的流露丶給予孩子關心和肯定,這些都能夠鞏固和加強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價值感。在愛中成長的孩子,可以無障礙地發展他們的天賦潛能。
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當然也沒有無瑕的父母,當父母願意不斷正視自己的生命、理解造物主的旨意,調整教養心態和方法,對孩子亦師亦友,便會成為兒女一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