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在遠東的西方人

2018年6月
策劃與撰稿:吳約珥、冉燕飛律師、文展雲律師、周簡艷珍、雷路得、李薇、陳熾、周天駒、蔣若谷、朔方、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Annie

聆聽國語

錄音者: 素芳

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是所有活躍在中國的好撒馬利亞人的寫照,他們為民眾帶來了身與心的雙重福音。
牛津大學中文教授、英國知名漢學家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在溫州傳教26年,曾總結說:在中國的傳教事業,就像是一個三條腿的板凳,教會是一條腿,教育和醫療是另外兩條腿。溫州的白累德醫院(現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就是由英國信徒亨利‧白累德捐款1,650英鎊建成,當時每天都有傳教士給病人傳道,有些人在離開醫院時就已經改變了原來的信仰!
左芙蓉在《基督教與中國社會工作》一書中介紹,從1820年馬禮遜在澳門開設第一家診所開始,傳教士在中國開設的診所與醫院不計其數,並隨著疾病的診治與康復而聲名遠播。截止1937年,僅英美背景的教會醫院就達300多所,小型診所600餘處,床位21,000張。醫院大多不收費,或只收極少的費用,讓那些看不起病,飽經疾病折磨的窮苦人,在基督教醫院重獲新生。
清朝末年,痳瘋病在西方已經滅絕,而中國的病患還有百萬之多。一些醫生和懂醫術的傳教士來到發病率最高的華南地區,收治痳瘋病患者。1891年,英國傅特醫生在廣東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痳瘋病院,北海倫敦會醫院附屬痳瘋醫院;1905年,德國長老教會柯納醫生,在東莞創設痳瘋院;1907年,天主教康神父建廣州石龍痳瘋院;美國醫生威廉‧哈維‧杜布森,1897年受長老會派遣,到華南陽江行醫傳教40餘年,每星期都去走訪當地一座有200年歷史的痳瘋村……
中國近代史,可說是在傳教士影響下形成——西方文明通過傳教士進入中國,他們建立醫院、創立大學,並對中國進行社會調查和研究,是最了解當時之中國的人。蘇慧廉來中國時年僅20歲,在溫州26年中發展信徒萬餘人。1908年,他北上太原任山西國立大學西學校長時,心中的使命是:如果士子們一旦能認識到上帝的力量並接受祂,那我們將在遠東看到一個基督國度。
這些學校培養的人才,成就了中國的變革。1899年,著名的維新運動領導人康有為對報紙記者說:他之所以轉向維新,主要受到兩位傳教士教育家,即李提摩太和林樂知的著作所影響。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傳教士狄考文牧師也明確地說:如果我們要對儒家的地位取而代之,就要用基督教和科學教育他們,使他們能勝過中國的舊式士大夫……
今天,中國最好的醫院和大學,大多可尋見教會醫院和大學的身影。支撐著這些好撒馬利亞人,在中國殫精竭力、嘔心瀝血,即使經歷庚子教難而能不畏懼,依然煥發出基督生命的,唯有「不是為中國,乃是為基督」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