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路: (佳美腳蹤) 深入非洲三萬哩

2018年10月
陳新哲

聆聽粵語

錄音者:Levitt

聆聽國語

錄音者:Billy

 

讀張文亮所著《深入非洲三萬哩:李文斯頓傳》,深被觸動。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獲頒劍橋大學榮譽博士時所說的話仍然激盪心扉:許多人曾尋求如何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高等教育的重要就是裝備一個人,使他找到尊貴的使命。到黑暗之處,將救贖主的真理告訴人們,則是所有使命中最尊貴的使命!

一個不會講道的人
1813年3月19日,李文斯頓降生於蘇格蘭的一個貧寒之家,父親是敬虔的基督徒。10歲起就在棉紗廠工作的李文斯頓,把書本插在紡紗機上,讀完了《聖經》,並因完整背誦《詩篇》一一九篇而獲主日學老師的獎勵——一本新約《聖經》。
23歲,李文斯頓以優異成績進入醫學院。兩年後,向「倫敦宣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我認為成為宣教士的主要職責,是宣講真理、教導勸勉人與傳福音,並且將基督信仰融入藝術與科學,成為進入人心與良知的管道……我沒有結婚,沒有愛人,了無牽挂。」
但他沒想到,「講道」竟成為一道難關。第一次講道,明明背熟了講稿,可一上台腦子就空白了!一陣子後,才想起開場白。幾分鐘後,他說:朋友,我忘了我該講什麼……老師在給「倫敦宣道會」的報告中寫到:「他不善言詞,講道不會引經據典,說話結巴,可能永遠不是一個會講道的人。但是他為人樸實,在柔和中帶著堅強,這種人將不會被海外的困難所動搖。」

從未聽過福音的地方
在荷蘭宣教士所寫的《中國的呼聲 (Appeal of China) 》中,李文斯頓讀到:「聽!在中國那一片禾場上,成千上萬未能聽見福音者在吶喊,為什麼我們的回應只是一聲嘆息?那傳福音的人在哪裡?」他決定去中國,但中英鴉片戰爭即將爆發,前往中國的門關了。
1840年,李文斯頓在街邊聽到「反販賣奴隸」演講,在非洲佈道20年的Robert Moffat正說到:在我住的庫魯曼布道所北邊,在清晨的曙光下,我可以看到千條的縷縷炊烟,由許多的村落升起,那是從未聽過福音的地方!李文斯頓大受感動。
同年,他獲得「醫學與外科教師證照」,亦收到「倫敦宣道會」委任書。與親人惜別後,便與Moffat一同前往非洲——被稱為黑暗大陸、白人墳場的非洲。前路,極不確定:操不同語言的土著部落和酋長,有友好的也有敵對的;有奴隸販子,甚至食人部落!還有凶猛的獅子,隊員晚間出帳篷小解,就被獅子奪去性命;缺水、極度口渴,他喝過佈滿昆蟲的水、犀牛小便過的水、飄浮著牛糞的水……
但是,他卻將大部分人生獻給了非洲!

基督國度的使者
瑪波塔撒,是東非洲林波波河的水源地。1843年,李文斯頓在此開始了「瑪波塔撒佈道所」;第二年,成立了學校;第三年,與Moffat的女兒瑪麗結婚。為尋不竭的水源,又前往克羅本,帶領當地人加深河道、建築水壩、建造房屋;有了學校、住家和教堂,又翻土撒種、栽種玉米、南瓜……
瑪麗教書,也教婦女育嬰及保持環境衛生;李文斯頓發現當地多鐵礦,便設礦物學以及昆蟲學、工具學,並請學有專精的宣教士前來,學校人數不斷增多。120年後,這片土地成為非洲新國家「博茨瓦納共和國」的首都,而克羅本學校仍是中南非洲的教育中心。
1857年,李文斯頓出版《佈道旅程》,見證跟隨上帝的引領、活出基督榮耀國度之使者的活潑人生:「當我與非洲土著一起製磚建屋、一起磨鐵器、一起刨木頭,這就是傳福音;講道與醫治病人是一樣尊貴的工作,因為都不是為我自己做的。為基督做的任何事,都是福音……讓非洲內陸的人知道福音的可貴,而不是淪落成西方文化的附庸。」
著名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評價《佈道旅程》:讓人看見一個勇敢的人,帶著一顆單純的心,以超乎常人的機智,經歷各樣的危機,只為將福音傳給非洲的土著。

跟隨我主到非洲
原始部落的語言,沒有「創造」也不曉得什麼是「創造」,以致把人、野獸、石頭、樹木、河川等來敬拜。李文斯頓問酋長:如果把你當上帝,美麗的山谷是你造的嗎?肥沃的大地是你造的嗎?酋長想了想說「不是」,並問「那是誰造的?」
認識上帝的第一步,便由此邁開。
李文斯頓禱告時稱自己是罪人,酋長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們的語言裡沒有「罪」的觀念。李文斯頓解釋:罪不是犯錯而已,而是軟弱、有限、能知而不能行……
土著告訴李文斯頓前往大湖的方向,而李文斯頓則告訴他們認識救恩的道路。第一次在星期日招聚會眾聽道,李文斯頓沒料到竟來了六百人!信息主題是「天父的眷顧」,講的是他深入非洲的生命見證。30年後,當其他宣教士重臨此地,土著仍要求用「李文斯頓式講道方式與內容」,他們哪裡知道李文斯頓當年成績最差的就是「講道學」!
李文斯頓說:「我只是跟隨我的主、我的上帝的腳蹤,結果跟隨到非洲內陸。」他不倚靠勢力,也不倚靠才能,單倚靠聖靈的大能,在非洲釋放福音的能力並存留下深遠的功效。今天,非洲基督徒已達5.55億。

耶穌讓他勇敢剛強
順服耶穌的帶領,讓李文斯頓勇敢剛強。一次,他遇到一隊奴隸,脖子套著木枷。有位母親累得抱不動嬰孩,奴隸販子一刀砍下嬰孩的頭顱。於是李文斯頓站到隊伍前方,喝令奴隸販子釋放奴隸,對方卻立即拔槍瞄準他,但當他們認出眼前正是鼎鼎大名的李文斯頓後,拔腿便跑。
「當我解開他們的木枷時,他們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得知自己已經自由了,才歡呼著解開鏈子,抱在一起痛聲大哭……」獲救的奴隸散去,只有兩個孩子留下來,李文斯頓收留了他們;其中一個,後來成為傑出的佈道家,將福音傳到烏干達、肯尼亞等國家。
在傳福音的路上,李文斯頓憑著信心、智慧和勇氣,解放了一批又一批奴隸。他發現了奴隸販賣通路,並由他的助手、植物學家John Kirk追蹤到操縱交易的幕後主腦,為日後英國和阿拉伯國家簽署廢除奴隸買賣協議、永遠廢除奴隸交易奠定了基礎。
在沙漠中瀕臨渴死,迷失在森林中瀕臨餓死,在信心的極限處仰望上帝。李文斯頓的非洲歲月,還經歷了喪妻和喪女之痛。「有人認為我為非洲的付出是一種犧牲,這比起耶穌為我被釘十架的浩大恩典,又算什麼?我也有焦慮、生病、痛苦與危險的時候,也有退縮、動搖、心志下沉的日子,但這些遭遇對生命的成長是合宜的,充滿了上帝慈愛的覆蔽。危險與痛苦,比起未來要彰顯的榮譽,根本算不得什麼!」

1873年5月1日,李文斯頓在非洲安息主懷。葬禮,在倫敦西敏寺教堂舉行,21響禮炮致敬。他的墓碑上寫著:被信實的手帶領,大衛‧李文斯頓,宣教士,旅行家,慈善家,以30年的生命,孜孜不倦地向非洲人傳福音,探索未知之地的奧秘,並致力廢除奴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