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士頓: OBC父母與ABC孩子的溝通

2018年7月

角聲輔導中心6月16日舉辦「OBC父母與ABC孩子溝通的藝術」講座。德州註冊心理輔導譚玲在講座中,談到出生於美國的華裔青少年(ABC)常常感覺被困在兩種文化的中間。在講座中,譚玲從個人經歷比較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思維和行為,並探討ABC青少年經歷的一些獨特挑戰。例如揹負社會對華裔青少年的標籤,如學業出眾、數學學霸等。對比之下,令喜愛藝術及語文、數學能力不強的譚玲有點失落感。
由於父母及青少年的成長文化差距很大,往往造成父母子女溝通困難引起衝突。以下是五種形成衝突背後的文化及思維方式的差別——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ism(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Duty and Obligation vs Rights and Privileges(權利與義務)、Hierarchical vs Egalitarian(等級制度與人人平等主義)、Deference vs Self-Assertion and Self-Expression(委曲求全與自主自治)、Shame and Guilt vs Responsibility(羞恥式譴責與責任感建立)。故此,在講座中,譚玲闡述建立ABC青少年與OBC(海外出生)父母之間更密切的關係的策略——帶子女回國尋根,讓子女對中國文化及語言產生興趣,多計劃家庭活動等,盡可能彌合文化差距,多用肯定(Affirm)、接納(Bridge)、有效溝通文化差異(Communicat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來拉近彼此的距離。
譚玲還分享了Gary Chapman的五種愛的語言——Quality Time(優質時間)、Gifts(禮物),Service(服務)、Affection(愛意)、Words(語言)。她鼓勵家長不要單用服務來表達他們對子女的愛,也要用愛的言語及方式去建立親子關係。
講座在熱烈討論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