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
李飛君(執照心理諮商師)
(真實個案,徵得當事人家人同意,名字用化名)
聆聽粵語
錄音者:Lydia
聆聽國語
錄音者:Han Jia Yi
去年9月剛開學不久,幼兒教育學校的老師把三歲半的比利轉介給我,因為比利在課室裡很活躍,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他個子高大,常常推撞及打小朋友。我去到他班上觀察他上課的情況,他不停地動,不留心聽老師說話,也不跟從老師的指示。
我約見比利的父母,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長情況。爸爸在外州工作,媽媽沒有上班,比利有個姐姐,兩個小孩都在美國出生,曾經送回中國給祖父母撫養,待至入學年齡時才接回來美國。姐姐留在中國四年,比利一年。孩子回來美國後,姐姐的情緒有問題,與父母的關係有隔閡;比利則很「黏人」,缺乏安全感。他們都是所謂「衛星寶寶」(參去年5月《號角》本版文章)。
比利經醫生診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特徵是專注困難及過度地活動、難以自控行為。我轉介比利接受紐約市教育局的特殊教育服務(CPSE)評估,評估報告出來後顯示比利在語言、學習、社交方面的發展都比同齡孩子落後,比利獲得多項特殊教育服務——教育學習(SEIT)丶語言治療(Speech Therapy)及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專業老師每星期幾次來學校,為比利提供一對一的治療服務。
比利因為個子大,言語表達能力低,所以經常用肢體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動作快而且重,個子小的同學很容易被他推倒。有一次,他意外地把頭撞向老師,老師的臉被撞瘀了,學校緊張起來,萬一下次受傷的是小朋友怎麼辦?校長召開會議與媽媽商討如何防犯同類事件發生,比利媽媽也急壞了,擔心比利要去看精神科醫生,需要用藥物控制他的行為。校長和我同情比利媽媽的感受和壓力,因為比利年紀很小,我提議媽媽可以先用行為治療法去幫助比利。
於是比利媽媽接受社區的家庭輔導服務,父母都需要參與比利的行為治療,他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教養型態和增加親子關係的時間。我觀察到比利衝動性急,媽媽也是急性子,缺乏耐性;比利多手多腳、媽媽也喜歡用手拍他、用腳去推他。我提醒媽媽,孩子第一個模倣對象是父母,我鼓勵媽媽留意老師們與孩子如何互動,課室裡的規則,家中也要一致,以身作則,調整孩子放慢拍子,需要有耐性與比利互動,多給比利正面的鼓勵和肯定。父母與孩子情感交流也很重要,孩子愈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心理上愈有安全感,情緒也會較為穩定。我亦邀請媽媽來家長支持小組,使媽媽有精神上的支持,舒緩壓力。不經不覺到了學期末,比利長大了一歲,在各方面努力之下,多動行為及專注力都有改善。
有句諺語說:養大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人。養育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天職,但生命需要健康成長,身、心丶靈全面性平衡發展確實需要個人、家庭、社區丶教會各方面資源的配合。群體裡互賴互存是必需的,互助互勉的精神,是人性中珍貴丶美麗的一面。
「橄欖樹全人關懷」積極推動社區丶家庭丶教會對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的認識,提供實際有效的關懷方法,請留意網站olivetree.cchc.org心理輔導服務及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