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空巢期及其症候群

2018年9月
策劃與撰稿:Lena Huang、柯津雲、朔方、周生智、周天駒、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Lydia

聆聽國語

錄音者:劉岱

 

婚姻家庭治療師Lena Huang回憶:我還記得,開16個小時的車送我的大兒子到大學去報到。那時心裡真是五味俱全,為我們不可避免的分離充滿傷感;為沒有我的引導他能否過好日子感到焦慮;為他是否能面對必要面臨的挑戰而擔憂……
這是進入「空巢期」之家長的共同心態。子女離開,原有的節奏徹底改變,家庭生活嚴重失衡,分離焦慮和適應障礙是最初的反應。夾雜著思念、自憐、無助等複雜情感體驗的孤獨感,讓人食不甘味、坐臥不安、心情煩躁,有的甚至失魂落魄。
其實,幼鳥翅膀硬了、有能力飛出鳥巢覓食,鳥爸爸和鳥媽媽的階段性任務也就完成了,這在自然界再自然不過,但是在人類社會這卻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過程。依照精神醫學的角度,人傾向於「維持現狀」;非得面對新的變動時,必然發生「調整與適應」。
空巢期前,父母將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用於撫養孩子,供應他們各方面的需求。孩子們的需要是如此之多,以致父母往往忘記了自己的需要和人生方向。一旦空巢期降臨,作為照顧者的角色不再,便突然間發現很難把握和導航自己的生活。
由於難以調適空巢衝擊,許多父母經歷到強烈的寂寞與孤單,愈是和孩子親密的父母所經歷的失落感就愈大;特別是那些有分離焦慮並且畏懼改變的;全職爸媽;面臨退休、失業或更年期,擔心子女沒準備妥當的家長,更易出現憂鬱、酗酒、自我認同危機等「空巢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
每個人哀傷的過程不一樣,有些人時間會持續很長,像經歷失去一個孩子那樣。很多年前,Lena Huang曾有一個女病人,孩子的獨立竟使她失落了人生目的,跌入深深的憂鬱裡,不得不尋求專業輔導,學習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不是孩子的人生目標,重新融入生活。
如何可以避免陷入「空巢期症候群」的陷阱?最好的辦法是未雨綢繆,建設失落階段的支持系統:提早做好空巢的心理準備,與子女討論未來;裝備子女,訓練其獨立生活的能力;為自己列出下半輩子的夢想清單並努力實現,如回到學校去為以後要開始的事業而學習,或發展一個可以持續享受的愛好;增進與配偶的感情;與其他空巢族交流、取暖……
不要忘記,重中之重,是要建立人生信仰,親密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把一切難題交託給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