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
文:李道宏
圖:Ines Lee
聆聽粵語
聆聽國語
「聽說你媽媽已經搬到老人院了?」幾位同齡朋友聚在一起閒聊,其中一位問起另一位女性朋友。
「是啊!終於等到政府批准,是一間雙人房,輕鬆多了!」這位女性朋友有點無奈地回答。
「你媽媽能適應嗎?」「一輩子吃中國食物,現在變成吃西餐……」「你們會多久看她一次?」「你們怎麼申請的?」突然間,大家都連珠發問。
當父母的自理能力降低,再加上子女無法承擔這個不簡單也不輕鬆的責任時,送年長父母去護理機構照顧,許多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下一步。
「你媽媽不是堅持拒絕和陌生人生活嗎?你不是說你母親一直說她要在家等……」一位朋友問得直接,她母親已經住在老人院一段時間。
「照顧老人的服務,會是現今及往後需求最高的行業,我知道有一個家庭同時照顧四、五位老人,非常賺錢!」一位男性朋友也加入話題。
「我就沒有辦法賺這種錢!話說回來,你怎麼說服你媽媽遷入養老院?」他的妻子繼續追問。
「我媽越來越糊塗,已經好幾次忘記關火,燒焦了鍋子,差一點燒了廚房。我天天上班,一星期去看她一次,幫她整理,我自己時間也不夠。我弟弟一家也不見得有幫助,他說『出錢可以,出時間有困難。』」朋友很無奈地說著。
「媽媽進了養老院,我們清理她的房子,才發現老人家這幾十年來把鈔票藏在舊信封和衣服口袋裡到處放,我們竟然找到將近一萬美元。過去我們問她『你的錢有沒有好好保存?』原來,她都是這樣保存的……」
對長輩而言,能保持和享有獨立自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許多老人家說並不怕死亡,而是懼怕失去自理能力,什麽事情都要依靠別人。自理和自主,是老人期盼在剩下最後一口氣之前能夠維護的尊嚴。
「哎,你的爸媽如何?聽說你也開始成為全時間老人看護了!」突然間,餐桌的話題和目光都轉到我身上。
「是的,真的是不容易,我體會這是極需要耐心的……職業,不對,應該說是責任。看護老人與照顧小孩子完全是兩回事。小孩子每天都有進步,會有相當的成就感;老人家卻是每況愈下……」我誠實地回答。
「照顧孫兒女雖然累,但是一天一天地看著成長,好喜樂!但照顧老人卻不是如此,就是給我一萬美元,我也不幹老人護理這個行業。」另一位已做祖母的朋友說。
「有些老人家,只需要有人幫忙買菜、購物、打掃,或是煮飯就可以,如果他們仍然行動自如,就儘量讓他們獨立。當然,老人不是只在家吃喝,還需要基本的社交,出門走走,和家人一起上上餐館,出去吃飯心情總是比較輕鬆愉快!我也是在學習階段,一定要帶著愛心,最重要的是耐心照顧爸媽。當然,我的作息都要配合倆老,晚上我也試著和他們一起看電視,陪伴他們做些事,刻意讓他們多參與。」我說著自己的做法。
「聽起來,你有一份月薪一萬美元的新工作!這也是高級養老院照顧兩個老人的行情,不是嗎?」朋友們開玩笑。
我心裡想:錢是其次,陪伴父母,讓兩老在人生最後這一段路裡,充滿安全感且心裡愉快才是重要。《聖經》說得好:「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節)愛父母,年長的爸媽,真需要耐心。是的,每個人身處的狀況、環境不同,各有不同考量,不能說何者決定是對的,何者決定是錯的;而我,是選擇用自己的時間換取父母晚年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