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
撰稿與策劃:蔣若谷、朔方、周天駒、李薇、勞伯祥
聆聽粵語
聆聽國語
◎二十四節氣
天文學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春夏秋冬四季的起始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則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起始日;兩者相差約一個半月。
二十四節氣是一個統稱,指24個時節及氣候,包括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簡單地說,中氣為公曆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節氣則為每月的第一個節氣。節氣名稱,根據中國黃河流域氣候製定,影響範圍限於同屬東亞季風氣候的日本、朝鮮及韓國。
有人以為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定義是根據陰曆而來,其實卻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相等段落,每等份各佔黃經15℃;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需時間幾乎相等,故二十四節氣的日期在公曆中相對固定,前後相差不超過一、兩日。
黃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但在地球上的我們感覺不到本身的運動,反覺是太陽循黃道運行,就像坐在行駛的車中感覺周圍物體向後運動一樣,所以也稱為「太陽周年視運動」──一種看上去的運動。
◎數九與數伏
數九,中國傳統記錄時間的方式;數九寒天,指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記為一九,共有九個九。華夏文化中,九為極數,最大、最多、最長久,因此過了冬至日的九九81天後,春天一定到來!按民諺所述,「三九四九冰上走」,所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不是在冬至,而是在1月中旬,因為:冬至雖然是北半球得到太陽熱量最少的日子,但陸地積累的熱量尚未損失至最少;冬至後,太陽位置雖然北移,但陸地吸收的熱量少於散失的熱量;直到「三九四九」以後,吸收的熱量才超過散失的熱量,氣溫才開始上升。
數伏,意味著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每伏10天;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始,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的第10天結束;由於依據「干支紀日法」推算,故每年的日期都不同。最熱是「三伏」,因為夏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熱量雖然最多,但陸地積累熱量尚未達到最多;夏至後,雖太陽南移、輻射熱量減少,但仍比陸地損失的熱量多;直到出伏後,陸地吸收的熱量才少於散失的熱量,氣溫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