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
李道宏
聆聽粵語
錄音者:薜秀鴻聆聽國語
錄音者:Jianan Yin「你不回家嗎?」我問兒子的好友。晚餐後,兒子和他在客廳玩了好一陣子電遊。
「再15分鐘吧。」他看看手機顯示的時間。
「這麼晚,你爸媽應該都睡了吧?」妻子關心地問。
「沒關係!」他聳聳肩,一臉不在意。
他離開後,我忍不住感慨:「一個不愛回家的孩子!」
「他喜歡這裡,他說我們家很溫暖!」兒子回應。
一項權威研究採訪1,300位年輕人,觀察後的結論是:若父母不和、親子關係不睦、家庭沒有安全感,孩子就不易接受家長的信仰和道德觀,甚至會厭惡父母所篤信的,並視他們為偽君子。當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時,就自然喜歡自己的家,也不會逃避不回家。
那麼,哪些因素影響孩子認為自己的家是否溫暖?
第一、有質有量的陪伴
這個要求很簡單,並不是大學問。可是許多家長卻有諸多理由和藉口做一個缺席的家長。也有家長雖然與孩子住同一屋簷下,卻是互不相干,活在不同的世界裡,進而美其名是「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訓練孩子的自主性」。還有家長誤認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重要是質而不是量,這類家長偶爾用幾個小時來彌補長期的忽略或冷淡。其實人與人的情感建立是靠著面對面的相處,而不是蜻蜓點水式的問候與關心。
家的溫暖感不是來自父母在身旁,而是在於被父母放在心上的甜蜜,另外,若有全家出遊的時光,也會讓年輕人心裡覺得暖烘烘,對家有歸屬感。
第二、鼓勵認同的培育
在溫暖的家裡,家長經常用鼓勵的話語教導孩子、用擁抱的動作表示肯定或安慰。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能滿足父母的期望,也喜愛聽到讚賞的聲音。
可惜不少家長與子女相處時,慣用批評和潑冷水式的言詞,甚少從正面角度給予教導鼓勵。嘲諷、苛刻的話語誰都不喜歡,它很像一根刺,戳在孩子心窩最敏感脆弱的地方,拔不出也化不掉,一碰到就疼。我們常聽到不堪入耳的指責:「你真是笨到極點!」「看到你這個樣子,我就煩!」「我後悔生了你!」更糟糕的是,有些父親不問情由就大發脾氣、破口罵人,更甚是動手責打。
不少家長認為不該經常讚賞孩子,免得他們驕傲,因此即使孩子表現很好,也沒有從父母口中得到半點肯定,以致有一種「我永遠達不到爸媽的期望」的灰心和愧疚,因而失去信心。
家長願意常常與孩子在一起,孩子得到讚美和鼓勵,就會喜歡主動親近爸媽。
第三、真誠可親的形象
溫暖的家是孩子們知道當他們失敗時,也會得到父母的體諒和接納;同時父母也會在犯錯時真誠道歉。天下沒有不犯錯的父母。可是華人強調長幼有序,許多家長認為要維持父母的尊嚴,甚至自己犯錯也不願意承認,不肯放下身段向孩子道歉。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根,父母不僅提供孩子衣食住行等生存要素,更要培養孩子內在生命的素質。關係和睦、彼此體貼的家庭,能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尊重、愛護和珍惜,也不會害怕失敗後被拒絕。也許家人間會有矛盾,但能彼此寬恕,一同解決問題。孩子明白父母不會放縱他們,同時也不會拿他們做出氣筒。
人際關係好比蓋一棟大樓,磚瓦水泥與石板鋼筋一天天疊積上去,必須認真和謹慎,付上用心與努力才能落成。家庭這座「大樓」是人一生中最珍貴的資產,當然值得盡心經營。
一個家庭的信仰能夠從父母傳承到下一代,是不容易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父母並不完美,卻願意謙卑讓上帝模造自己。這樣,他們便能從父母身上理解到上帝無條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