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園地: (她(他)們的故事) 豐滿人生——與劉緯談 為母之道

2018年5月
採訪整理/唐一美

千里課孫
電話鈴響了,拿起聽筒,劉緯意外聽見住在馬里蘭州的孫子嚷著:「奶奶,我今天早上讀了中文給妳聽,我真的很喜歡。妳現在可以再聽我讀另外一課嗎?」她心中感到真美啊!
劉緯的小兒子為了替孩子補習中文功課,同時也可以增加祖孫傾談的時間,便出了這個妙招,當劉緯在家有空閒時,便以短訊通知兒媳,他們便會叫也有空的孩子打電話來,開始中文陪讀的任務。四年下來,由開始的拉扯勉強、拖拖拉拉,漸漸藉著加入成語故事引起興趣、以讚賞鼓勵他們朗讀能力的神速進步……到如今總算熬出成績了。

回顧育兒路
劉緯的「千里課孫」成為許多人欣羨及要模仿學習的對象。其實她不單是一位成功參與孫輩教育的祖母,回顧一路走來的育兒路上,她更是一位傑出的母親。她與在休士頓大學春風化雨37年的夫婿沈良璣教授婚後育有兩子,兩位兒子不但學業成績優良,出身長春藤的哈佛,成長後更事業有成。大兒子本任職於美國高盛投資銀行,後調派香港,近更自資創業;小兒子則投身他自幼的夢想職業,在巴爾的摩美式足球烏鴉隊任數據教練;而且他們與家人關係親密,並兼具中西文化的優點。
要培育出出色的下一代,絕對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其中真是滿了父母的智慧和努力。但他們絕對沒有時下所謂「虎父母」的影子,代之而有的是溫暖仁慈的爸媽,他們以身教、講理、關愛、智慧引導孩子的成長。
與孩子相處,劉緯強調要保持高品質時間,絕不是各自為政、互不相干,或趕場式的只安排他們去學各種才藝。當他們年紀較小時,可以跟他們輕輕鬆鬆地講故事、看圖書、兩人眼對眼地講話、用錄音記錄母子對話的聲音;年紀稍長時,可以陪著一起聽音樂、上圖書館,或與他們單獨約會談心,讓孩子充分地得著愛和安全感。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是劉緯養育下一代的心態,她盡心竭力做該做的事情,只享受這過程。她給孩子一個輕鬆而沒有壓力的氣氛和任他們自由思考的空間。

育兒四要點

第一、宗教信仰
要帶孩子到教會,讓他們從小就認識神(上帝)的創造和拯救,有宗教信仰,明白生命的真諦,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得著永生的盼望。這將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祝福!劉緯憶述在她母親山東老家的街上便有一間教堂,所以外祖母和母親都是基督徒,父親也在美國留學時接受基督教信仰,可惜那個年代大家都忙於為口腹溫飽而奔波,而且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許多長輩都不習慣與子女分享信仰;但神卻奇妙地抓緊她的家。她一直在教會學校讀書,所以她在少年時便已受洗蒙救贖;畢業後也在教會學校教書十餘年。在現今這個充滿混亂的世代,她希望父母、長輩,能將孩子們從小帶到神面前,與他們分享福音的好處,讓他們得著永恆的價值!

第二、學習中文
今日如果你提議應該讓孩子學中文,大家都會明白而會心一笑。然而早在70年代,劉緯就已經有這真知灼見,她的孩子自4歲就開始去中文學校,堅持學了14年,當時她就覺得依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華裔父母在海外能給予子女最大的資產,可能就是漢語教育,他們多了一項條件,自然信心也相對提高,對他們的前途是大有裨益的;日後證明確實不假,中文對她兩個兒子的事業都大有幫助,尤其是大兒子,近年調駐香港工作,中文成為他必須使用的語言。
劉緯出身教育世家,父親是台灣中興大學校長,母親也是為人師表。深受父母對教育熱忱的心志所薰陶,在美國衛斯理女子大學畢業後,她也投身教育的行列;除了在女子中學教書外,更熱心投入海外中文教育,積極參與中文學校的行列中,她曾當過校長,為增加學生學習中文的熱忱,她大力推展校內各式才藝班、校際演講及運動比賽、社區和慈善活動等,好讓華人子弟打入主流社會,並以身為華裔為榮。

第三、培養閱讀習慣
劉緯覺得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對中英文或文理科的學習都大有幫助,並令他們增長知識、增廣見聞。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多讀書,就應該以身作則,自己多看書;1歲的孩子就會模仿大人的言行,當年還沒有布質縫製的書售賣,在孩子1歲的時候,她就用布縫製成書,用彩色筆在布上畫上圖案,讓他們自己看書,從此就啟發了他們愛看書的習慣;她更提醒父母多帶孩子去公立圖書館參加閱讀活動,這類活動既免費又辦得相當出色。劉緯遺憾地覺得,中文的兒童讀物仍有改進的空間,希望日後能有更多的華文作家在童話、童書的創作上放出異彩,以能增加孩子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第四、培養多元才能
劉緯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提供各種機會,栽培他們在運動、音樂或才藝方面的興趣和能力,當他們較大時,如果發現他們沒有興趣或全無天賦,就不要強迫他們繼續學習,讓他們專注於一項專長上。打網球是她兩個孩子的強項,所以,除了漢語和運動外,她沒有為他們安排密密麻麻的各項才藝學習、不曾跳班、沒有到高層學校選課,因此他們日常生活不必分秒必爭,在學校的學習便游刃有餘,有時間去作白日夢、去自由思考,專家認為這樣孩子才會動腦筋、想創意,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將更會思考、會聯想、有較強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具有發掘新領域的意志。這正是優秀青年必備的條件。

愛心事奉
丈夫近十年臥病在床,出入醫院,神藉著趙之嶽醫生和陳光男牧師夫婦的愛心,他們不單給予關懷協助,在她丈夫安息主懷前更將最珍貴的救恩帶給了他,同時也將劉緯帶到神的大家庭——福遍中國教會。她積極參與主日敬拜、查經,並投身服事。她有感於「長輩中心」的長者多遠從中、港、台、東南亞來到文化迥異的美國,一切陌生,需要適應;回想起昔日的教職生涯、美南電視上的「沈老師時間」及在報章上的專欄,都在幫助輔導有需要的人,於是她毅然參與「長輩中心」的義工服事,並主講「美國生活的點點滴滴」課程,幫助長者儘速投入美國生活,減少適應上的困難。課程中與長者談論到中美日常生活的異同、介紹社區裡老人活動中心、拿到綠卡以後的注意事項、健保、家人關係、育孫教育等,都深受長者們的歡迎。

豐滿人生
50年的休士頓生活,劉緯可說是果實豐盈,在家庭中,她扮演了成功的賢妻良母角色,是丈夫和兒子成功的幕後推手;在社區中,她全心投入海外中文教育、青少年教育、新移民及社區活動、華文寫作等的推展。她的人生活得美、活得豐滿;前面的路,她還要牽著主手,帶著滿滿的祝福,精彩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