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天地: (書林幽徑) 淺談讀書

2018年5月
啟之

聆聽粵語

錄音者:Lydia

聆聽國語

錄音者:吳燕

「開卷有益」是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得益處。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是人類歷史經驗的總結。

我的閱讀
近十幾年來,我喜歡讀約翰.本仁的《天路歷程》、教會名人希波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王明道、倪柝聲等傳記,以及《荒漠甘泉》、《竭誠為主》、《活水》等著作。當然身為基督徒的我,每天必讀《聖經》,因為這是神(上帝)所默示的話,是至高無上權威的書。聯合國公認《聖經》是對人類影響最大、最深的一本書。《聖經》能使仇敵變成朋友,使盜賊變成良民,使痛苦的家庭變成幸福的家庭,使人得到真正的平安及喜樂,使人寧死而不改變對神的信仰。
如今是網絡時代,可我依然鍾愛書籍。雖說網絡瀏覽也是閱讀的一種,但總覺得跟閱讀印刷品的書籍還是有些不一樣。我不否認網絡中也不乏好書、好文章,但仔細品味起來,和經典著作終究有所不同。再是網絡閱讀時間一長,不僅眼睛受不了,身子骨也受不了。

讀書方法
泛讀:廣泛閱讀,涉獵各方面的知識。
精讀:要細讀多思,反覆研究,吸取精華。英國哲學家、科學家、作家培根說:「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需讀梗概,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覆讀。」
通讀:讀懂,讀通,了解全貌。
跳讀:掌握重點的觀點。
速讀: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略讀:略觀大意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大致了解。
再讀:重複閱讀。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老友重逢」。重複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加深記憶。
寫讀:讀書與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
序例讀:先讀序言和凡例,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
選讀:針對性地選擇書目。

名人讀書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發明白熾燈,他翻閱圖書館各種書刊,做了9萬頁筆記。他為了發明新型號的打字機,從圖書館借來有關的書刊資料,共有3呎厚。
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他只吸取、抓住能把研究引向深入的知識,而把一切偏離要點的東西統統拋掉。
中國的數學家華羅庚也如此。一本厚厚的書別人要花十天半月,而他一、兩個晚上就看完了。他拿到書後,躺在床上問自己:「如果我寫這本書,怎樣寫?」想過以後,他再拿起書來讀,凡自己過去已鑽通了的部分,都略過去,只看自己沒有鑽通的部分。
中國作家冰心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遺憾的是,現在能真正潛心讀書的人並不是很多,近年來人們又喜歡在手機上玩遊戲、發微信等等。然而,讀書可以徹悟人生的意義,可以洞曉世事滄桑,可以廣濟天下民眾,可以步入智慧的寶庫。自古以來,人欲成才,士欲濟世,務必讀書。只有飽覽群書,方可使人成才。作為基督徒,尤其要每天堅持讀《聖經》,使我們的身心靈得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