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圓明園與頤和園

2018年5月
策劃與撰稿:周簡艷珍、蔣若谷、朔方、周天駒、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文展雲

聆聽國語

錄音者:Lucy

北京的皇家花園,堂皇華麗、氣象恢宏;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其中圓明園名滿天下,佔地350公頃,建有暢春園、萬春園、圓明園,三園連綿四十景,被清朝的西方使節,稱為「萬園之園」。

前身後世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部,此地花木扶疏、湖溪密佈,自元朝開始,就有很多權臣貴冑,在此修建別墅。清朝入關後,更是大興土木,從康熙至嘉慶四朝皇帝,不斷擴建。康熙喜愛遊歷,多次巡幸江南,為皇家別園引進堆山積石、引泉鑿池的園林藝術。乾隆涉獵異族文化,讓圓明園多了回民風貌、歐陸風情。
可惜圓明園在1860至1900年間,遭受英法聯軍及八國聯軍焚燒搶掠,劫去大量文物珍寶。如今所見的,只有西洋樓景區的頹垣敗瓦,博物館內的殘照模型。幸而海淀景區內,屬於三山五園的清漪園,於光緒年間重新修建,為皇家園林保存了部分勝景。

昆明湖與萬壽山
頤和園由清漪園改建而成,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佔地290公頃,天然美景加以人工雕琢,讓頤和園成為中國園林的璀璨明珠。
中國的園林特色,是講求佈局奇巧。頤和園的入口處,貌不驚人,只是低檐小屋,然而入門之後,卻曲徑通幽、別有洞天。頤和園以昆明湖和萬壽山為主軸,仿效杭州西湖的格局,湖光山色互相輝映;歌榭樓台、巍峨殿宇,由下而上依山而建,既有皇家的豪華氣派,也有出塵脫俗的景象。
昆明湖佔頤和園五分之三的面積,像是萬壽山的一面鏡子,澄清的湖面印著萬壽山的倒映,猶如水中出現了廣寒殿。湖中的十七孔橋,猶如玉帶橫腰;雙層的石舫,供宴樂之用。昆明湖春來長堤飄揚柳,夏來荷花滿湖開;秋來泛舟採蓮藕,冬來冰上舞昇平……好不浪漫!

天下美景皆我有
頤和園的景緻,可謂集天下之大成。如獅子林假山,是仿蘇州的獅子林;蘇州街,是仿蘇州的七里山塘;德和園大戲樓,結構與圓明園清音閣相仿;石舫西北的小島,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頤和園東北角的諧趣園,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與萬壽山隔湖相望的涵虛堂,仿江西的滕王閣……可見當時慈禧太后,把清漪園改建為頤和園時,恨不得把天下美景,都囊括在園中。
偌大的一座皇家花園,前山後山走一回,「一日遊」只能走馬看花。但長達728公尺,畫有一萬七千幅彩圖的故事長廊,慈禧太后起居的仁壽宮,爬山遊廊錯綜複雜、石洞蜿蜒恍若迷宮的畫中遊等,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另沿著階級登上萬壽山,更是十步一樓、百步一閣;層層佳景、美不勝收!

不堪回首話當年
然而,頤和園的背後,蘊藏著一段慘痛的歷史。當年慈禧太后動用了海軍的軍費,修建頤和園以祈頤養天年。但由於耗盡軍費,引至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與日本簽下「馬關條約」,賠款割地求和,使清朝從此積弱不振。1898年「戍戊政變」後,慈禧重掌軍政大權,把光緒囚禁於頤和園內玉瀾堂;珍妃則被囚西四廳,真是令人嘆息唏噓!
圓明園至頤和園,見證了清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政權的更替,顯露出人性的罪惡;唯有耶穌基督的救恩,是全人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