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移民動向) 何謂庇護城?

2016年12月
陳熾

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的川普向美國民眾承諾恢復「偉大的美國」的誓言,加上一片强烈「反腐」之聲(Drain the Swamp),終於赢得民心,使厭倦政治正確的人民把未來交給了川普。

與此同時,川普在競選中發表的嚴苛打擊非法移民的口號,反對非法移民及在美墨邊境築牆的主張,卻對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無證移民造成了恐慌,形成了人人自危的「川普效應」。尤其是居住在被稱為「庇護城(Sanctuary Cities)」中的無證移民,包括逾期居留、偷渡入境、各類失去合法身分者,更擔心川普的當選成為他們個人及家庭的威脅。

「庇護城」這個名稱,沒有確切的法律意義。全美有約200多個「庇護城」,一般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當中有許多少數族裔、多元文化的移民社區;市長和地方執法機關,對無合法身分的移民群體,基本上是採保護政策,不僅允許他們住在本區,也不對他們違反聯邦移民法提起訴訟,且通常禁止警察或市政府官員查詢某人的移民身分,甚至拒絕與聯邦移民執法部合作。

這種「無為而治」的政策,1979年始於洛杉磯,目的是防止警察查詢被捕者的移民身分。當時市府內部的「特別命令(Special Order 40)」規定:官員不得為發現某人的外國身分而觸發警察行動,官員亦不得任意逮捕或拘留違反美國移民法例Title 8的有關非法入境者。

自那以後,全美各大城市紛紛步洛杉磯後塵,到如今已有200多個「庇護城」,庇護著一千多萬的無證移民。例如紐約市,2015年推出「紐約市民卡IDNYC」,一種免費的正式身分證,提供多種方便和實際好處,沒有合居留權者也可以領取,因此吸引了全市50萬以上無證移民申請。市民卡持有人的個人資料,包括住址和出生日期,儲存在加密的數據庫和服務器中,未得市府人力資源局許可,不能向聯邦執法機關和移民局透露。

除紐約市長外,芝加哥、三藩市、洛杉磯及其他州的一些市長也承諾,寧願失去聯邦政府撥款,也要盡全力維護「庇護城」政策。事實上,美國不可能出現紐約市長白思豪預測的那種情況——川普可以修改某些聯邦法律,因為只有國會才能修法,總統最大的權限也不過是發佈行政令。況且,在川普最新公佈的百日新政中,也並沒有出現他此前承諾的、將向國會提出的「終止非法移民法案(End Illegal Immigration Act)」草案。

官方統計資料顯示,移民局檔案中有1,443,762名DACA(童年抵美暫停遣返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和DAPA(美國公民父母暫緩遣返)申請人名單和資料,其中100萬人來自墨西哥,119,788人來自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和洪都拉斯;607,000人住加州和德州。相信這兩項由奥巴馬行政令產生的計劃,將在川普政府執政下終結。

無論後續發展如何,移民社區必須保持冷静。美國是法治國家,講人道、重人權,不可能「一言堂」,立法亦需經過複雜程序。大批遣返的可能性、可行性均不大,而且每個移民,不論身分,都擁有在法庭申訴的權利。除非是刑事罪犯而被列為優先遣返者,一般守法安分生活的無證移民,絕對沒必要寢食不安,失去生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