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路:(雲中彩虹) 回頭以後

2020年5月1日    

文/魏永達
圖/Belinda

聆聽粵語

錄音者:周應剛

聆聽國語

錄音者:Billy

「你回頭以後,要……」《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2節

我想,「回頭」是人人都有的經驗。「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是詩人墨客的浪漫,實際生活中的回頭,往往都是帶著苦澀,叫人傷感的。

太太出生於四川成都,六個月大便由爸爸抱著回澳門,與媽媽分開。時局紊亂,事與願違,再見媽媽已是12年後了。那時,不懂事的小女孩,從香港到廣州,見從上海遠道而來、「從未見過」的媽媽。短暫相聚,又要分離。在火車站依依道別,各走一方,卻同時回頭,四目相投,把骨肉親情定格在人造的分離悲劇之中。

新約福音書中,也出現一幕使人傷感的回頭,發生在著名的「彼得三次不認耶穌」事件中。話說在「最後的晚餐」時,耶穌清楚地向門徒表明自己將會被賣,然後為世人捨命十架。祂更向門徒預言:他們將會遭遇莫大的挑戰,甚至失敗跌倒;但可以放心的是,祂已為他們的信心禱告;只是耶穌加了一個要求——「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這話有些是針對彼得而說的。彼得聽見,心中不以為然,大言不慚地回答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彼得的回應是真誠的,只是他跟我們大部分人一樣,自視過高,不認識自己的軟弱。耶穌對彼得說:「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

事情一一按耶穌所說的發生。在耶穌被捉拿以後的幾小時內,彼得先後三次向身旁的人否認自己的身分,說自己與耶穌素不相識!按《路加福音》記載,當彼得第三次不認耶穌後,「主轉過身來看彼得」(二十二章61節),彼得猛然想起耶穌的話,就出去放聲大哭。原來,在彼得回頭之前,先是耶穌的轉身!

耶穌的轉身回看彼得,是帶著慈憐與寬恕的。祂早就知道彼得會如此,但祂接納彼得的軟弱。在自己被賣,面對死亡之前,耶穌仍然關心彼得,以慈憐的眼神回望彼得。唯有在無條件的寬恕和接納中,人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唯有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人才能從中成長,作出改變。彼得在痛哭之後,慢慢有所改變。雖然不是一步登天的改頭換面,但在主耶穌的接納和提醒下,最終成為教會歷史中不可替代的領袖。

《聖經》中的悔改,其核心意義就是回頭。以前是朝這個方向走,現在知道是錯的了,就下定決心回過頭來,走完全相反的方向,這就是悔改。可是,要看出自己的錯誤、面對自己的錯誤,又談何容易呢!人越是在社會上打滾,越是有成就,就越難看出自己的錯誤,越難面對錯誤做出改變。

同理,這也可應用在社群組織,甚至是教會或國家上。當一個組織或國家歷史越久, 越是富強,就越容易落入自滿驕傲的陷阱,忘掉原初的理想及方向,只顧維持已得的利益及地位,甚至是以什麼「人在江湖」等等的藉口,來掩飾自己的不擇手段!

所謂「聖人都有錯」,更可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耶穌知道彼得會犯錯,正如祂知道我們會犯錯一樣,也會懷著同一顆寬恕、接納的心,回頭看著我們。耶穌曾清楚地宣告:「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五章31-32節)。基督徒只是蒙恩典、得赦免的罪人,除了基督耶穌的十字架外,我們別無可依、別無可誇!我們仍需要依靠上帝的幫助,看出自己的過錯、面對自己的軟弱,改正、改變、改善!
親愛的朋友,您的人生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嗎?如若不然,請快回頭。我們能回頭,是因為主耶穌在釘身十架前,先回頭望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