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當下」 的三段式

2020年1月  
策劃與撰稿:晉雲、田駒、朔方、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Michelle

聆聽國語

錄音者:Lucy

21世紀最能獲得共識的時尚,要算是這樣一個口號——活在當下!

現在進行時

活在當下的最關鍵核心是時態:今時今日。從心理體驗看,更可狹義為「此時此刻」。
兩名研究者,Matt Killingsworth 和Daniel T. Gilbert,為探究人們何時最快樂,開發了蘋果手機應用程序,並建立「你的幸福足跡」網站,實時了解人們的真實生活片段及其心理感受。15,000名從18歲到80多歲的參與者,分佈於80多個國家和86個不同行業,反饋了65萬筆即時紀錄。分析報告刊於《科學Science)》雜誌:與人們幸福感之高低起伏產生關聯的,竟是對當下的關注度!人們最全神貫注的時刻,通常是最快樂的時候;愈是分心走神,就愈不快樂!
我們早知道專心致志的道理。公元兩千多年前,中國思想家孟子就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名叫弈秋的人最擅長下棋,門下有兩個學生;其一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並二卻一心以為有鴻鵠(天鵝)將至,幻想著彎弓射箭。雖是同一個老師教,結果卻天差地別!這故事揭示了一心一意與三心二意對可見之事的影響,並未延及幸福感這種看不見的精神領域。
專注力,是認知神經科學術語,指專心而持續地進行活動,同時忽略外在環境對視覺、聽覺及觸覺等的干擾之能力。數據顯示,人在每天清醒的時候,50%的時間都在走神!這意味著:無論人們怎樣大張其鼓,仍無法做到「活在當下」。

現在過去時

人類大腦為解決信息過載問題而具備注意力系統——感知、選擇並引導信息處理,但這位指揮官卻很脆弱,易受干擾。比如:我們的眼睛在讀一本書,心思卻正在昨天去年的某人某事上糾結。人在當下,意念卻在從前,所以神經系統學家將思維比喻為音樂播放器,常會無意識地倒帶或快進。
最麻煩的是,當我們脫離當下、回到過去,想到的不愉快之事多過愉快之事!痛苦,遠比快樂記憶深刻,故中國唐代詩人李白勸解自己:「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有則故事做出更具體表達:一位去大學畢業班的講演者,問在座的學生:「有多少人鋸過木頭?」有人舉手。再問:「有多少人鋸過木屑?」沒一人舉手。木屑,是已被鋸下、不能再鋸的廢棄物!
過去的事情也一樣,除非它能成為當下的祝福。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的肖像就印在百元美鈔上。當他七歲時,有次過節,大人給他的衣袋塞滿銅幣。在跑向玩具店途中,他被一個男孩所吹的哨聲吸引,便用所有的銅幣換了這哨子,但哥哥、姐姐卻告訴他,他付了比原價高四倍的錢!他懊惱得哭了,但將這哨子帶來的悔恨化為人生警戒,直到晚年都記得——不要對事物的價值作出錯誤的估價:
「當我看見一個人過分熱衷於獵取恩寵榮祿,把自己的光陰犧牲在伺候權貴、謀求接見,為了得到這種機會,不惜犧牲自己的自由、品德甚至朋友,我便對自己說,這個人為了他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價;當我遇到一個尋歡作樂的人,不願使自己精神或命運方面得到一切可讚美的改善,而僅僅為了達到肉體上的享受損壞了自己的身體,我就說,誤入歧途的人啊,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太高的代價啊。」
過去對於當下的意義在於經驗——如果錯失了正午的太陽,就不要再錯過夜晚的星辰。

現在將來時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實在是人生的寫照——明知生命飛速流去,唯一能把握的只有當下,卻常常為明天憂慮,只因無法忍受未來的不確定性。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成語故事「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因擔心天地崩墜、身亡所寄,而廢寢忘食。著名詩人杜甫即以此為喻,留下千古名句:「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
「憂慮」腐蝕生命,對人有害無益。有醫生形容,病床上躺著的人,50%以上的問題不是病理上的,而是挫折、焦慮、煩惱、恐懼和絕望等不良情緒導致的。也有醫生認為,如果病人能祛除恐懼與憂慮,70%的人就不用看醫生了。《神經性胃病》一書的作者蒙塔格(Josephus Montag)也分析:「胃潰瘍不是因為你吃了什麼,而是因為你憂愁些什麼。」恐懼產生憂慮,憂慮造成緊張,影響胃部神經系統,改變胃液分泌,引起胃潰瘍。
道理都懂得,身卻不由己。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Dale Carnegi),在著作中回憶:有一天,我幫母親摘取櫻花種子時,突然哭泣起來。母親問:你為什麼哭?我邊哭邊答:我擔心自己會不會像這種子一樣,被活活埋在泥土裡……他的擔心還包括:雷雨時會不會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時有沒有食物充飢……「但後來我發現,曾經使我非常擔心的那些事情,99%都沒有發生。」
事實上,除了當下,沒人知道明天會如何,也正因為一切都是未知數,人們才要尋求安全感、確定性……但說到底:「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馬太福音》六章27節)讓我們把明天和憂慮都交給仁慈的造物主吧,因為祂顧念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