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遠離坐式生活

2017年9月
策劃與撰文:康錫慶、秦黃業玲、梁旭思、李飛君、周簡艷珍、蔣若谷、李薇、周天駒、朔方、勞伯祥

很多人不知道,生命中最花錢的是晚年,尤其是用在健康保險上!想要年老時保有健康的身體,除按時接受身體檢查、依照醫囑服藥外,負責任和努力地防禦疾病更為重要!

◎適齡運動

隨年齡增加,生理系統會產生結構與功能退化,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與致死率升高,而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則能大幅降低這些風險,但老年人普遍運動量不足!越不運動,退化就越快,初期體現為心肺功能變差,易疲倦,感冒、咳嗽復原時間長;繼而肌肉流失、肌力變差,易跌倒骨折;最終造成失能。

因此,降低罹患慢性疾病風險、延緩早發性死亡的首要建議,就是遠離坐式生活。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在《老年人的運動與體力活動》(2009年版,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臺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共同編譯)中指出,以人瑞為對象的研究顯示,長壽通常歸因於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規律的運動、維持社交網絡以及保持正向心態。

的確,規律運動不僅對生理系統造成廣泛的有利影響,也有心理與認知上的益處:改善整體心理健康、降低罹患憂鬱症和焦慮風險、延緩失智及認知能力下降,讓人有意識地對自我生活進行滿意度評價,從而令生活品質得以提升。

◎多元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運動醫學會、美國心臟學會,在老年人身體活動指南中,建議進行下列適量運動:

‧有氧運動

慢走、快走或快慢交替;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每次持續時間不少於10分鐘,每天累計30分鐘,每星期五到七天。有氧運動有助心血管健康、增強血管彈性,提升血糠控制力及脂質清除力。

‧肌力運動

藉啞鈴、拉力器、水瓶、沙袋、彈力帶等,每天選擇不同部位,對肌肉羣進行力量訓練,每星期兩到三天,可以減緩肌肉、肌力及骨質流失,維持各器官正常功能。低強度的負重運動,也可增加骨質密度,降低骨折風險。相較於坐式生活者,從事肌力訓練的老年人,肌肉質量較高、骨質密度較高、身材較瘦、身體強壯,具有較高的肌力與爆發力。

‧平衡協調運動

單腳站立、踮腳走路、站起蹲下、椅上起身坐下;舞蹈、體操、太極拳等。隨著人體結構與功能改變,肌力與感覺衰退,從坐姿轉成站姿變得吃力,於是平衡訓練對預防跌倒變得至關重要。

台灣運動醫學系主任郭藍遠先生推介了兩節球操,一是坐於椅邊,將球放在椅前,雙手置於球上;起身時,向球體施壓,帶動髖部離開椅子,訓練起身動作的運動感覺(圖一)。二是將球放在背部與牆角之間,利用背部施加力量,慢慢下蹲,再慢慢站起(圖二);下蹲時,膝蓋不可超過腳趾;可加入其他動作,下蹲時抬起一隻手或一隻腳的腳跟,以提高平衡的難度。開始時,最好有人陪伴,熟悉後再自行運動。

‧靈活柔韌運動

廣播體操、韻律操;各種家務勞動;舞蹈、太極拳等,通過屈曲和伸展運動,鍛鍊關節的柔韌性,提高動作的靈活性。每次15分鐘以上,每星期至少三次以上。

◎運動原則

‧量力而行

運動量須依據自身體能和健康狀況而定,量力而行,先易後難,隨時調整,以微汗為止,不疲勞為宜;運動強度,以中小強度為主,從弱到強,由慢到快,循序漸進;運動時間,從短到長,逐漸增加,持續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

為免損傷,忌劇烈運動、頭頸部劇烈繞旋;超重或肥胖者開始運動時,應選擇非承重運動,避免登山、上樓梯、騎車爬坡、跳繩等運動。運動前的熱身活動,一般10-15分鐘;運動後的整理運動,一般5-10分鐘。

‧聽從醫囑

有健康隱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確定適宜的活動量及運動方式。感冒發燒不宜運動,以免病菌侵害內臟器官,加重心臟負荷。慢性病者須在病情得到控制情況下運動。糖尿病患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最好不單獨運動,運動中警惕低血糖反應徵兆。高血壓病人,避免體位變動較大和無氧的運動。

運動中一旦出現下列情況須即時中止:心跳不規則、過快、心悸、變慢等;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特別眩暈或輕度頭痛、意識紊亂、出冷汗、暈厥;嚴重氣短;身體任一部分突然疼痛或麻木;上腹部疼痛或「燒心」;一時失明或失語。

‧持之以恆

迄今為止,尚未發現任何體力活動能夠停止生理性老化過程,但有無數實證可以說明:規律運動可將坐式生活造成的生理老化降到最低,並藉由控制慢性疾病與失能進程延長健康。當然,這一健康效應需日復一日地積累,一旦停止運動即會逐漸消失。還離坐式靜態生活,至少每天都應飯後散步、少看電視;最好能走不站、能站不坐,堅持規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