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士頓: 精神醫療團隊到府服務

2017年8月
林美絢

去年春天我接到一個醫療翻譯任務,地點在Harris Center,是休士頓的精神衛生主管機關。我也想去看看他們的服務態度,會不會歧視華人,結果發現夠水準,提供的服務比福遍的主管機關Texana更好,真是不虛此行。

需要翻譯的華裔病人,是個常常送急診的高危病患,先前在福遍縣Texana接受免費醫療,後來搬家進入Harris Center轄區。非常幸運,碰到幾年前在Texana見過面的醫生,但醫生發現病人非但沒進步,反而退步了。

這位病患一年內入院九次,每次都是病情復發,家屬無法處理,而被送急診、再住精神病院。鑑於亞裔病患因文化不同,家人可能缺少精神病知識,醫療團隊無法憑想像了解病人的家庭生活,醫師決定啟動「到家服務(AOT, Assistive Outpatient Treatment)」,將病人進診所覆查,換成醫療團隊(醫生、護士、社工師)一月一次家訪病人,了解平常家人的互動型態、觸動發病的因素、家人應對的模式等,除了評估藥物的有效性和適當性,也能掌握病情,在行為上、思維上對病人提出比較合適的指導和建議,同時指導家屬提昇照顧能力。

醫生要求我對病人及家長說明,若不方便讓醫療人員到家,也可以在家附近的速食店或公共場所會面。病人和家屬都簽了同意書。結果有出奇好的果效,接下來一年內,患者只住院一次,情緒及行為都大大改善,對父母的態度變得溫順合作,還會用甜言蜜語爭取想要的東西,不再粗暴任性,每天穿戴整齊地出門,也不把自己鎖在家裡了。

今年,她的父母來參加Nami全美精神健康聯盟在德州首次開辦的中文「家對家課程」,發現溝通技巧有很多改進空間,可幫助病人穩定中求進步,甚至進一步在Nami聯盟指導下,開始安排活動給病人,希望漸進改善病人的生活內容、自我形象、社交技巧,盼望她能擺脫無所事事的生活,變成能參與社會、貢獻才能精力的人!

據病人的父親黃先生說,女兒原來是個活潑外向的女孩,但19歲時得了恐懼症,開始吃藥,後來就沒有完全康復過;沒有碰到好的醫生,也從沒做復健性心理諮商,所以根本沒做過復健,年復一年走不出來。她的母親黃太太說,真是作夢也沒想到自己會生一個這樣的孩子,一輩子都長不大,無法正常生活,學業因病中斷,發作時暴躁、逃家、拿刀刺身;住精神病院,有時兩、三天,有時幾個月;出院也沒改善,好一點就自己停葯,於是又天下大亂;恢復吃藥後較穩定,就想回國探親,一回去又變得更糟,再被送進醫院。這樣反覆了20年,不知去拜過多少廟、問過多少神,卻沒有適當的專業指導,沒辦法打工,只好領殘障福利金、食品券,精神治療就靠公立精神診所免費服務。

一般人以為,公立醫院的醫生薪低、服務差,這個案例證明這說法並不正確。筆者前年也介紹病人去休士頓公立診所,竟碰到會說華語的醫生,診斷正確,用藥適合,加上病人積極打球,一個學期後就完全復學了。

AOT是Nami近年來積極推動的醫療服務,德州立法早就通過,但不是每個診所都實施。這次醫生用心研究啟用這個機制,效果是三贏——病人病情減輕;家人壓力大減;醫療有效替政府省錢。希望福遍縣的Texana也趕快落實啟用AOT,讓福遍縣居民也能享受同樣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