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社論) 剖析問題探索轉機

2018年6月

欺凌問題在文明社會中,正日漸嚴重。據英國新聞局的報導,在一項超過900人的訪談中顯示,有三分之二表示曾被欺凌,或是曾目睹朋友被欺凌。從心理和精神層面看,受害者不只是受欺凌者,也包括了目睹者,因為無能介入而感到內疚,覺得對不起受害者而自責。再者,欺凌者本身極有可能自己也是個受傷者;一般來說,受傷的人很自然的反應,可能是傷害別人。
欺凌事件不只發生在校園內,家庭、工作場所,甚至網絡的世界,都存在嚴重的欺凌問題。欺凌行為包括身體的欺凌,如打、踢、捏、推、絆等;言語的欺凌包括謾罵、侮辱、戲弄、恐嚇、歧視等的語言攻擊,以致於對受害者造成心靈的傷害。另外一種是精神欺凌,或稱為「關係欺凌」,在一段關係中故意損害對方的名聲,藉著說謊、散佈謠言、惡意的玩笑,令受害者倍感羞辱,甚至慫恿社會排斥某人或某些人。
網絡欺凌是社交網站開始盛行以後,一些年輕人以言語的方式,對受害者無情地嘲笑、羞辱;或通過聊天室、即時通信或短訊作情感上的欺凌,甚至在抨擊網站上,張貼受害者照片以極盡凌辱果效。這種欺凌往往比身體的欺凌更有殺傷力,在智能手機的先進功能下,這類欺凌的行為可謂是無時不在、無孔不入地出現在受害者的生活裡面。
欺凌的行為對受害者的影響非常嚴重,不但會構成心理問題、破壞身體的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的發展。身心的破壞包括憂鬱、恐懼、自尊與自信心受損,甚至引發酗酒、吸毒、自殘或自殺;也有受害者反過來變成欺凌者,成為破壞社會穩定的分子。
在社會輿論對受害者極力表示同情,並且大力抨擊欺凌者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其實欺凌者本身在未成為欺凌者之前,也可能是受害者。根據《香港教師中心學報》的研究,欺凌者通常來自問題家庭,缺乏家庭的溫暖,可能家中經常有暴力事件;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缺乏清晰的行為指引和監督,以致於在人際關係中,會產生強烈的慾望要控制及欺負弱小,來覆蓋自己的自卑感。欺凌的行為往往會從校園發展到工作場所和家庭,若不及早妥善地處理,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只會帶來愈來愈嚴重的社會問題。
從以上可見,問題家庭往往是孕育欺凌行為的地方,不在乎它是富有還是貧窮的家庭。欺凌也是一個長久心理與精神健康的問題。誠然,建立一個健康的家庭,夫妻之間有正常及美滿的婚姻,能帶給兒女穩定的家庭生活;讓兒女們在父母親的溫馨中成長,最能預防「欺凌」等暴力行為的發生。
然而,對於在不幸事件中的受害者及欺凌者,療傷和扶正的過程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在黑暗及沒有盼望的黑夜中,或許宗教信仰可以帶給人一絲曙光,使人心可以改變過來。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聖經‧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這包括背負心靈重擔及飽受創傷的人。願您在基督裡得著安慰、醫治和安息;不再欺凌別人,也不再被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