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叛逆少年馴悍記 Peter Wong的心路歷程

2016年10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賴子通、賴秋玲、鄧玉蘭、趙秀華、劉婉瑜、周簡艷珍

黃德光(Peter Wong) 夏達華研道中心導師

黃德光(Peter Wong)
夏達華研道中心導師

噗噗噗噗轟轟轟……電單車引擎震耳欲聾,車像脫韁野馬穿拐右插。少年駕駛者不單沒有半點恐懼,更加因為飆車有瀕臨死亡的感覺,滿足他缺乏渴求活著的複雜心理;也同時要證明他爸爸說駕電單車「皮包鐵」極度危險是錯的。

出身小康之家的少年黃德光(Peter),是兩頭燃燒的火炬,比《麥田捕手》裡的少年主角霍爾頓更躁動不安。他叛逆不羈,不服權威,認為理據不夠的絕不屈服,因此惹來不少麻煩。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屢屢被記過,甚至踢出校門。中四那年,父親對Peter絕望之餘,委託加拿大的朋友作監護人,給Peter一筆教育基金,送他到加拿大,從此恩盡義絕。

加國人生恍如戲

這位未成年的暴風少年,在加拿大無牌飆車,難逃被警察逮著,留了案底,可能在五至十年內被遞解出境。此時Peter邂逅一位加籍的越南船民女子,後來還結了婚。Peter的身分令移民局頭痛,最後在他的護照蓋上「此人不可離開加拿大」。有對牧師夫婦搬到Peter的隔鄰,太太跟牧師返教會,Peter非常反對,認為宗教是給軟弱的人,然而太太十分堅決。有一年,太太堅持要帶幾歲大的女兒到夏令會,Peter最終讓步,也同往,但事前聲明,若有不滿意會立刻帶女兒離開。因週末的工作,Peter提早離營,在滂沱大雨中朝多倫多東部獨自駕車,忽然心靈深處泛起一把聲音對他說:「你掙扎的人生意義何為?其實答案好近!」Peter像觸電般震撼,他決定繼續返教會。後來才明白,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能夠被造物主使用!一年後Peter受洗。

Peter夫婦(左右)醉心於研究聖經文化工作

Peter夫婦(左右)醉心於研究聖經文化工作

越南經歷更離奇

當時教會有感越南剛開放,好值得進去開荒建立宣教聯繫。Peter請纓跟隨,深信去是主的旨意。一鼓作氣連續九個月,向不同部門申請出境,全都不得要領。最後破釜沈舟,冒著失去加拿大的一切而不惜衝關。臨離境數天,突然收到獲批特別通行證。

1994年到越南宣教,一到步便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坐的車又拋錨。千山萬水到了目的地,一入屋就被公安包圍,原來屋主弟兄曾向山民傳福音,被政府拘禁兩年,剛獲釋出來。Peter作為外國人的代表,被押返到公安局。一路上共產黨處決死囚的片段不斷湧現。Peter五內翻騰,手腳發軟,暗忖今次必死無疑。到達公安局,心靈又泛起聲音對他說:「Peter,你願意為我犧牲嗎?」沒怎猶豫,Peter就回答:「願意」。霎時,一陣出人意外的平安喜樂從天而降,直逼心底。Peter由一個死囚心態,瞬間轉移為一個參觀羈留所的遊客心態。最後他們一眾被控擅闖禁區,沒收護照,監視居住,留有案底。

90年代Peter Wong在加拿大全家福

90年代Peter Wong在加拿大全家福

擇善而執研經道

當Peter回到加拿大時,收到一封移民局信件說:「所有你重回加拿大的申請不予批准。」諷刺的是Peter已重回加拿大。這些經歷,令Peter義無反顧、全時間事奉上帝,也鼓勵女兒和兒子到第三世界當義工和宣教,藉此明晰人生的方向。

上帝依循叛逆少年Peter偏執的性格,陶造他如今為真道擇善固執,在研道、考古、聖經文物博物館上傾力以赴,活出了他能夠被造物主使用的人生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