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
李陽

與主同在,便是與文明同在

晚間聚會,「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參加聚會的姐妹

張大衛弟兄

受洗歸主滿心歡喜

感恩節時,還不富裕的弟兄參加感恩節
一個幾千年來由巫術祭祀相伴成長的民族,竟不顧拋頭灑血,堅定不移地離開了「崇巫尚鬼」的傳統,歸於主內!
被舊《史志》稱為「晦盲否塞」、「蠢如鹿豕」,靠「結繩刻木」記事的「大花苗」,幾千年都未被儒教為代表的漢文化「馴化」,而一但歸主之後,卻以「上帝選民」那樣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全心全意地投入宗教生活之中。
這中間,哪怕是最嚴酷的「文革」時期,都未動搖他們的信心。這座新教堂,就是基督徒們自籌資金於2014年建成的。
100年前,由柏格理領頭創制的苗文,結束了苗家人沒有文字的歷史,這個苗文稱為柏格理苗文或老苗文,如今仍在使用。
同時,百年前在烏蒙山地區,只要有教堂的地方,就一定辦學校。葛布的第一所學校名為「葛布迪良學校」,取啟迪良知之意。
在貴州農村,會唱歌的人很多,識譜的人卻不多,但在葛布,老苗文解決了識譜的難題。在教會,除了學習《聖經》,還得學習苗文和樂理。
老人84歲,教名張大衛,文革時被稱為「帝國主義走狗」,談起唱詩說:「那得四聲部」,說著張口唱:「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受洗是在神面前悔改做新人的記號。一個基督徒說:「我們藉著受洗,明白耶穌基督為我們死,我們要經歷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