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創意教育 遺忘記憶

2017年11月
◇雷玉蓮

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是聯合國為衡量快樂之可持續發展而設定的指標,其中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健康壽命、社會支援、人生抉擇自由、慷慨、免於貪腐自由等。可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的當兒,卻經常會聽到類似的訴求:「……昨夜我又失眠了,滿腦子都在轉著轉著、想著過去的不愉快事,而不是快樂事……。」筆者也嘗試阻止過一名小二學生的負面思想:「彬仔,何解每次上課都要重複提及母親離家出走的事呢?如此下去,你想自己真能專心及開心地學習嗎?你在過去一年的成績有了進步嗎?」他大力地搖頭、肯定地給予否定的答案。

為何人總會被腦際許多的不愉快事件所纏擾,卻不喜歡自己或別人在生活的當下想起往昔的不幸事呢?記得有一位家長如此分享:「女兒終於哭出來了,她不開心已好一段日子,原來不想搬離現在的居所,深怕慢慢把父親遺忘掉,甚至連他的容貌再也不復記憶……。」小女孩只得十一歲,父親於三年前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告別人世。相對地,亦有不少從事文字工作的朋友向我提出:「……有不愉快的回憶是好的、它有助刺激創作靈感……。」

一位從小受麻醉醫療過度的朋友曾在網頁上記述:「我很早便發現自己比周圍的同學更「擅長」忘卻。我曾經為此懊惱過,也為此而遺憾過,但年深日久,我也發現了遺忘的價值。例如,我很容易因為記住新知識時忘記舊知識,那彷彿在大腦的硬碟內同時被擦掉和寫入一樣,它速成我於刷新的學習模式裡,長於改掉舊的或壞的習慣之中……。」這正是上帝創造的極致,人為萬物之靈,有獨立的思考判斷能力、有自由意志的選擇權,所以人會「去掉記憶」、「遺忘記憶」、「留住記憶」及「篩選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