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有道: 我應該擁有多大的房子?

2019年7月   

◇林大駒

置業決定的核心問題

大部分人嘗試解答這個問題時,都會第一時間從金錢計算作出發,一般會以家庭收入、可供首期付款的儲蓄、其他負債、房貸利率、供款年期作為計算,然後得出最高貸款額,而以該數字作為指標去作出置業決定。
解決技術性的計算固然重要,但置業決定的核心問題並非在於數字,而是在於質素。真正的問題是:「你希望你的房子為你和家人帶來怎樣的生活?它如何讓住在裡面的人,得到最大的生命回報?」
房屋是大部分家庭的最大生活支出,與其他的家庭開銷及個人儲蓄項目互相競爭。除非你有源源不絕的收入,否則一項支出增加,便相應要在別的支出上減少,令其他的「生命空間」作出犧牲。「生命空間」所指的並非以尺寸量度的實際空間,而是關乎生命質素和心理健康的生活態度,當中包括:
•生命進步的空間:為個人專業知識發展,或發掘個人興趣作出預算。
•休閒放鬆的空間:讓自己從休息中重新定位及重拾能力。
•與人連結的空間:與家人及朋友聯繫,彼此關心。
•為人付出的空間:在金錢和時間上為關心的人和群體付出,「施比受更為有福!」
•計劃將來的空間:定期儲蓄,以達成長遠的理財目標。
•防範未然的空間:無人能夠預知未來,作好緊急儲備以應付
突發開支,亦需要有足夠的人壽及傷殘保險,為家人提供生活保障。

只要有衣有食當知足

置業安居是很多人的理想,但在今天不斷鼓吹擁有更多、更大、更好的社會文化中,安居與奢侈的界線已變得越來越模糊;很多人花很多錢去買了很多不必要的居住空間,於是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賺取更多金錢,用以清還更大的房屋貸款、應付增加的房屋開支,減少了時間發展個人與朋友社群的關係。本來用來改善生活的房子,便變成了生活的壓力源頭。
居住是人生必須應付的首要事情,但房屋卻並非生命的全部,有時較小卻合適的空間會為人帶來自由,例如收拾清潔的時間會減少,也會因為家人之間的實際距離減少,而增加彼此溝通的時間。我家中的孩子自小就睡在同一個房間,很多時候為他們熄了燈,關上門後,都會聽到他們彼此交談,在歡笑中入睡,這實在比起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房間更加寶貴。
《聖經》教導我們:「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六章8節)當我們學會知足,生命才會有更多空間去追求、去學習和去欣賞身邊的事情。
(文章內容只供參考,請與閣下之理財顧問聯絡,以便針對閣下之個別情況作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