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情話家常) 最緊要「識做」

2017年9月
◇ 何羅乃萱

這天,一位媽媽走過來跟我說:「我的孩子給奶奶帶,但她把他寵得很厲害,怎辦?」

所謂「厲害」,就是盡量滿足孩子提出(甚或沒提出)的要求。比方說,她會捨不得孩子走路,覺得他辛苦,便會抱;孩子愛吃糖,她就大包大包買給他;孩子自己會吃飯,她仍會餵他吃等等。

因此,友人常跟我說:溺愛世代的出現,上一代的溺愛是主因。

那父母可以跟上一代談教養原則嗎?那位媽媽一聽,就苦著臉說:「談也沒用,因為他們總有自己一套!」為免跟上一代爭吵,也怕讓丈夫難做,所以很多婦女都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政策,反正一個星期只回去奶奶家一次,也就算了。當然也有一些在職夫妻,是一星期裏有五天是送孩子給爺爺奶奶帶,那就更需要多方協調了。

那到底是教養原則貫徹始終重要,還是跟上一代的關係重要?就如銅板的兩面難以分割,但要懂得在當中協調。而箇中最需要的技巧,就是「識做」。

我們把孩子交給上一代,每天的照顧幫忙,無功也有勞,是需要「感激肯定」的。「識做」的話,每逢假日(生日過節這些大日子更不可或缺)就帶他們外出吃吃飯或旅遊時買些手信,表示對長輩的掛念感謝。每年更策劃一次舉家旅行,共敘三代同堂的天倫樂。

另一方面是言語上的「識做」。即使不同意上一代的教養,也避免用負面或否定的說話,像「你不懂的了!」、「你們的方式已落後」等,讓他們感覺難受。如果上一代很「潮」,懂得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話,不妨將ㄧ些育兒教養資訊傳給他,彼此一同切磋學習。特別是碰到一些難纏的問題,像「孩子發脾氣要求父母就範」之類,借專家的口來讓父母明白現代教養之道,比跟他們爭抝有效多了。

只是,到某一個地步孩子真的仗著有長輩撐腰不聽話,甚至牽涉到品格的問題(如說謊),最好是回家閉門管教,免得雙方難做。管教過後,就讓奶奶當好人去親親好了,也讓她有一個可以扮演的「角色」。

說到底,跟上一代的相處,最緊要「識做」,也就是說雙方關係維繫得好,甚麼衝突都可以化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