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心靈曙光) 母女情結

2019年1月
李飛君(執照心理諮商師)
(真實個案,徵得當事人家人同意,名字用化名)

聆聽粵語

錄音者:Lydia

聆聽國語

錄音者:Lydia Wang

晶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很厭惡自己的母親,因母親是操控型、很自以為是。在青少年時期,晶與媽媽的關係就像「火星撞地球」,她結婚就是想脫離原生家庭。然而與父母的關係是無法逃避和中斷的,況且她是獨女,靠退休金過活的父母日漸老邁,需要她的支持與協助。媽媽近來喜歡去賭場,希望有多一些錢,晶本來就已經看不順眼,現在媽媽成為賭徒,更令她討厭。

矛盾的心理
晶是基督徒,知道需要孝敬父母,心裡卻討厭母親,感到很矛盾;她希望媽媽信主,但看到媽媽的自私、固執、唯利是圖的態度,認為沒有希望。
我與晶分析她對媽媽的怨恨情緒:父母對孩子有期望,其實孩子對父母也有期望。晶對母親失望,認為母親性格上的缺陷造成自己成長上的困難,母親的強勢使晶反感,影響她的自我價值,使她為了要擺脫母親的控制,做了不少錯誤的抉擇。她埋怨母親是失職的引導者。
關係裡的創傷,使人停留在某一階段或時空,呆滯不前。晶在情感世界裡,其實仍然停留在孩子階段——逃避承擔自己的過失,把責任推給別人。
我首先肯定晶確實是因媽媽的缺點讓她在成長中受到打擊和傷害,但同時,我也要晶明白到一個人成年後,需要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任,不可以把全部問題都推卸給別人。

找到關係的出路
晶不接納媽媽,所謂有諸於內、形諸於外,相信媽媽必然一直都感受到被女兒拒絕和鄙視。晶形容媽媽很現實、貪婪和愚昧,但我要晶嘗試從另一個「視窗」來看她媽媽,媽媽婚姻關係不好,又被唯一的女兒拒絕,內心一定是很孤單,除了金錢之外,有什麼是她的安全感呢?她看不到神(上帝),只看到晶和她的家人,她需要愛,她一直最期望的可能是晶和家人的愛,愛包涵接納和尊重。
晶說大道理她明白,她要原諒及愛父母,但面對他們(特別是媽媽),她沒有愛的感覺。我欣賞晶的坦白,然而《聖經》告訴我們:「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章19節)一個人越感受到神的愛,就越有能力愛身邊不可愛的人。我鼓勵晶按照神的啟示和提醒去找到關係的出路。晶需要刻意騰出時間與神獨處,專心尋求祂,我們所信的是一位充滿愛的神,晶會在與神的親密關係裡,感受到神那份長闊高深超越的愛,這愛使人成長成熟,有能力成為關係的修補者。
晶願意照著這個方向行,因為神幫助了她丈夫的改變,她的婚姻關係正邁步向前,她信得過神的介入,是一切美好的開始。我祝福她,生命緊緊地與神結連,成為愛的流通管子。

「橄欖樹全人關懷」積極推動社區丶家庭丶教會對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有更多的認識和提供實際有效的關懷方法,請留意網站olivetree.cchc.org心理輔導服務及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