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兒時味道) 大良崩砂

2019年4月
◇永仁

近月遊走粵港澳大灣區,經過佛山見到老店招牌上寫著大良雙皮奶,心裏突然「叮」一聲,想起一種兒時小食—崩砂!
提起「崩砂」,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崩沙腩,但是我所說的崩砂,是一種成蝴蝶狀油炸而成的小食,在香港已經很難找到,只有一些老餅舖才有得賣。其實,除了大良崩砂還有薄薄脆脆的大良牛耳,不過個人口味,較為喜歡吃崩砂。
好吃的崩砂入口酥脆甘香不油膩,鹹中帶甜,雖然是不起眼的小食,但卻令人回味。相反,弄得不好的崩砂,就好似放久了的多士,得個硬字!小時候,我家姐食崩砂,都會分一兩條給我,最記得崩砂中間的部分超硬,很難咬開,我最喜愛吃「對翼」,那時真的覺得很好味啊!
崩砂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崩砂以廣東順德大良的出品最為著名,南乳崩砂更為其中的表表者。我以為其正名為崩砂,不但因「砂」較「沙」的顆粒大,還會令人咬崩牙。但見手信的包裝,寫的既非「崩沙」也非「崩砂」,而是「虫」字旁:「虫崩䖢」。跟「虫」有甚麼關係?崩砂是麵粉脆炸的小食,與「虫」應該沒有半點關係。難道是寫錯?非也,原來是來自英文。崩砂是蝴蝶形狀的小吃,英文Butterfly,不過在珠三角洲一帶,人們發音不太準確,唸歪了”Butter”,久而久之便出現了這怪字。對於這個說法,信不信由你。不過,百年老店(正宗始創老舖)「李禧記」也這樣寫,沿襲至今。
製作崩砂的材料很簡單,主要是麵粉、豬油、鹽糖和南乳,把材料拌均後搓成麵團,再將麵團壓平成長方形,在上面掃油,然後把麵團捲起,用刀把麵團切成小塊,而切的技巧是每切四片為一塊,中間兩片包括第一及第三刀不要切斷,然後把四片的一端捏成蝴蝶頭,另一端則翻開成蝴蝶的翼,然後放進油鍋裏炸,炸至黃金色後將油瀝乾便完成。
現在回想,沒有食崩砂少說都有十年了,唉!往事真的只能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