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清明節緣來:兼看復活節

2019年4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楊佩珊、黃熾明、胡明慧、伍志婷、唐泳欣、黃玲玲、梁家如、周簡豔珍

清明於春天的日子裡,兼具節日和節氣兩個性質。當中訂定的作用在農業上,我們不妨先從節氣方面看看。

氣節步趨的形成過程

古代社會,人類與曆法,無論是工作或者生活,兩者彼此有著密切的關係。常言道「一年伊始以春」,而清明節正在暮春三月,該節氣之前分別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等。其中春分更是氣候轉變的分水標示,由於這天的陽光直射赤度,地球的晝夜平分各十二小時;往後的北半球開始是日長夜短,氣温變得越來越炎熱,直到秋分為止。此外,日照是令天氣變化的大因素,當春分被立定,跟著的十多天,經過一連串的氣壓、濕度、地勢等小因素磨合調整,漸漸顯露了氣清景明的現象,故節氣以清明為名。這時的氣候相繼穩定下來,農事方可作出打算。

上巳節模成生命意識

另一方面,古時人們在三月三日過「上巳節」,以祓除一年來的穢氣。當天,百性均到郊外的水邊洗沐,來求取健康,繼而是踏青、郊遊、放風箏等歡慶活動,書法神品《蘭亭序》即出於此際:講述生機中感悟宇宙人生。接下來,他們會溯源到附近的先人墳墓去,隨著時代發展,演變成今日我們所說的清明掃墓。在世人前瞻生命的旅途中,多少蘊含著對過去的沉思,讓清明節模成了既整全,又有具體的生命意識。

寒食節賦予人文意義

上巳至清明之間,還有個寒食節。風俗上有兩三日是禁火,它是出於遠古對大火星的崇拜,後世把冬季的火種熄滅,直至春天來臨再取新火。但在文明被不斷的推進下經已消失,可是卻附會到介之推被燒死的事情:春秋時代,晉文公看重執意隱居深山的介之推,為逼使他出山來幫他治國,便放火燒山;只是萬料不到,竟把介之推燒死於柳樹下。那時傷心的晉文公,訂於他的忌日嚴禁生火,以及砍下他死亡之處的一段柳樹,來製造自己的屐作紀念,乃致後世稱好友為「足下」。雖然這故事偏離了緣起的清明節,去紀念亡親故友的價值,然而它感動著人的肺腑。正如端午節,其實早在屈原投江前,已是楚國的民間習俗,只因為紀念所敬重的人,使到節日更賦予深厚的人文意義。

齊看同期的復活節日

復活節,亦跟清明節同在暮春。有關此節期的起源,大概是參考自異教的風俗,經轉化後而制訂下來,皆因遠古歐洲的春天女神叫(Eostre),看來復活節的英文(Easter),應該是由此而來。至於當中的調整,則從尼西亞會議最終決定,自行計算出復活節日期。縱使我們不知道耶穌在哪天復活,不過最重要是根據這些象徵,啟示出基督的屬性,令人體會到祂帶來的新生命和希望,比方春分後是日長夜短的光明日子;月圓就更強調連黑夜也被光輝照耀。當然信徒不會忘記,耶穌於復活節前,經歷死亡的受難節。可見復活節與清明節,都有同等質量的意識及意義。

信徒在佳節中的禱告

這些日子對信徒而言,除了要好好紀念和思考之外,同時要以此經文,作為禱告:「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聖經•詩篇》九十章1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