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到底去唔去拜山好呢?

2019年4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楊佩珊、黃熾明、胡明慧、伍志婷、唐泳欣、黃玲玲、梁家如、周簡豔珍

清 明節又稱祭祖節,屬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同時它是一個十分古老的節日,其歷史可追溯到大約2500年前。當日,孝子賢孫會前往祖先的墓前拜祭,藉此表達對故人懷念和感恩。即使世界各地的華人,均會在這天來緬懷他們的祖宗,以表對其的敬重及持守孝道。每逢這個時候,不少人基於宗教理由,跟家人發生祭祀問題的衝突,內心倍感壓力之餘,亦煩惱著如何面對兩難的局面!

破解傳統祭祀謎團

在華人社會,尤其是老一輩的民間信仰者,或無特定信仰之人士,較喜愛採用傳統的方式,譬如焚燒香燭、冥鏹、食物等祭品來掃墓,直到完成所有儀式後,家人會吃拜祭先人的食物。到底祭祀背後的原因是甚麼?為何他們會選用此方式去紀念逝者?根據民間習俗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樣要認真頂禮膜拜。因為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時刻地關心及注視著後人,塵世的人要通過拜祭來祈求,與報答他們的庇護及保佑,若沒有好好祭祀先輩,惟恐他們會作祟並懲罰子孫。另外,不知從何時開始出現「陽間和陰間也是一樣,希望他們在下面都有吧!」的一句話,令生者冀盼前人能像在世時,豐衣足食,生活安穩,以致他們會供奉祭物。

《聖經》如何回應孝道

不過有大批基督徒和非信徒,只會獻上鮮花,向逝者抒發出思念的情緒。或許有部分執著於傳統習俗者,覺得這是誠意欠奉的態度,敷衍了事的行為。但信徒透過《聖經》的記載,曉得人死後會在哪裡,及對有關先人身在的環境之描述,從而讓他們明白逝者是不需要祭物。再者傳統的祭祀,由起初紀念先人的觀念,逐漸滲入其他宗教的成分,所以《聖經》告訴世人:「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埃及記》二十章5節上)信徒除了是針對它的儀式以外,好像抹碑、割草、打掃墓園等,他們十分樂意地積極參與。事實上,基督教也非常重視孝道,比方亞伯拉罕的妻子過世時,他為撒拉哀慟哭號;雅各死後,約瑟照埃及人的規矩辦喪事,用香料熏屍40天,哀哭70天。還有《聖經》記載著以色列人的族譜,以及耶穌的家譜等,這些皆是基督教慎終追遠的例子。

崛起綠色祭祀革命

近年,有不少傳統掃墓者稱在拜山時,如發現別人的祭品比自己奢華,不禁令祖先蒙羞,亦有感偏離祭祖的本意初衷,故此他們期望在儀式上可以簡單些,甚至是拋棄傳統的習俗。這樣不單能節省金錢,避免浪費祭物,而且更可免除燃燒紙紮祭品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間接舒緩全球暖化速度,使空氣清新一點,減低地球污染之際,也能防止山火,與過度砍伐樹木的問題,為環境保育作出貢獻。曾經有環保團體舉辦「清明無山火」活動,向拜山市民派發一千多鮮花,以鼓勵他們代替冥鏹祭祀先人,吸引了環保人士、年青人前來響應。另外,很多市民對此表示支持及願意實行。
總括而言,祭祀只是個形式,心意才是最重要,這是祖先更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