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師心童心) 破曉的微波

2017年8月
◇ 曹綺雯

破曉的微波,靜止了。

破曉時分,人們總期盼朝陽普照。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晨光未現,微波已止。

微波一直關心中國的民主路。他曾溫柔而激情地說:「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仇恨只能導致暴力和專制,虛構敵人。難道我們還沒有嘗夠階級鬥爭式的仇恨的苦果嗎?」他認為中國人要追求民主首要消除仇恨心和敵人意識。

他作為「六四」的領導者,曾在秦城監獄寫下悔罪書,「真誠地說謊,為自我保存」,令他自覺出賣了個人尊嚴,也出賣了「六四」亡靈的血。他悲痛地説:「無辜者的血淚是我心中永遠的石頭:沉重、冰涼。」所以,他對六四學運作出了檢討,認為不應再徒然激烈地抗爭:「我們是否能夠拿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具體的智慧,切實的設計、從一點一滴做起的耐心?」

於是,他開始切切實實做點事。在網絡上發表異見,積極進行組織工作,連結同路人。有人認為以他的學術才華,大可潛心學術研究,著書立說,安穩度日,何必寫惹人生厭的時事評論。他回應説:「寫時評這是我的責任。」

他的責任?什麼責任?我想:是引起人們追尋美好人生的責任。他說:「我從來不問人的種族、故土,只問在某一塊土地上,人作為一個個具體的個體,是否活得有尊嚴有權利有自由有愛有美。」他期望通過改變社會來改變政權。維權運動並不是要奪取政府,而是致力於建設一個可以有尊嚴活著的人性社會。

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出後,他寫下領獎辭。最後一段話是獻給妻子的:

「如果讓我說出這二十年來最幸運的經歷,那就是得到了我的妻子劉霞的無私的愛……我在有形的監獄中服刑,你在無形的心獄中等待……我對你的愛,充滿了負疚和歉意……」末句深情地説:「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會用灰燼擁抱你。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下場的,在一次接受訪問時明言:一個不同政見的異見者,不但要學會反抗,而且要學會怎樣去面對……坐牢。他期待他是中國連綿不絕的文字獄的最後一名受害者,可是,這理想,還遙遠。
破曉的微波,靜止了。

但願水波的漣漪,永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