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情: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2019年2月
李冠良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從這句話,可以看到中國人對教養孩子的方式比較嚴謹,尤其是對孩子的讚賞和鼓勵很少,因為中國人認為孩子不能讚,怕他們恃寵生驕,就算孩子做得多好、多出色,也儘量不會誇獎;不單自己不能讚孩子,也不讓別人讚他們。當別人讚賞時,父母必定為孩子補上幾句:「有什麼好?不生性、不聽話、不做家務、不在店裡幫忙工作。」一輪劣評之後,還要加上一句負面激勵:「將來能夠找到工作養活自己, 不用向我們伸手要錢已經算是萬幸了!」
孩子狠狠地被批評得一文不值,一無是處,父母認為這是謙虛,但對孩子而言,這卻是極大的侮辱和傷害。可憐孩子無論多努力,做得多好,總是得不到父母的一句讚賞和肯定,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產生出來的錯誤教導!
《歌羅西書》三章21節:「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聖經》教我們作父母的,不要無理地「惹」兒女生氣,也不要刻意地「令」兒女失去了志氣,這樣不單失去子女對父母的尊重,更破壞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教導孩子,必須賞罰分明,錯要教,對要讚,不要貶低也不要謬讚,正確的教導才能使孩子有正確的成長。
中國人是一個循規道矩的民族,什麼都講求規矩,尤其是對孩子,更十分重視他們要「守規矩」,免得被人批評,令自己家聲有損;無論什麼情況,孩子都要守規矩,所以訂下很多規條給孩子遵守。正所謂家有家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規矩。這原是一件好事,但今天很多家庭只有家規而沒有家教,父母只是不准這樣、不准那樣,而沒有教導孩子為什麼不准,孩子在沒有教導下去守規矩,談何容易!今天,我們作為父母的必須清楚:家教永遠行在家規之前。若沒有教導,就是訂下無數規條都毫無作用,也是枉然!
父母責任並非是訂家規,而是執行家教,孩子必須要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家規才會產生作用,否則也是枉然!
猶太人跟中國人很相似,十分重視家教,因為施行家教是上帝的吩咐。
《申命記》六章6-7節:「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我們必須知道好的家教,會帶來好的家風,好的家風便會有好的家聲,這樣的家庭必定蒙上帝賜福與稱讚,也必定蒙人羡慕!
《詩篇》一二七篇3節:「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今天我們作為父母,究竟有沒有將上帝賜給我們的產業管理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