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做強國,還是有道之國?

2019年3月
◇姚錦燊

老子《道德經》30章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 ………………………

以道治國之人,不靠軍力去威鎮天下。
所有軍事行動,很快都會得到報應——軍隊到過的地方會長滿荊棘;大戰之後,必有饑荒!
軍事上的成果,只求達成目的便算了。軍事非為逞強。成功後,不要自負、不要誇功、不要驕傲。達到了成果,實是不得已的,所以不要逞強。
天下間的事物,壯大了會衰老。這不合乎道。不合乎道的事情,很快會消逝!1

淺說 ………

本章談論治國之道。在華夏周朝末期,群雄爭強,一個國家的政治實力,必須體現於軍事。君主沒有不想富國強兵的。本章針對這看法而寫。章首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章末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明確樹立了兩個對立的價值觀念——要成為強國,還是有道之國?
本章第一點,說爭強沒有好結果,因為強之本身不可靠。「物壯則老」,按自古陰陽定義,所有事物跳不出生壯而老死的規律。所以求強、求壯,只是一時強壯,不可能長久強壯。但要注意,老子不是篾視強壯,而是反對強壯的自恃。
第二點,爭強、爭壯不合乎道。作者用「不道」去形容「物壯則老」,不是說,由壯而老的自然「現象」不對,而是說,求壯爭強之「用心」不對。按老子思想,社會的美好發展,並不是來自君主功業,而是出於道的作為,在默默中使萬物和萬人得益處,自自然然去完成功業,黎民百姓還以為自己本來如此!17章說:「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三點,「其事好還」,即爭強必會受到報復。這話指戰爭而說,也指在發動戰爭背後的爭強好勝心。道性「不爭」,也不存着利己之「私」心,見7、8章。所以爭強好勝,會受到自然的報復,例如「荊棘生焉」和「凶年」,後果由所有的人共同承擔。
第四點,不得不戰又如何?答案是「果」,即達成目的便算了。「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即切勿因戰勝了,便生起「衿」、「伐」、「驕」、「強」的心態,這些心態,是「不道」之溫床。
本章啓示:國家強大,不一定有道。國家有道,不一定強大。

思考 ……………………

反對戰爭,不事爭強,是基督的教訓。
當基督面對審判時,他向羅馬審判官自白:「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2基督也有一個「國」,是個有「道」之國。但是這國「不屬這世界」——沒有軍隊,也不參加戰爭!
這國之民宣講公義、和平,卻被不義而好戰之人所迫害。基督被人誣害至死,正是因為他宣講公義、和平,被各種利益階層恨惡入骨。基督卻甘為公義、和平捨命,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3這個有道之國,掌權者是天父上帝,不是世上的君王。


1意譯參梁瑞明。
2約18:36。
3約10:18。
4參吳怡意譯。
5意譯參傅佩榮。
6Chan’s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