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月是故鄉明

2018年8月
熊燕

常常給學中文的法國學生介紹中國文化元素,如春聯、紅燈籠、紅包;傳說故事,如孟姜女哭長城、七仙女和董永、嫦娥奔月。很多學生對紅包感興趣,對紅燈籠和春聯不感興趣;他們喜歡七仙女和嫦娥的傳說,覺得很浪漫。
他們的各種千奇百怪的提問,讓人茅塞頓開。比如,每年一次的鵲橋會,董永見到七仙女的時候,是白天還是晚上?如果是晚上,有月亮嗎?嫦娥去月亮的時候,為什麼帶上兔子,沒有帶上自己的丈夫?學生們單純,敏銳又極富想像力的問題,從另一個文化層面,喚醒了我塵封已久的兒時記憶。想起跟著外婆回鄉下的一個中秋節,那個有月亮的夜晚。
小時候盼著過節,無非就是想有好吃的,可以有一身新衣裳;我是除此之外,非常喜歡跟著外婆走親戚。我們每次從城裏帶著各種禮品食物,坐火車去探鄉下親戚,吃喝一圈,回來時又挎著各種土特產到家,而且常常帶回的,是同樣的應節食品。只是中秋節不太一樣。
中秋節,在我的家鄉武漢,要吃綠豆糕和月餅,記憶中沒人關心月亮。月餅是廣式的,有紅豆沙、伍仁、火腿和冰糖餡。一年就那麼一次機會,晚飯比平時多了幾道菜,我的胃口一直都很好,吃什麼都津津有味。在學校有時被同學嘲笑,沒有女孩子的秀氣(就是飯吃一半扔一半)。可是中秋的晚飯,我常常忍著不吃飽,留著肚子吃月餅,各種月餅都喜歡。
十歲那年的中秋節,不記得有沒有月亮,只記得那次只吃到半個豆沙餡月餅,可能那時家裏經濟緊張,沒能像往年買那麼多食品。我直後悔晚飯吃少了!第二天和往年一樣,我跟著外婆坐火車去鄉下走親戚,外婆的袋子裏裝著包好的十來個月餅,那時還不時興現在的豪華包裝,食品本身的稀有,就是它的價值。
因為沒買到白天的票,我和外婆拎著大包小包,帶著晚飯乾糧登上火車。下了火車,還要沿著鐵路在碎石路上走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姨婆的村子。幸虧那天皓月當空,真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很圓很圓。在一個十歲孩子的眼中,月亮不是詩人描述的淒涼,是圓得像月餅一樣,很溫馨,很清新。
從小到大,那是第一次在月光下走路,不用手電筒也看得清腳下的路,路邊田野的青蛙叫聲很響亮,外婆緊緊拉著我的小手,她知道我怕黑,她就跟我講她爺爺的故事。我抬起頭來,看了看天上大大的、像電燈泡的月亮,感覺很神秘,覺得有雙眼睛在看著我們。不過,我一點也不害怕,心裏在嘀咕:「月亮有點像誰的眼睛?是外婆的爺爺呢?還是惦記我的媽媽的眼睛呢?」那個溫柔的目光很遙遠,在心裏飄飄蕩蕩。現在回憶起來,那份親切的感覺,讓我想起當時還不認識的神,一定是祂在一路看顧著我。
旅居法國近30年,雖然為生活奔波,但也有賞月吃月餅的時候,更見過很多中秋之月的浩大明媚。不過,我總是很懷念十歲那年的秋天明月!那應該是我初次與神相遇,透過祂手造的明月,我經歷祂的偉大和慈愛。我的真正故鄉是天國,神的愛和大能,勝過最美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