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
海鷹

哈佛大學建校先賢以基督信仰作為一切正統知識的唯一基礎,如今哈佛逐漸離棄了它古老的傳統,但不少的人們仍能在哈佛找到上帝。
去波士頓旅遊時參觀了哈佛大學,特別吸引我的是哈佛紀念教堂外面懸掛的印着哈佛大學校徽的三面旗。之前讀過《Finding God at Harvard(我在哈佛的信仰── 一群當代哈佛人的真理求索和心路歷程)》一書,對哈佛大學校的校訓和校徽頗有興趣。作者介紹早期的校訓是「真理(Veritas)」、「榮耀歸於基督(In Christ Gloriam)」、「為基督為教會(Christo et Ecclesiae)」。校徽展示三本被翻開的書籍,象徵理性與啟示的動態關係。他們尋找真理的基礎建基於一個推論──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認識世界的創造者。
哈佛真理論壇的創始人Kelly Monroe在書中收集42名教職員工、前學生和傑出演說家的真實見證,當中包括科學家、哲學家、醫生、奧運金牌得主、環境學家、經濟學家,還有學生的生命見證。
書中導言說:「哈佛大學建校先賢以基督信仰作為一切正統知識的唯一基礎,然而數世紀以來,哈佛逐漸離棄了它古老的傳統;信仰毀棄後,意義與真理也隨之失落。」「在哈佛大學,典型的基督教思想在政治、社會甚至神學方面均被視作謬誤。基督徒被視為反文化的一群,一些學生在課堂上受排擠,並非因他們的種族,主因他們是基督徒。」
然而上帝並沒放棄他們,一直以來哈佛不乏在信仰中追求的學生學者,他們在學術求索和心靈追求中,不約而同地與上帝相遇。比如《醒悟》一文作者William Edgar,17歲入讀哈佛,在這群英雲集的環境裡,上帝借着音樂、足球、文學、哲學和社會科學的探討,讓他在尋找人生的意義的路途上找到上帝。他說:「我一向假設宗教(尤其基督教)只是空中樓閣的神話,把人投射到一位天上的父親身上。當我在老師鼓勵下重新研究耶穌基督生平時,結果發現有許多歷史證據支持。我進入哈佛時是懷疑主義者,四年後脫胎換骨成為基督徒。」他說最諷刺的是大學1642年原初的章程上聲明「基督是一切真正知識學問的基礎」,這異象何等簡潔有力,現在這傳統雖然已經被遺忘,人們卻仍能在哈佛找到上帝。
Kelly Monroe說:在哈佛大學能找到兩個觀念相同的人實屬罕見,但在這本書,作者無論老少、蜚聲國際或寂寂無名、來自何種文化和專業背景,都有共通點──他們並非按宗教背景來撰述,而是純粹以基督徒的身分分享;他們不以教授和專家的口吻說話,卻從蒙恩罪人的角度表白心聲。在某種程度上,生命是一場尋寶遊戲。但願本書的作者和故事,能說服你去探索那永恆的真理。
2022年12月內容
12月份PDF版專題湧泉般感動的締造者 | 影響深遠的超級巨星 | 聖誕頌歌 啟迪人心 | 《賣火柴的小女孩》新編 | 堅毅和美善的《小婦人》 | 麥琪的禮物──驚喜中的驚喜智慧路數不盡的感恩 | 自由意志與物理 | 完美的不完美 | 恐龍與人類生活在一起嗎? | 數算自己的日子 | 十賭九輸生命線似水流年 | 面對憂慮 | 感恩聚餐天倫樂獻上感恩 | 關係糾結的出口 | 盡職的祖父母 | 養育追求完美的孩子 | 別讓孩子成為第三者繽紛世界聖誕小姑娘 | 感恩•美國有感恩節 | 暖男暖心述感恩 | 我在哈佛的信仰生命的旋律姥姥埋下的種子 | 奇妙陪伴勝新冠 | 感恩十五載 攜手創未來 | 人生任務是什麼?教會消息教會消息教會生活定義時間──每日經歷上帝的同在──珍饈百味英式下午茶 | 黃金大蝦豆腐煲健康寶鑑長新冠的腸胃問題 | 睡眠與健康世界風情畫勞拉濕地──老風景,新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