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寶鑒: 新冠病毒 蔓延國際

2020年4月     

聞曉文

1月21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公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已列為與SARS同等級法定傳染病。23日,疫區武漢宣佈「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實施戰時措施」,市內停止公共交通,亦暫停空中與鐵路交通,海陸空三軍醫療隊進駐疫區醫院;至25日,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全部啟動最高級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

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個範圍廣大的病毒家族,目前已知六種,包括2003年的SARS。此次新型病毒2019-nCoV將是第七種,感染人類。疫情最早於2019年12月出現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故又稱「武漢肺炎」。

病毒遺傳代碼分析表明,2019-nCoV與SARS關係比其他冠狀病毒更為緊密。目前,尚無針對該新病毒的疫苗及具體治療方法,現階段使用已有抗病毒藥物與療法。中國有醫院嘗試使用抗艾滋藥或中醫藥。

1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告,2019-nCoV出現「有限度」人傳人,並向全球醫院提供控制感染指南;21日警告全球各地醫院,疫情可能在更大範圍內傳播;27日,坦承將2019-nCoV的全球風險訂為「中」乃是失誤、更正為「高」,中國則為「極高」,但仍不定性為「引發國際擔憂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2月11日將源於武漢的新冠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19代表2019年。

疫情與規模

1月10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還公告:自1月3日後未發現新病例;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人傳人證據……但至中旬宣告確定人傳人,疫情亦呈雪崩式擴散。截至29日,中國確診人數5,974,已超越SARS確診病例記錄;死亡132人。

密切追蹤疫情的英美傳染病生物學家提出報告,估計武漢地區的傳染目前只發現5.1%,並預計至2月4日傳染人口將超過25萬。香港抗煞專家管軼表示:「此次感染規模是SARS的十倍起跳。我經歷過這麼多,從沒有感到害怕過,但這次我怕了。」

感染及預防

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Jonathan Ball認為,對任何首次發現的病毒都應保持警惕,它一旦進入(人體)細胞並開始複制,就會開始突變並加速傳播,因此也會變得更加危險……但人們對2019-nCoV的了解嚴重不足。

WHO稱,尚不清楚病毒帶原者何時傳染他人。中國認為帶原者在潛伏期就會傳染他人,這與SARS不同也最危險——潛伏期並無症狀。WHO估計潛伏期2-10天,中國認為是3-7天,最長14天。各國標準隔離觀察時限為14天。

病毒可能來自動物,但尚未找到病毒宿主。多數初期病例來自與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接觸者,但不確定這裡是否唯一病毒源頭。感染途徑已知包括唾液飛沫與接觸,尚不確定是否空氣傳染。

至於感染的首發症狀則呈多樣,中國衛生部門發出最新警告:除了最大宗的發燒、肌肉酸痛以及咳嗽、氣促、胸悶等呼吸系統典型症狀外,亦存在非典型症狀,包括:消化系統症狀為輕度納差(食量減少)、乏力、精神差、噁心嘔吐、腹瀉等;神經系統症狀為:頭痛;心血管系統症狀為:心慌、胸悶等;眼科症狀為結膜炎等,並已出現所謂「健康帶毒者」,從感染到確診均無明顯症狀。

2019-nCoV感染強度與速度已明顯增強。專家建議:戴口罩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注意眼、鼻、口衛生;居家和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勤用肥皂和溫水洗手,至少洗20秒,美國CDC與FDA(醫藥管理局)也特別強調,免洗潔手液並不能完全滅毒,也不確證可以防範病毒感染;注意保暖,提高免疫力;避免與活的動物進行無保護性接觸;避吃生冷食品,肉、蛋應徹底煮熟;避免與任何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人接觸。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應及時就診。

防疫面臨難題

COVID-19確認存在無症狀傳播。法國及英國均出現無中國旅遊史民眾感染並傳播案例。世衛(WHO)顧問預估,最終全球恐有數十億人被感染,「除非能改變病毒傳染力,監控和遏阻才能高度有效,否則隔離患者與接觸者均無法阻擋病毒。」

COVID-19在沒有檢測情況下,很難與流感區分,增加了防疫難度。感染途徑,除已知飛沬直接傳播和接觸病毒傳染外,又新增「氣溶膠」(帶病毒飛沫在空氣中形成懸浮微粒,吸入後導致感染)及糞口傳播。

測試中不少感染者出現假陰現象,有病例在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五次測試時才呈陽性。美國CDC也發現,一些核酸測試得出「沒有定論」結果。此外潛伏期難判也令人困惑,雖標準隔離期仍為14天,但超時限者發病已非個例。

全球頭號公敵

COVID-19被視為甚於恐怖攻擊的全球頭號公敵。人傳人到底多容易以及感染者中有多少會出現致命性嚴重症狀,是判斷會否成為全球傳染病及界定死亡率的兩個關鍵因素。

2月11日刊登在美國醫學網站medRxiv的一項臨床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在沒有防護措施下,每例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會傳染給另外3.77人。超過「1」即意味著病毒可以自我維持,即疫情不會自生自滅,但科學家眼下仍不清楚哪類人是易感或非易感人群;也不清楚哪類人感染後成為重症的風險最高;嬰幼兒感染率低的原因亦不詳。

該份報告也推算,確診患者病死率約3.06%,其中男性患者病死率4.45%,女性患者1.25%,老年男性重症肺炎患者9.47%。SARS致死率10%,但全球只有8,000人受到感染,而Covid-19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七萬!

2月13日,中國更新診療方案,將臨床診斷(包括:發熱、咳嗽、憋氣等症狀和體徵;CT影像和流行病史等)納入確診方式,令病例激增14,840名,是原先單日增數的十倍!說明此前統計存在缺陷,未納入那些等不到核酸檢測的新冠病毒患者及死難者。

仍無對症靈丹

新冠病毒最大的危害是攻擊人的免疫系統,很多重症病人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也有因併發症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而死,目前尚無特別治療方法對付。抗埃博拉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也未在中國傳出振奮人心的消息,醫院仍以既有抗病毒藥物及干擾素進行輔助治療,即發熱退燒、疼痛止痛、發炎消炎、缺氧吸氧,為患者緩解症狀、維持生命,待病人免疫力康復自行將病毒消除。

各國團隊都在競相開發疫苗,但世衛預估第一批疫苗投入臨床可能需時18個月。好消息是很多感染者症狀輕微,絕大多數可完全康復。康復患者可獲得免疫力,雖不是長期的,但給治療帶來一線希望。中國醫生援引抗SARS經驗,呼籲康復者獻血,以含特免抗體血漿挽救重症病患。當然,這類療法存在人體排斥等多種風險,宣稱具有療效還為時過早。

力阻社區傳播

社區傳播有四個指標。首先,有確定病例且找不到感染源。除中國本土疫區以外,日本和台灣也已發生這種情況。進入這一階段,為「不排除有社區感染的可能。」2月16日,日本政府緊急專家會議指出,疫情進入「擴大感染的初期階段」。

其次,本土病例遠高於境外移入病例。這種情況目前已在伊朗、意大利等國發生。

再者,出現一傳十、十傳百的連續傳播。持續人傳人,需要出現三代以上人際傳播:第一代是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感染者;第二代是被第一代感染者傳染的武漢人或去過武漢的人;第三代是沒去過武漢卻被離開武漢的人傳染;第四代是被第三代感染者傳染的人。出現第四代感染,疫情有擴大風險。個別國家和地區已出現超級傳染者,在中國本土疫區以外,韓國病例暴增,令人憂慮。

最後,範圍廣泛的傳播。中國本土疫區以外,日本疫情嚴峻,從北海道至沖繩均有感染路徑不明確的病例出現,並已發生醫療單位的院內感染。如果在全球多個地方開始看到持續的社區層面疫情,則必成為全球流行病。

到目前為止,沒人知道疫情得到控制的拐點何時到來。有人寄望於天氣,盼望夏天成為病毒剋星,當年SARS就是這樣消失的,但同為冠狀病毒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卻是在夏季猖獗的。況且,當北半球進入夏天時,南半球同時進入冬天,那時又將如何?

醫學面臨難題,人也無法勝天,能讓我們在時疫面前保持精神健康和意志堅強的,唯有來自上帝的出人意外的平安。讓我們誠心地向祂祈求:「耶和華啊,求你可憐我,因為我軟弱。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發戰」、「耶和華啊,求你轉回搭救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詩篇》六篇2節、4節)讓我們在疫情爆發的嚴峻時刻,保護自己,關愛他人,祈求全能的上帝眷顧患難中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