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樸從哪裡尋?

2019年5月
◇姚錦燊

老子《道德經》32章原文: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白話

道乃永恆、無名可稱、渾樸自然。細微隱渺,天下卻沒有誰能駕馭它。侯王如能守住它,萬物將會自動歸附。天地陰陽之氣相合,降下養生的雨露,所以人民並不需要甚麼君侯指令,生活也能自動均衡。有了萬物,名目系統才出現,渾樸自然便消失。名稱和制度既已產生,應要適可而止。適可而止,可避危險。天下事物怎樣歸附道呢?就像大小川河流歸大海。

淺說

道乃永恆,稱作「常」。本應廣大無邊,可是本章用了幾個意義看似相背的字眼描述道:「無名」、「樸」、「小」。無他是想叫人知道——道的境界超越人的智慧。人類文明熱中於追求名目、制度、美飾和體效,由簡而繁、由樸而巧、由小而大,但這軌跡不能通向道。
「名」乃物之代號,其實只是人類的意識作用。稱石為石的是人,人不稱石,石仍是石。名稱並非物品自有的,只是人將自已意識加諸其上,以便發展自己的思想系統去主導環境,因為人類生而自覺,要做世界管理者,這是文明的起步。
下文說「始制有名」,另一個與名相連的概念是「制」,即系統。名目和系統愈豐富,表現出人類的意識發展愈來愈趨精微,文明愈精緻,人類也便更有效去管理世界。
但道是「無名」的,「名可名,非常名」,見1章。所以,人類對世界的智慧無論多麼高絕,他始終受到一個限制——不能通往道那裡!
怎能通往道呢?要「樸」。但樸相對於文明發展是一種反常。樸指在自然界,那些完全未經人手處理的原木,代表無慾、無智與無為。並且不是一些可作具體描述的情況,也不是可作清晰界說的境界,嚴格說,樸的境界並不存在於現實文明生活的範疇——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必須消除原始之樸,才能獲得精緻的巧。
樸毋寧是指,人類經過文明洗禮後,一種永遠已失去的原初狀態。此又稱「無名之樸」,見37章,用了道之「無名」去形容「樸」,可見樸是人類最能接近無名之道的途徑了。但弔詭是,樸本自有而無名,如今進入人類思維而被定名,已不是原初之樸了。所以樸,只是一種假設的境界!
下面用「小」去形容樸。大小是相對概念,並非限於說體積。文明要有大績效,便須多「所為」,所以大小可指作為上的多少,這與老子「無為」思想相對照。借用《莊子·天下》一句話:「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樸之小,可到達一種絶對境界,小到什麼都沒有。這種原始狀態,也不存在於世人經驗中。
下文又說,道的這些特性,卻能在人世間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一、「天下莫能臣。」即全世界沒有誰能駕馭道。二、「萬物將自賓」;「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即全世界會自動歸附道。三、「天地相合⋯⋯民莫之令而自均。」即道使人民生活,得到自動的均衡。
名目和制度既無助於尋道,人要怎麼辦?老子並不是要推翻既有文明。但他指出文明的限制:「始制有名⋯⋯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意即,不要以為無限發展的文明就可解救世界,人類對自力文明的倚賴,要適可而止!

思考

文明發展,要適可而止到哪個地步?
希伯來人告訴我們,先是上帝創造人類,派他們管理世界,然後才把「各種動物⋯⋯讓他命名。」所以人類管理這世界的權力和創造文明的能力,乃來自上帝。
原先樸之境界,就是人類要完全順從上帝,代表上帝去管理世界。但是人類背棄上帝,只落得如今世世代代,不斷「耕種他所自出之土」。人類文明的發展已迷失了方向。回歸上帝的創造,回歸到全心全意順從上帝之樸心,才是人類文明應有的起步點和止步點。
出版公告:英語大師馮煒文先生精選本欄拙文,演繹成書,英中對照:《For a somewhat different Chinese-ness — coffee with Lao Tzu。普世價值與華人文化交談——請教老子:談談說說喝杯茶》,是文化和英語學習的範本。德慧發行,本社有售,HK$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