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
張灝
聆聽粵語
錄音者:鄺穎怡聆聽國語
錄音者:韓燕久負盛名的基督教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寫了不少的書,並且屢獲嘉獎。其中《有話問蒼天》和《無語問上帝》大概最廣為華人信徒所知道。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靈魂倖存者》一書。
全書一共有13篇的生命故事,描寫了13個人物。從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到印度的甘地,從俄國的托爾思泰到荷蘭籍的靈修作家盧雲神父,他們各自風格迥異,卻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對作者楊腓力有過影響。每一個人物,作者都會問:「他們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什麼痕蹟?我如何因著與這13個人直接或間接的接觸而有所改變?」其實,這兩個問題也是我問自己的。十三位人物中,班德醫生(Dr. Paul Brand)早就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蹟,並且因著這痕蹟,我對疼痛和道成肉身有了新的認知。
疼痛是禮物
班德醫生是虔誠的基督徒,並且是治療痲瘋病的先鋒醫生。20多年前,還在神學院的時候,我和同學們一起研讀「苦難」的難題。苦難是生命之痛,無人倖免。如果有選擇的話,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可以免去這生命之痛,是班德醫生給了我一個全新的定義:疼痛是禮物!
痲瘋病人因為沒有了痛覺,而常常發生事故。手指、腳趾、軀幹、四肢,往往因為沒有痛覺,不懂得避免碰撞、輾傷、燙傷、切傷等等意外。而缺失的肢體,往往是痲瘋病人在病情之外的再度受傷。對於痲瘋病人來說,可以感受到疼痛,是一份禮物,是一份恩典。如果可以感受到疼痛,他們就會懂得避開受傷,也懂得在受傷之後尋求治療。
疼痛是禮物這一來自痲瘋病人角度的新觀點,讓我在之後的二十年當中,在遇到會友和個人的生命之痛時,都嘗試從禮物的角度去思想苦難,數算恩典。
受苦的益處
也同樣是這位醫生告訴我,對病人最有效的安慰,來自同樣患過病的人。那一刻,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以新的體會和感動臨到我。正如《希伯來書》四章15-16節、二章18節所說:「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這次,在《靈魂倖存者》一書裡,竟然有對班德醫生的貼身描述,讓我欣喜不已。跟著作者楊腓力對班德醫生的訪問,我不但更多地認識到這位醫生對苦難的深刻見地,也認識到了他的太太原來是一位出色的骨科醫生。班德醫生的父母更是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主,在印度偏遠的山區作宣教士,甚至在父親去世之後,母親獨自一人仍然朝氣蓬勃地服事人群,以生命影響著生命。在極度貧困之下,他們活出了基督的豐盛。他們留下的財富,是數不清的生命對上帝的感恩。
盡父母之責
因作者的細心,讓我認識到一個有血有肉的班德醫生。他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醫生、委身的基督徒、宣教士的兒子,而且風趣幽默,喜歡甜食(跟我一樣)!還有他的童年。九歲他就離開父母,回倫敦就學。九歲,這不就是我兒子現在的年齡嗎?與父母分開,是怎樣的一種離愁?和兒子相隔七千多公里,在印度的父母,如何去盡父母之責?沒有天天的相處,沒有頓頓的媽媽餐,沒有接送學校路上的聊天,沒有校後疲於奔命的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也沒有每天晚上對學業和鋼琴的督促,僅僅依靠交托、禱告、書信……去盡父母之責,這就夠了嗎?孩子會成才嗎?會走在正路上嗎?從班德醫生父母身上,讓我作為母親再次認識到,父母之責最重要的就是禱告、交托、溝通,還有父母自己的榜樣。特別是班德醫生才14歲的時候,父親就病逝了。由此可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是在地上的父母之上,還要擁有一位全愛的天父。否則,就不會有後來的班德醫生。
閱讀此書,還有一個意外收穫,就是從班德醫生的採訪中,我得知他有一套手稿,後來和楊腓力合著了另外兩本書《神的形像》和《神的傑作》。從醫生的角度去認識上帝對人的奇妙創造。這兩本書就是我接下來的讀書目標。
班德醫生和楊腓力合著的第三本書是《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其實原書名的英文沒有「不歡迎」這三個字,只是「The Gift of Pain」,簡單了當,直接肯定:疼痛是禮物。這正是二十多年前,影響我至今的話。
煩惱變感激
今天的我已經不再是二十幾年前的我。我非常想看看這本書,看看當初那一句話,如何演繹成了一整本書,看看我在二十幾年之後,可以怎樣學到更多。如何可以像班德醫生所說的:「差不多所有我們視之為煩惱或厭惡的身體反應——水泡、胼胝、腫脹、噴嚏、咳嗽、嘔吐,特別是疼痛——都是轉向健康的顯示。在這一切我們視之為敵的東西中,我們都可以找到感激的理由。」
求主幫助,如班德醫生所說,在一切視之為敵的東西中,讓我們都能向神感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