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 和平‧抗爭‧堅持

2019年9月     

◇雷競業、梁林天慧

整整三個月,本港每逢周末都有種種社會抗爭活動。自六月始,兩次過百萬人上街大遊行,打開戰幔。為爭取政府撤回「引渡逃犯條例修訂」及成立「獨立委員會」等訴求,幾乎每次遊行後,都有身穿黑衣的青少年拒絕散去,繼而與警方發生衝突,不論在商場還是民居,都出現警民衝突。
不合作運動逐次升級,從堵塞港鐵閘口、佔據海底隧道入口等,到八月五日全港呼籲大罷工,再到佔領國際機場,由靜坐演變成阻撓乘客登機,癱瘓機場運作,結果發生武力衝突收場。群情洶湧,警察過程中被指使用過份武力、選擇性執法、選擇性包容等,甚至配合黑勢力肆意傷害無辜市民。市民每晚呆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那些難過的畫面,每天清晨憂心行動又有升級;相信任何政治立場的香港人,都希望這種撕裂早日消弭。

<官方單向譴責‧社會撕裂更深>

為平息動亂,特首林鄭月娥曾召開多次記者會,可惜只是不斷重覆著:示威者是暴徒;警方的策略與她無關,但她相信警方用的武力是合理的;社會要首先回復平靜,政府才會處理各種訴求。記者多次追問,卻苦無回應,例如:既然逃犯條例修訂已死,為何不正式撤回?社會對警察有這麼多指控,包括警方與黑社會勾結,為何不可以設立一個法定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找出真相,甚至還警察一個清白?當記者追問時,特首或重覆官腔,或匆匆離開,讓人不得不認為,她根本沒有「溝通」,只是在單向地宣告事情。甚至從民調中看到,市民對林鄭特首已極度不滿,為何她仍可維持己見,以「一貫作風」留任特首?
另一方面,這次社會運動跟早年「佔中」情況有點不一樣。這次不論是策劃者還是參與者,均堅持沒有「大台」,因為沒有人能代表所有示威者。因此這次一波波行動都是民心所向,人民透過綜合社交平台集體協議下一步行動,這樣也免去政府與少數「代表者」共商的可能。這改變也要追溯到之前的佔中運動,政府把運動帶領人(如佔中三子、梁天琦等) 關到牢中,藉打擊帶領者來打壓運動參與者及支持者的民意,以致是次「反送中」帶來的一連串運動,沒有領頭人,只有參與者及支持者的意願。政府若果仍「堅持」反抗運動只是出於少數領頭人策劃和煽動,拒絕承認社會大眾廣泛對政府的不滿及訴求,將無法平息民怨。

<民生政策‧光明法治>

事實上,香港社會現時的不合作運動和罷工等行為,背後是很多引起社會動盪且叫人不齒的因素,例如涉及數以千億元的大白象工程,這些工程未經全面諮詢和公眾討論便拍板,另有嚴峻的貧富懸殊、官商鄉黑勾結、地產霸權,社會公共醫療、社會福利、房屋、教育等制度負荷已重,政府仍開放引入每日一百五十個單程證新移民,使市民生活質素加劇下降,加上政府採取一些挑釁的政治行為,如DQ(褫奪)民選議員的議席,或是拒絕正面回應五大訴求任何一項等,無疑火上加油,致使今天民怨沸騰。
有些知識分子曾指出林鄭政府施政的一些問題,例如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首先,政府推行政策時明顯欠缺周詳規劃,只是林鄭一人說了就算。例如:林鄭的房屋政策以置業為主導,一錘定音後,各種鼓勵置業計劃紛紛出籠,結果造成樓價飈升,輪候公屋人龍愈來愈長。97年以前的政府,一般先考慮各持份者及專業人士的意見,若是可能也先推出試行計劃,從中調整和理順後,才全面地推行,特首這種快刀斬亂麻對香港來說是種倒退嗎?
第二,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欠缺誠意與市民溝通。以逃犯條例修訂為例,負責官員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向市民詳細交代,並以為只要取得立法會通過,自己便可完成任務,根本沒有用心向市民解釋。其他類似的例子如全民退保、土地發展等,政府往往欠清晰交代便逆民意而行。
第三,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欠缺應變能力。例如颱風「山竹」過後交通和上班的有關安排;又如每到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逼爆」,政府的應對只是靠醫務人員「捱義氣」,待流感高峰期過去,就把問題忘記了。又如安老院舍宿位長期短缺,管理也不時傳出醜聞。其實政府早已知道人口老化必然增加服務需求,但其應對就是永遠「無能為力」。
最後,周教授指稱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欠缺親和力。民調顯示,特首和各司局長的民望都處於低位。林鄭自己沒有親民的溝通能力,卻又擱置了政府發言人的位置;要建立政府和市民中的信任,政府必需要努力建立一個謙卑親民的形象。
以警察濫權的爭議為例。過去兩個月,大量警隊成員在執行職務時,其制服沒有編號;不少便衣警員在執行職務時,拒絕出示委任證,三番四次違反警察通例。到目前為止,有約七百位市民被拘捕,其中四十多位甚至被控可判入獄十年的暴動罪,被指濫用武力的警員卻沒被撿控,而監警會在此關鍵時刻,竟然以主席不在港為理由對一切投訴置若罔聞,叫市民如何相信監警會有決心和能力徹查?當政務司長表示政府願意考慮設立獨立委員會,警察隊員佐級協會立刻表示反對,司長又立刻向警察致歉;反觀林鄭至今都未有向受傷的市民致歉。這種厚此薄彼的行為,如何叫人相信警察的政治中立?或相信政府有決心公平地處理濫權的問題?

<基督的榜樣︰愛、寬恕、非暴力>

當香港政府和背後的中國政府,以強大武力本錢展示於市民前,當本來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法治、廉潔、重視程序公義、尊重人權等的核心價值,似乎已岌岌可危。當香港整代年輕人,因當權者剛愎而難與群眾溝通,對香港未來絕望沮喪時,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抱甚麼態度?作為信徒我們深知人性有陰暗面,也能明瞭青年人對現存的制度失望。社會及開明管治模式在倒退,但主耶穌當年面對不公義的審判時,留下了愛、寬恕、非暴力的榜樣。只有堅持這樣做,香港和中國大陸才能走向光明、公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