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輕生的假象與真相

2019年9月     

◇銘基

假象:青少年自殺,只是想引人注意,或者以此作為達到某些目的的手法。
真相:藉自殺去引起注意或達至目的,這個動機就已經十分值得及需要認真關注;任何一個自殺的警號,都可以弄假成真,失掉寶貴的生命,千萬不要輕視。

假象:青少年很少會想到自殺。
真相: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網絡調查發現,受訪的中學駐校社工在2016/17學年處理接近3萬宗個案中,超過2300名中學生曾在該學年有自殺念頭或行為,故自殺對他們並非完全陌生。

假象:談論自殺的問題,會觸發年輕人萌生自殺念頭,誤以為自殺是解決問題的方案。
真相:冷靜地談論自殺問題,避免批判態度,有助感覺被孤立的人得到舒緩。作一個願意聆聽、表達關心的人,能降低自殺意念。家長如與子女討論自殺問題時,必須讓子女知道,他們對父母是何等重要,也要表達自己對子女的關懷和愛護。

假象:只有專家才會看到青少年的自殺傾向。
真相:事實並非如此,反過來說,多數家長因為與子女同住,接觸機會多,更能觀察子女的日常表現。家長只要多加留意,子女如有異常舉動,往往在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假象:自殺是突發事件,不能預測的。
真相:自殺念頭是經過一段時間醞釀的。十居其九的自殺者,在行動之前都會流露出輕生的種種跡象,稍加注意,就會觀察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