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有道: (職場解決) 「羊毛出自豬身上,狗付款。」

2019年8月    

◇司徒永富

無論是做人和做事,眼光都十分重要。如果大家有學過開車,師傅必定有教過:「開車的時候一定要望遠點,若只看眼前的距離,便很容易增加路上的危險。」事實上,此法則可應用到生活的各方面。
最近筆者被一篇報導的標題吸引著眼球:「麥當勞標售星光行地下街舖,市場估值約10億,現租客為屈臣氏」。內容大致是麥當勞有意放售舖位,其總公司在1989年以6600萬購入。經過三十年後的市值估計約10億,即表示升值了14倍。
提起麥當勞,不少人馬上想起薯條、漢堡包、奶昔,不過有幾多人知道,其實它是大地主與地產發展商?根據財務總監Harry J Sonneborn曾經提到:「我們在技術上,不算在食品行業裡,而是房地產。我們以15毫(美元)出售漢堡飽,原因是它能夠為我們特許經營商,帶來可觀的生意,這樣便能向我們支付不菲的租金。」他一言道破其經營模式,並非如我們想像般簡單。
目前麥當勞在金球超過36,000間分店,當中只有15%直接營運,其餘是來自特許經營商,而它們和行業慣例會繳交加盟費、購買材料費用及利潤分成。最有趣的是它們還會向麥當勞交租,因為該舖位正是其擁有的!根據麥當勞公佈數字,在36,000 多間分店裡,它擁有當中45%土地權,70%大廈業權,可見真正的收入是來自租金。
麥當勞在1953年起家,但後來發展出獨突又有系統的生產模式,繼而步向國際。由於管理層明白自身的優勢,就是制造人流,讓周遭的商店也繁榮起來,於是在開店前,先買起來附近的商店;當開業後,隨著商店租金升值,便賺一筆。麥當勞之所以成功,在於不安於現狀 (只當一間受歡迎的快餐店) ,它利用橫向思維,將自己發展成為一間地產發展商。就以香港為例,在2017年把內地及香港業務,連同未來20年之特許經營權,以161.4億元售予合組的財團,可謂「賣包不賣磚」,現在至少有15個舖位,已轉由旗下另一房地產公司持有,而雙方亦已訂立20年租約,估計總租金涉約19億元。
這種經營模式,可說是典型的「羊毛出自豬身上,狗付款。」至於誰是羊、狗、豬,就留給大家想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