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 李家豪:屠殺研究專家看到寬恕原諒

2023年12月    

阿珊

李家豪(Simon Li)是一位猶太大屠殺研究專家,亦是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的客席講師,每年都會去當地講授題目「華人在納粹德國的遭遇」。神(上帝)讓他在倖存者身上,看到一幅美麗的圖畫──「原諒」,從而想到神對人的寬恕和赦免。

選修非主流冷門學系

1994年,年僅12歲的Simon從香港移居加拿大安省的密西沙加市,入讀7年班。在念9年級時,他經常參加美城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在中學校內開設的團契,一年之後便受洗歸入基督,Simon深信是神在尋找他。

從小對人文學科很感興趣的Simon,為了幫助自己更多認識加拿大,於是在入讀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時,選修了一門非主流的學系──主修政治、副修歷史。他說:「當時修讀政治學系的,連我在內只有兩名華裔學生。我的想法是,加拿大很少華人熟悉本地政治,所以想在這方面作出點貢獻,日後或可當一名政治史學者。」

憶起在進入大學前所做的暑期工,Simon至今仍心存感恩。當時未滿20歲的他,有機會主持一個週末電台時事節目。他坦言,這份工作經驗對他日後的發展大有幫助。

出任社會科學系主任

Simon在研究院修讀碩士時選的是歷史學系。「我發覺原來歷史和文化,被人性、苦難和不公義等環繞着。2005年,遇到加拿大人頭稅平反的爭議,我一直觀察這件事的發展。當時我正在電台主持一個黃昏時事節目,我便根據加拿大歷史和人頭稅苦主的口述,透過大氣電波發聲,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與苦主接觸,見證人性歷史的不公義和苦難。」

在神的帶領下,Simon在2008年8月回到香港工作。他說:「其實,我一直都沒想過離開加拿大。不過,自從工作的電台在同年結束業務後,我便祈禱求神開路;當時恰巧香港一間高等教育學院創校,我應邀出任社會科學系主任。感恩經過第一次面試後,第二天就獲得錄用通知,後來更出任歷史系高級講師長達8年之久。期間,我需要帶領學生前去世界各地參觀一些歷史遺址,包括柬埔寨首都金邊,研究『紅色高棉大屠殺』事件等。」

受聘於猶太文化機構

2016年,Simon萌生轉換工作的想法,只是當時孩子年紀還小,不想有太大的變動。正在躊躇之際,學院轉型,主力純教育系的學科,身為通識總監的Simon決定另謀出路。

「不久,一間猶太大屠殺文化機構邀我面試。據悉該機構的職員全是猶太人,從未聘用過非猶太裔的同工,經過三輪面試後,我正式受聘。當時的我,其實對猶太歷史還不太熟悉,不過,我對歷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苦難、人性和歷史的不公義上面,所以對猶太大屠殺的來龍去脈,自然十分清楚。」

Simon現職的機構屬非宗教或政治性,但卻是亞洲區唯一一間談及猶太大屠殺外,也關注南京大屠殺、赤柬大屠殺和盧旺達大屠殺等事件,以及關懷人性的組織;而他們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對種族滅絕這課題有所認識。

成了半個以色列專家

「奇妙的是我還未簽約,主席竟告知我:『剛好有一個空缺,可以保送你去耶路撒冷全球最大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上課,學費和食宿費全包。』我可以前去以色列學習,實在是神的恩典。自從有了親身經歷和實地觀察的體驗後,我對這個神所揀選的民族,不但產生了一份濃烈的感情,且決意更努力地投身於猶太文化的研究。」

Simon感恩地說:「真沒想過神讓我有機會在以色列求學,及後更成為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的客席講師,每年都會去當地講授一個題目『華人在納粹德國的遭遇』。不經意地,便成為外人眼中的『半個以色列專家』。」Simon確信全是神的恩典。

此外,Simon不但對以色列復國事件很感興趣,而且有關復國的神蹟奇事,如1948年的「獨立戰爭」、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及70年代的「贖罪日戰爭」……都教他十分驚訝,從而對神的大作為有更深體會,這也催促他在過去的年日,經常在教會分享以色列復國的事件。」

原諒能力沒人能拿走

Simon任職的機構,是「香港猶太大屠殺及寬容中心(Hong Kong Holocaust and Tolerance Centre)」。「『寬容(Tolerance)』一詞,深深觸動了我。

由於工作關係,我有很多機會接觸到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他們個人對這段慘痛的戰後經歷,有着很不同的看法:有些表示任何與德國有關的人事物都不會扯上關係;有些則表示絕不能寬恕,因為全家都被屠殺,所以每天都被過去的傷痛纏繞;有些則覺得德國人有好有壞,在集中營中也曾遇到幫過自己的德國人。」

Simon特別提到一位90多歲的倖存者Eva Kor,當年她的父母被殺,她的孿生姊妹由於帶有孿生的基因特質,也被送去做人體醫學實驗。對她來說,深受如此傷害,理應是不可原諒的。可是,在戰後她竟去尋找當時的納粹醫生,結果倆人在1993年8月的某一天見面了!事實上,這位醫生當年在做另一類實驗,根本不知道發生在Eva姊妹身上的事。

最後,Eva給他發了一封「原諒信」,當她這樣做的時候,自己即時釋懷。她說:「原來我是有能力原諒人的,這能力不是別人給我的,也沒有人能夠拿走。同時,我不再自視為受害者,我要做一個開心自由人。」想到神對人的寬恕和赦免,Simon更是感動又感激。

分享走過不同的人生路

為此,Simon認為我們要從苦難中學習人性、寬恕與包容。他看到在今天香港的社會上出現很多自殺個案,對比那些戰亂的倖存者,不斷尋找生存下去的出路,所以很為輕生者感到可惜。他說:「眼見疫情過後,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交流每況愈下,所以我和三位好友──半世紀舊書店守護者蘇賡哲、前香港檔案館館長朱福強和廣播界資深主持麥之華,攜手主持一個解憂的播客節目(Podcast)《圍爐不取暖》,與來信者一起思前想後,透過分享我們所走過不同的人生路,盼望對時下的人有所啟發。」

2023年12月內容

12月份PDF版


專題

聖誕歡樂 人人可享  |  以色列:耶穌基督誕生之地  |  猶太人──多災多難又多福  |  在伯利恆過聖誕  |  以色列土地上的人們  |   基督再來 天方夜譚?

智慧路

解讀哈佛雕像  |  智慧與愚拙  |  攀登天堂的階梯  |  那國是有福的  |  不倒翁  |  得其門而入  |  巧奪天工的鋪排

生命線

奉獻:人生的終極方向  |  神聞你是臭味還是香味?  |  生命何價?

天倫樂

讓孩子兼職打工  |  做個好爸爸  |  婚姻裡的「不順眼」  |  與特殊孩子的溝通  |  才德的婦人

繽紛世界

平凡之中顯敬畏  |  聲之形  |  時光何須倒流七十年

生命的旋律

爸爸原來很愛我  |  李家豪:屠殺研究專家看到寬恕原諒  |  胡美儀以畫作 配合心理治療  |  周年政、區頻接下又大又難的任務  |  尋找人生的意義

教會生活

在教會找到家的感覺

珍饈百味

淮山蓮子百合黨參湯  |  當豉油雞遇見可樂雞

健康寶鑑

流感的預防和醫治  |  健康資訊

世界風情畫

新舊藝術匯東京:Teamlab的花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