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有道: (各行各業) 職職復職職- 非牟利機構、自願團體篇

2019年6月  

阿茂

筆者以前在慈善機構醫院辦事處,擔任單位主管。記得有一次,董事局主席(太平紳士)帶領多位職員入長洲,與當地鄉紳、區議員商議大型慈善計劃。會議後,主席宴請他們一起午膳。正當大家用餐完畢,準備離席之際,主席將巨型銀包遞給我去櫃枱結帳,那時我小心翼翼打開銀包,隨即看見有很多信用卡、高級會所會員證、馬主卡、車會VIP證、一大叠千元鈔票……我拿出幾萬元付款後,把銀包和正式收據交給他,主席一邊向我說聲「唔該」,一邊拿回銀包,接著繼續四處應酬。他由此到終,都沒有翻開單據查看銀碼,甚至無向我提問有關的帳目,就一手將它拋掉。其實他只要把正式收據交回辦事處,便能夠全數報銷,但是他將飯局視為自己的消費。
另外,筆者跟電視機旁邊的觀眾一樣,從慈善籌款節目中,見到善長人翁在鏡頭面前,捐贈幾百萬港幣,以及移交大型支票的儀式。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他們的行為,是偽善的表現,不過曾經是職員的我,當然清楚他們背後所作的事,皆是為了貧苦大眾,更何況我觀察過他們,如何好好的利用善款,讓受助人獲得最大益處。《聖經》告訴我們,一個人事奉的對象,只有上帝或者瑪門1(請參閱《馬太福音》六章24節、《路加福音》十六章13節),絕不能兩者兼得。的確,錢財是每天生活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考驗。耶和華透過瑪拉基,在以色列民回歸耶路撒冷時說:「你們奪取了當納的十分之一,與當獻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所以,我們要做個充滿智慧,又良善的財富好管家!
對此,我欣賞一位生命受盡苦難的弟兄,一句發人深醒的話:「誰不熟練損失、剝奪,誰就僅是響拔、鳴鑼。」到底您是個叫得很大聲的響拔、鳴鑼,抑或是一名真心沉默事主的屬靈人?那先看看個人的金錢觀啊!
附註1:瑪門(MAMMON) 一詞,源自於亞蘭文,其意思是財利、錢財、財富。
(今期再會,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