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退休”

生活資訊: (邁向大學途徑) 為2020-21 學年準備

2018年12月 鮑愛奇會計師 FAFSA,是申請聯邦及州政府助學金的渠道。若有子女將於2020-21學年進入大學,家長現在就要開始做好申請FAFSA的財務預備。 ◎合法降低收入 要爭取更多助學金,父母可合法降低收入(AGI)。 採用聯邦個人所得稅1040表者,可從7-21項入手: ‧減少收入 在提供稅表之年內,避免領大額花紅。假如父母必須動用資產付學費,儘量不要用退休、年金戶口內的錢,考慮以父母貸款來替代。 ‧減少投資收入 選擇升值回報高及可延稅項目,遠離多生利息、股息的項目。在提供稅表之年,儘量用有虧損的投資來沖抵收入。 ‧避免大額退稅 在大學就學期間,父母儘量避免收到大額退稅,最好做到打平。 父母離婚的,儘量在可能情況下合作,於學生大學期間降低這類收入。 ‧增加支出 父母若是自雇者(用C表報稅),或擁有自己的公司(合夥型、S型公司等),儘量降低年底的收入,或增加支出。如有虧損,可沖抵其他收入。有些投資項目的損失,亦可藉K-1表流到父母個人稅表內。 ‧出租樓宅損失 可以用來沖抵其他收入,降低父母的AGI。 ‧運用1040稅表 除了調整以上各類收入外,父母可以運用1040稅表23到35項降低AGI;自雇者,可運用自雇社安稅、退休戶口進款、醫療保費;其他情況,可向個人退休戶口進款。已有子女在大學的父母,可用學費、教育貸款利息等機會。 ◎資產安排 每年申請FAFSA前,根據自家情況合法做好資產安排,提高學生獲得助學金的機會。 有些選擇,雖然可帶來更多教育援助,但亦可能產生稅務問題,或引發投資不良的副作用,須做出平衡考慮,因此在實行資產安排時,最好先與會計師商討,選擇可以運用的項目,定出合宜的計劃,以免得不償失。

角聲情: 聰明捐款 免稅方法

2018年12月 Bernard會計師 聆聽粵語 錄音者:瑞萍 聆聽國語 錄音者:Ying Hu 政府為鼓勵民眾支持已獲國稅局審查批准、擁有免稅資格之慈善機構,特准捐贈給這類機構的金錢可以用來抵扣個人所得稅。 抵扣上限 過去,現金捐款抵扣上限是調整後總收入(AGI)的50%;2018年開始,上限提升到60%。 例如:李先生2017年AGI是$100,000,現金捐贈可用來抵稅的上限是$50,000。假設李先生2018年的收入不變,現在即可用$60,000捐款抵稅。現金捐款超過每年上限的,超過的數額可在未來五年內作抵稅用。 標準扣除 新稅法將2018年標準扣除(Standard Deduction)上限提升雙倍。 例如:陳先生夫婦過去每年都以結婚合報,2017年的標準扣除額是$12,000;2018年,他們的標準扣除額增至$24,000。這會導致更多過去報稅採用分項扣除方法的人,從2018年開始改用標準扣除方法。 合併捐贈 讀者若願繼續支持屬意的機構,又可以有更多抵除,可考慮將每年捐贈的數目合併在一年內捐贈,使該年扣除的總數增加超過$24,000,用分項扣除方法來抵稅。 例如:黃先生夫婦每年捐$10,000給機構,其他抵除的項目包括地稅$3,000,州稅$4,000,其他$2,000,共$19,000,他們本應採用標準抵除方法;假如他們將2019年要捐贈的$10,000,在2018年12月31日前做好,那麼他們2018年抵除的總數就會增加到$29,000,可以採用較有利分項抵除方法來省2018稅,結果是在2018和2019兩年,可以抵除一共$53,000,比兩年都採用標準抵除多出$5,000。他們可以每兩年重複做一次。 慈善投資戶口 國稅局允許報稅者改變抵除的方法,可按每年的情況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更進一步,可以採用捐贈者指示慈善投資戶口(Doner Advised Fund, ADF)。 如:陳君在2018年12月31日前,將$50,000放入他設立的ADF戶口(要符合60% AGI的限制),可以馬上在2018年將$50,000全數抵除,亦有更多時間來選出要支持的機構。陳君可按自己的經濟能力,每年繼續向ADF戶口進款並享受先扣後捐的便利。ADF戶口可以有投資收入,但一定要用在慈善捐款上。 捐贈資產 最好選已升值的資產,如股票、房產等,可收一石二鳥的功效。 例如:劉小姐兩年前買入100股ABC公司股票,每股$20;今日,該股票已升到每股$40。假如劉小姐先將股票賣出,付了利得稅後再將余款奉獻,機構只獲$3,600,劉小姐先要付$400利得稅。若劉小姐將升值的股票直接捐給機構,機構可收$4,000,劉小姐亦不需付任何利得稅。 IRA戶口…

達福園地: 主裡合一 服事社群 達城角聲17週年感恩

2018年11月 燕子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達城分會17週年感恩籌款餐會,10月14日晚舉行。儘管數日來連綿下雨、天氣漸冷,卻擋不住眾教會弟兄姊妹的熱情,當晚300多人出席,包括多個華人教會、福音機構的教牧同工、弟兄姊妹一同歡聚感恩。當中有新朋舊友,其中角聲分會原策劃同工吳小芳師母剛從馬來西亞來達城探訪,筆者正巧落座她身旁,驚喜而興奮,真是樂上加樂。 剛從角聲分會主任退休、又退而不休的達城角聲總監吳福強弟兄,致歡迎詞。會眾唱詩歌之後,王巧玲牧師帶領大家禱告;晚膳開始,也是溫馨團契交流時刻,邊享受美食邊交通,新朋舊友歡聚一堂。 接著有視頻分享經常性的角聲事工——《號角》月報;角聲書室;社區服務;家庭關懷;年度性的開展事工:9月與達城華人教牧聯禱會合辦達福地區培靈佈道會(三晚約2,400人出席);5月與教會及福音機構合辦第二屆家庭園遊日約600人參加;8月與4C為餐飲業者舉辦仲夏音樂會(120人到會);與懷恩浸信會合辦逾越節晚餐(130人參與);去年感恩節午餐聚會(220人到會);每週三「迦南家園團契」……事工介紹後,播放對吳福強弟兄伉儷在角聲服事的訪問、17個年頭的心路歷程——吳弟兄幼年時就跟隨著父親愛上帝、服事人,他深受父親的言傳身教,所以在角聲從開始至今滿有動力是一種生活常態——上帝祝福家庭的延續。 當晚是「合一」音樂事工帶領敬拜,弟兄姊妹雖年輕,但陽光活潑。與會者進入火熱敬拜中,一齊盡心盡意讚美上帝的奇妙恩典和無私大愛。 達城基督徒中國教會主任牧師凌頌恩主講信息——他在1991年認識「角聲」創辦人勞伯祥牧師,那時他在洛杉磯的國語浸信會,一位來教會追尋真道的朋友受傷時被送到一個宗教團體的醫療中心,之後就不見他再來教會,這一件事讓他看到社會上很多人的需要。十多年後,洛杉磯的角聲分會建立了醫療中心,幫助了許多社區朋友,並且帶領他們進入教會接受上帝的救恩。凌牧師引用《聖經》裡「五餅二魚」的神蹟,告訴大家為什麼角聲值得大家去支持——角聲在東西岸各大城市都有分會,五餅二魚雖少,卻如此震撼。杯水車薪交到上帝手中,就能作大事。凌牧師呼籲大家獻上自己的五餅二魚支持角聲,讓角聲在未來能幫助更多的人…… 鄭彼得弟兄分享他支持並參與各項福音事工,他呼籲大家一同參與角聲的事工……到會弟兄姊妹被激勵,紛紛獻上自己的五餅二魚,交在上帝的手中。我也被感動,願上帝大大使用我們卑微的點滴吧。 之後,獻詩、致謝、祝禱,都在主裡合一之中,大家願意一同服事社群,讓五餅二魚在上帝的手中行出奇蹟!

德州園地: 讓燈點亮

2018年11月 潘劉慰慈 中華盲福會「生命光藝術團」由團長林德昌牧師帶領團員一行六人,10月18-30日來休士頓德州巡迴佈道,筆者與陳明輝牧師協助安排12場「讓燈點亮——生命光藝術團讚美會」,筆者全程陪同。 團長林德昌牧師分享主題「讓燈點亮」;生下來就有白內障與青光眼的張毓女高音唱《感謝祢!主耶穌》《哈利路亞》;羅燕傳道作失明前後的感人見證(離婚後遭前夫潑灑硫酸);後天失明的孫強(吉他手)吹奏笛子《帕米爾的春天》…… 燈為什麼不亮? 林牧師分享說:「燈不亮是因為人不認識神(上帝)、不相信神、不接受神、不愛神,活在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今生的驕傲中。我們是眼盲心不盲、目中無人心中有神的一群人。」林牧師是台灣花蓮的阿美族原住民,12歲發燒急送醫治,但視神經被燒壞萎縮致盲。他痛苦,沒盼望,多次想自殺。高中畢業後做按摩工作三年,過著行屍走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燈如何才亮呢? 林牧師說:「為什麼一定要信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基督『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聖經‧希伯來書》一章3節)『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翰福音》1章4-5節)神沒有醫治我們的眼睛,但醫治我們心靈的眼睛。」林牧師21歲信耶穌,1984年參加台灣伊甸殘障基金會,1985成立「喜樂合唱團」,24歲讀神學,27歲做傳道,40歲按立為牧師。他在台灣工作多年,待遇不錯,年薪有六萬;未信主時,醉生夢死,吃喝嫖賭。10年前,他聽到一個聲音:「你豈可坐在伊甸視障發展處的處長位置到永遠?你豈沒有看見中國1,700萬盲人的需要嗎?」林牧師跪在十字架下禱告,再次悔改,把人生下半場交在主耶穌手中。他說:「我45歲提早退休,拿著145萬台幣退休金去中國。2012年,中華盲福會成立。盲人多以為自己在世上是多餘的,自卑、想自殺。求主使用中華盲福會,造福更多盲人的生命更新、有希望。」 燈在哪裡最亮? 林牧師說:「燈在最黑暗的地方最亮。燈要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燈台。」生命光藝術團曾去台灣、香港、澳門、星、馬、美國、澳大利亞,舉辦超過兩百場聚會,使萬人聽聞福音。 他們10月19日在德州南部康福教會首場「讓燈點亮」讚美會後,蒙四個家庭愛心接待留宿一晚,隔天吃完豐盛早餐後回休士頓。10月20日下午4時在明湖教會聚會,張友鴻牧師禱告很感人,他說:「我們在座的明眼人要悔改啊!教會要悔改啊!」許多人受聖靈感動流淚,因看見盲人弟兄姊妹雖看不見,仍到處去傳福音、做見證。 這些先天或後天失明的團員,眼盲心不盲,都因為他們認識了主耶穌,心靈眼睛被主打開,生命被主照亮。他們站在眾人面前,訴說主的榮耀,顯明福音的大能!他們平日都有自己的工作,此次到北美佈道,每處都令許多人心靈深受盪漾。感謝神,藉他們帶給許多人生命之光。 10月26日在北區中國教會參加讚美會的劉漢林夫婦深受感動,當晚未帶支票簿,故隔天中午特地趕至永生神基督教會交給筆者兩張支票,一張支持生命光藝術團,一張支持《號角》月報。筆者在此衷心感謝眾教會與眾位弟兄姊妹們的愛心奉獻。 (團長林德昌牧師:男低音兼鼓手。1985年受洗。於台灣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畢業獲聖經科碩士學位。曾獲台灣盲人自強歌唱比賽第三名、台灣第一屆殘障人士金鼎獎歌唱比賽第二名。)

休士頓: 需要長期護理保險嗎?

2018年11月 陳柯穎 人口進入老齡化是目前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大問題。美國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4,000多萬人,佔人口總數14%;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5,500萬人;到2030年將達到7,200萬人,佔人口總數19%。 不少老人需專人照顧 人到老年,養老就成了社會問題。要長期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對很多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隨著年齡增大,老年癡呆、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關節炎等,都會造成老人家行動不便,或者部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們協助他們生活,而手術、受傷、骨折、失明等疾病,也是不少老年人需要專人來照顧的原因。政府不可能將老人全部包養,而子女各有自己的家庭,也要賺錢養家糊口,照顧老人對不少家庭而言是一個遲早要面對的難題。如果家庭收入高,當然可以僱請家庭護理。然而對於很多中等收入的家庭而言,難以支付這方面的開支。美國家庭護理一小時的費用15至25美元,一天8個小時下來就要100至200美元;而24小時的看護一天的費用要在150至350美元之間,這是小戶人家難以承受的。養老院的醫護條件較好,但費用也很可觀,一年的費用需要十幾萬美元,即使是中產階級家庭也很難應對這樣的開支。長期護理的費用將成為個人、家庭、社會和政府的一個龐大負擔。 家庭長期護理主要是照顧住在家裡或住宅式護理中心的康復病人、傷殘人士、長期病患者、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等;服務範圍包括清潔家居、洗衣服、換床單、計劃菜單(包括特別營養和專病飲食)、購買食物、煮飯及餵食;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活動,協助他們洗澡、上洗手間,給他們穿衣、打扮;陪同看醫生;協助病人吃藥、打電話、購買日用品等。 長期護理的開銷 支付長期護理開銷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聯邦醫療補助(公共醫療補助)、自掏腰包或長期護理保險的理賠。 有人會問不是有聯邦醫療保險(公共醫療保險)嗎?事實上,醫保保險主要用在看醫生、住院、買藥等,而且都有Co-pay和Deductible(自付額)。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不包含長期護理的開銷,因為長期護理並不被視為一種疾病,而是身體器官和機能的退化,這種退化是不可逆轉的,也是沒法醫治的。長期護理也不是要替你治病,而是照料你的生活。 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白卡)旨在滿足幾乎沒有積蓄或積蓄已經花光的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護理需求。Medicaid確實支付長期護理的開銷,但Medicaid主要是給窮人和低收入人士的醫療保險,有非常嚴格的資產和收入審查,一般中產階級不可能申請到醫療補助。 自己掏腰包,是指用儲蓄、投資或退休養老的錢來支付,長期護理的花費要花多少錢很難估算,取決於你何時開始需要長期護理、需要什麼樣的護理——是必須住到私人療養院,還是只請鐘點工到家裡來;需要多長時間;未來長期護理費用的增長幅度等等,保守的算法你得準備幾十萬現金或可流動資產,對中產階級而言這是一項很沉重的負擔。退休以後你不工作,沒有新的收入來源,完全靠社會安全福利(退休金)、401K、IRA以及個人的儲蓄和投資來維持退休生活,再要準備幾十萬現金為長期護理的不時之需。坦率說,大部分中產階級辦不到,除非你已經累積了幾百萬的資產,否則必須考慮第三條路,也就是購買長期護理保險,需要時由保險公司來替你支付長期護理的花費。 近幾年來,政府提供了不少優惠政策,鼓勵民眾購買長期護理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既為個人提供了年老時所需護理的保障,又作為一種良好的投資手段而為被保險人及其家庭所接受。長期護理保險現已成為美國健康保險市場上最為重要的產品之一,且種類不斷翻新,充分滿足各階層的保障需要。 怎樣申請家庭護理計劃 (一)電話聯繫慈心家護專線:(713)271-8515,了解家護計劃的有關問題。 (二)直接到慈心家庭看護中心諮詢詳情,報名登記。地址:7001 Corporate Dr.#306A,Houston,TX 77036。 (三)符合條件者,慈心家庭看護中心將派護士或社工到您家裡,了解您的需求並幫助申請家庭護理服務。@ (本文作者為慈心家庭看護中心負責人)

美東動態

2018年11月 培靈佈道 聖詩音樂會 紐約華人教會(6 West 96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5)主辦,11月11日4:00pm,獻演嘉賓——古典音樂女高音于冠群、鋼琴家兼指揮Oliver Imig,「神聖的音樂」獻聲榮耀上帝。免費入場,會後茶聚。查詢電話:(212)864-4250。 基督閩恩教會30週年 將於感恩節當日(11月22日)10:30am在紐約和費城各會堂同時舉行感恩聚會,主題「盡心竭力,興旺福音」。各堂的地址及電話:紐約基督閩恩教會(133-135 Allen St., New York, NY 10002)—(212)254-3886;布碌崙基督閩恩教會(5212 6th Ave., Brooklyn, NY 11220)—(718)686-7344;皇后區基督閩恩教會(72-10 43rd Ave., Woodside, NY 11377)—(718)440-9075;法拉盛基督閩恩教會(143-11…

生活資訊: (國有國法) 物業贈予的風險

2018年11月 李兆樑律師 聆聽國語 錄音者:Wu Yan   眾所周知,在美國醫療是極其重要的一環。許多長者退休後收入遞減,但因有其他資產,包括自住物業,合計後不符合低收入醫療補助(Medicaid)的資產要求。有些人不惜鋌而走險,隱瞞資產,但這極其不智,有可能被罰巨款,嚴重者甚至可判坐牢。 雖然申請Medicaid允許擁有一棟自住物業,但當戶主離世時,Medicaid可以取其遺產(包括自住物業)作為補償,令遺產受益人可獲取的遺產減少,所以常聞很多長者,因要領取Medicaid,而將一生賺取的資產(包括自住物業)贈予子女。這樣做雖然可行,但亦非明智之舉:有長者把自住物業贈予子女之後,卻被子女或其配偶趕出家門,無家可歸! 曾有一位長者,把自住物業贈予孝順的兒子;其子已婚,但未有子女;後來兒子在交通意外中去世,因沒有訂立遺囑,所有遺產包括受贈的物業,全歸配偶所有;當前兒媳改嫁時,便將長者掃地出門。長者是得到了Medicaid,但卻失去了一生勞碌得來的自住物業,欲哭無淚! 再者,這樣的贈予也有機會失去很多原先享有的稅務優惠,包括自住物業享有的地稅STAR (New York State School Tax Relief Program)。STAR細分為基本STAR及Enhanced STAR(可稱為「長者STAR」),後者只有65歲或以上者才可享有。若子女已擁有自己的自住物業且小於65歲,在接受了年長父母的轉贈物業後,便會失去STAR的稅務優惠。 最後,如子女在年長父母過世時才領取父母的物業,那些物業的買入價便會升至父母離世時的市場價值(Fair Market Value),簡稱為Stepped Up Basis,便可以省下所有增值稅;但如年長父母在世時贈予物業與子女,便會失掉Stepped Up Basis。 由於篇幅限制,「國有國法」專欄將在下一期,專文介紹既可合法申領Medicaid,又不會被趕出家門或失去稅務優惠的兩全之法。

角聲情: 加入角聲做協工

2018年11月 Rebecca Wong 聆聽粵語 錄音者:Rebecca 聆聽國語 錄音者:Vincent   四年前,當我聽說角聲的福音廣場將開設在我家的旁邊那棟新建大樓時,我內心感到非常興奮。當時我有個感動,將這個負擔跟我老伴分享:我願意趁著還健康精神好的時候,經濟也許可,我可以早點退休去福音廣場幫忙做協工,不要等到正式退休後,才去加入協工隊事奉,因為恐怕到時心有餘而力不足。老伴考慮、同意以後,我又為健康保險問題禱告,求印證。而神垂聽了我的禱告,我很順利從公司獲得「早退休員工的健康保險福利」,公司將繼續給予我同一等級的健保計劃,照常支付費用,直到我可以正式拿到政府的退休健康保險Medicare。 於是我毅然辦理退休手續,用了半年時間,充分準備自己早退休的心境,告訴我的上司、同事、親友及教會的牧者、弟兄姊妹們,告訴他們我將早退職場,去角聲加入福音協工隊。當時我比喻自己的心境,就像《聖經》中那個孩童,身上只帶著五餅二魚,但他願意將他所有的都擺上,神自會安排、使用及祝福。 當時我被安排到前台服務,神也早已為我準備好Hannah師母來協助我,補足我的不足。跟師母同工,她不單增加我的信心,還給我實際上的訓練。前台每天除了接待新來訪客外,還需協助學習中心很多煩瑣事情,最大的挑戰是應對一些不太願意跟學習中心合作的學員,往往給前台的協工姊妹帶來諸多不可思議的麻煩。我學習一方面將他們每個都帶到主恩座前,為他們禱告;另一方面,用愛心說誠實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堅持執行前台的服務原則。經過一段時間,我看見神將他們一個一個都改變過來,今天有些還成為我們的朋友。 經過三年的前台事奉,神不斷祝福我們前台的協工隊,從中不單有從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不斷加入,去年還有帶職事奉的弟兄(如圖)加入,剛好填補晚間協工的空隙。在福音廣場的服事中,我看見我們可以時時顯揚基督的生命,讓世人看見上帝的美善。讓我們繼續甘心服事耶穌,盼望主也稱讚我們為祂做了許多美事。 我為福音廣場禱告:「親愛的天父,求祢繼續帶領福音廣場弟兄姊妹們每天的事奉,因為祢的緣故,成為別人的祝福。阿們。」

心靈小憩: 翻轉生命的秘訣

2018年11月 Sue Liu 聆聽粵語 錄音者:鄺穎怡 聆聽國語 錄音者:Liu Shu Fang   中秋節時,小組聚會中有個遊戲:談感恩。輪到我,講完了,兩個姊妹分別說,她們非常感恩神(上帝)把我帶到這個教會,我總是喜樂、正向,讓人看了很受鼓舞。聽了這話,我的眼淚不停地流,心中充滿了感恩。 其實,我以前不是這樣子的。1987年離婚的時候,離得很慘:沒有身分,沒有錢;不會說英文,又沒有工作經驗;一個人帶著八歲和五歲的孩子。不是日子過不下去,我不會提出離婚;但是婚離了,我卻不知該怎麼過日子了!雪上加霜的是,前夫為了不付給孩子法定的贍養費,從人間蒸發…… 掙扎求生存的許多年,心中充滿苦毒、憤恨、不平。我又不笨,又不懶,為什麼上天對我這麼不公平?去圖書館借了許許多多的書來看,希望自己能從低落的心境裡提昇上來。映在鏡子裡頭的那張怨婦臉,自己看了都煩。很多書都提到「感恩」,我開始有了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 及至進入教會,發現《聖經》中再三提起的,也是「感恩」!神創造萬物的美好,每一天與我們同在的守護,讓我心中有了平安,於是每天寫下10件感恩的事:感恩有水可以喝;感恩有電可以用;感恩有家人在身邊……有時寫到停不下來,可以一口氣寫上三、四十件感恩的事。 如果對某人有怨懟,就拿出紙筆來,寫下對他的感恩。寫著寫著,心就會平靜下來,不再生氣。感恩,成了我生活與思考的習慣,禱告的時候必先感恩。有時候,感恩事項太多,為自己祈求的事項反而變得不重要了。由著感恩,生命整個翻轉過來。 感恩,產生喜樂的心。一個心懷喜樂的人,對順利與挫折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後來,我早早退休,因為有房租收入;兒子、女兒都從常春藤畢業,也有了非常好的工作;我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孫子……現在,可以輕鬆地過著和家人旅行、和朋友吃飯、自己看書做義工的生活。 翻轉生命,只需要帶著感恩的心。當我們緊緊抓住神的應許,所有的負擔都會變得輕省;當我們以信心仰望神,生命的一切都會變得美好。

天倫樂: (銀髮歲月) 良朋益友

2018年11月 林麒傑 聆聽粵語 錄音者:薜秀鴻 聆聽國語 錄音者:He Run   霍少豪四年前退休時沒多少朋友,而同事尚未退休,總是沒空傾談。他有點失落,寂寞難捱。後來參加了健身房和老人活動中心,友善態度主動與人交談,樂於助人,結交了一班新朋友,年齡喜好相近,閒談投契。 妻子潔蓮屢勸少豪開懷、不要執著過往是銀行家的身分;退休了,人家不管你過去是什麼高官政要,都一視同仁。她自己是地產經紀,交談時慣用推銷語氣,容易得罪人;現在改變了,多體諒人家,細心聆聽,又常開車接送別人購物、看醫生、辦事情,以真誠的心取得信任和友誼。 羅太甫出校門後一直教書,十年後晉升為校長,有領袖才能,很得人擁戴。現在老了仍有那股動力,如組織興趣班、唱歌班、旅行團、大食會等。她時常感恩上帝的賞賜,可以出點微力去讓別人快樂。相應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她的朋友真是滿天下。 徐太內向又很低調,兒女們擔心她孤單寂寞無聊沒朋友。其實她身邊有幾位深交「閨蜜」,因她沉實不多事,看事情細緻透徹。這些優點可以勸導遇有糾紛的朋友,特別是排解婆媳糾紛及人際磨擦。朋友貴精不貴多,率直誠懇的友情人人喜歡。 早期留學的曼姨說得一口流利英語,退休後不免有點優越感,漸漸被旁人說她清高傲視。後來她有所醒悟,一改作風,主動幫忙翻譯書信文件、傳話、教英語會話,從不貪報酬答謝,贏得一班好朋友。舉手之勞,卻得來人家報以教她園林、針線、烹飪、手工等,真是相得益彰。她時常提醒自己:小小貢獻就好比一點點燭光,可以照亮,可以成為暖流,叫人得益。 王姑娘的餐館結業後,迷信者說她運氣差,令至親離友叛怕受累。她無人可傾訴,內心沮喪抬不起頭來。她去教會聽道,偶然聽到牧師引用《聖經‧約翰福音》十五章15節,耶穌說:「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她眼前一亮:上帝竟然紓尊降卑,與世人交朋友!她知道自己是蒙福的人,從此振作改觀。 老黃經常與一班「咖啡友」相聚,這是一群退休之藍領階層,老黃是電器維修出身,其他有木工、水喉工、機械工、泥水裝修工等。退休幾年,相聚講飲講食、旅遊、釣魚、打獵、娛樂等,都有些厭倦了;最近參加一些教會活動,被新價值觀開了心竅,令他們情同手足、肝膽相照,還有仗義精神。大家心照:原來不是友誼萬歲,而是接觸到愛的源頭——因上帝的愛而改變! 馬生交遊廣闊,閱歷深遠。退休後祈求找到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果然在團契中結交到很坦誠的弟兄,最難得是彼此看出對方弱點而肯忠誠代禱互勉。兩人的交往其實是「三人行」,中間多了主耶穌的參與,幫助排解煩惱。他們的妻子也很欣賞這對難兄難弟。 鍾先生很注重鄉情,常義不容辭去守望相助。他信主十年來,發覺教會內的弟兄姊妹有一種奇特的感情,是幾十年人生中未見過的。他們那種無私的關愛,能把對方的遭遇感同身受,視彼此如自己身上的肢體一般,迫切祈禱、關心、慰問;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又會求上帝鑑察、憐憫,求上帝撫平傷口,宛如一個大家庭。正如《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7節的教導:「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