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
文/林美絢
信仰對精神病患的復健重要性如何?在調查中,大部分醫生、護士、心理師都說「有些重要。」大部分病人的答案是「非常非常重要。」去年有一位NAMI(註)病人互助班的學員說:「生病雖是大災難,但是生病讓我遇見神(上帝)。能發現神的寶貴,雖吃了苦也是值得。」專業人員與病者的看法,為何有這麼大差別?
精神病有如腦子裡的電路亂了,思考、情緒受到扭曲,吃藥可以暫時穩住氾瀾成災的訊息;不過,若舊的思考模式、對自己的看法、對外來事物的解讀都沒更新,依然是走不出死胡同。因此許多病者接受過醫學治療,但生活、工作、職場人際關係上,還遠遠回不到正常,也就是復健未成功,也談不上復原。
在過去,心理復健工作由治療師、心理師負責。可是心理治療理論眾說紛云,有些學派的創始者不僅信奉無神論,而且嘲笑信仰;即有崇拜科學的,但很難證實什麼療法有效,直到最近才有標準來裁定什麼樣的治療拿得出證據,證明協談不是空談。大部分治療師都標榜他做的是能夠提出證明的「Evident Based Therapy」(簡稱EBT),但這位治療師到底受了多少EBT訓練,則要內行才能分辨。
也許是文化差異,一般華人不會選擇也不善使用治療師,復健常不見果效。
筆者患病期間,求助過臨床心理學家、婚姻家庭治療師及教會的輔導。結果,教會輔導最有用,每次都點到我最糾結的地方。在神的光照下我看到自己的真面目,也藉著神的光識破來自惡者的負面思想,靠著神的力量去跳出最混亂最自我毀滅的「泥沼」。輔導給我的愛,超過任何專業人員;神也差派我想都想不到的人來幫助我。
其實自古以來最有實證的治療,是「靠神的話」,得到對自己的新看法、對訊息的新反應──因為感受到神的愛,對將來重抱希望;因爭戰得勝,產生「雖我有病常常會跌倒,知道如何爬出來」的信心與老練。因此說:「心意更新」是精神病人復原的必要過程,只去探究為什麼得病,還是不足以協助病人走出來;融入社會過正常的生活,活得好,才真算是復原成功!
註:NAMI(National Allianceon Mental Illness),由精神疾患的家屬組成的美國精神疾患聯盟。
其他休士頓園地文章
聯邦醫療照顧計劃 (心靈加油站) 復健與復原之二心意更新 綠島短宣記 |
2015年10月內容
專題 • 綜合時事評論 • 天倫樂 • 健康天地 • 繽紛世界 • 智慧路 • 生命的旋律 • 紐約角聲消息 • 愛心匯點 • 美東教會消息 • 紐約之窗 • 弗州快訊 • 美味人生 • 生活資訊 • 中大西洋姿彩 • 德州園地 • 德州教會消息 • 休士頓園地 • 休士頓角聲癌症協會 • 達福園地 • 芝城園地 • 培德中心活動消息 • 芝城教會消息 • 筆墨風城 • 南美秘魯園地 • 紐英倫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