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專題: 今宵酒醒


中國文人寫詩作畫,常以酒為題,或解千愁,或紓豪情。像眾多物質一樣,酒是中性之物,唯視取用之人的心態。今期我們來將歐洲品酒文化還原,淺探究竟是人飲酒,或酒飲人?

專題: (社論) 淺斟慢酌與豪喝狂飲
專題: 喝酒的好處和壞處
專題: 飲酒雜談
專題: 歐洲的酒與飲食文化
專題: 手握大地美味心領上天恩賜
專題: 生命之水
專題: 德國葡萄酒小知識
專題: 美景虛設棄酒成真


專題: (社論) 淺斟慢酌與豪喝狂飲

文/周簡艷珍

酒的文化源遠流長,無論古今中外,酒都與人類亦步亦趨。酒和很多烹調技術一 樣,都是文明的產物,如適量飲用,則有益身心;過度沉醉成癮,則害己害人。其他 飲食也是一樣,任何食物或飲料,如暴飲暴食,都會增肥及損害健康。中國人講求中 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應取之平衡,不宜偏愛或過度。
本期《號角》以「飲酒文化」為專題,並非鼓勵人飲酒,而是提醒大家,對酒要有 正確的觀念,要適量飲用、優雅品嚐,真正享受飲酒的樂趣。大部分中國人飲酒,都 有一種不良的習慣,就是「無醉不歡」、「不醉無歸」,認為這樣才夠豪邁。因此飲 起酒來,猜拳鬥酒、豪喝狂飲,弄至醉醺醺後醜態百出、丟人現眼。更甚者,還會酒 後狂性大發,朋友間互相謾罵、大打出手,上演酒後行兇的鬧劇,或是酒後駕車失事 的悲劇。
除此之外,自古道:「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世上多少無知婦人,酒後失 身,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怪不得《聖經》並不禁酒,卻明文規定「不可荒宴醉 酒」、「不給酒作奴僕」,實在是警世良言。近年來,中國政府已取締宴會狂飲的習 俗,公務午餐不設酒招待,晚餐也不鼓勵人飲酒過量,真是文明的善政。所羅門王在 《傳道書》十章17節說:「邦國啊,你的王若是貴冑之子,你的群臣按時吃喝,為要 補力,不為酒醉,你就有福了!」由此可見,飲食態度與國家的興衰很有關係。若國 家的官員及領袖,把心思放在政務上,而不是個人的享樂上,國家自然會興盛。
這期的《號角》,我們從歷史、科學、醫學、飲食的角度,展示了西方的酒文化, 把大部分歐洲人品酒的方式、淺斟慢酌的優雅態度,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脫離豪喝 狂飲的習慣,不要讓酒奪去您的健康。另一方面來說,過去清教徒提倡「不喝酒」, 有些人甚至視酒為「撒旦的差役」,也可能是矯枉過正,醫學證明,適量飲酒、有益 健康;但喝與不喝,是個人及團體的自由取向,只要不是「荒宴醉酒」,大家就應彼 此尊重。
對於已被酒精控制,失去了「不飲酒的自由」之人,我們都明白,「戒酒如戒烟、 難似登上天」。但我們告訴您一個良方,就是信靠主耶穌基督,求祂幫助您脫離酒癮 的綑綁。因為,「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八 章36節)

Back to Top


專題: 喝酒的好處和壞處

文/歐耀強

俗語說「無酒不成席」,又說「酒是穿腸毒藥」。究竟喝酒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在英國、法國、德國,以及中國,都是愛喝酒的國家。西方人愛喝啤酒或葡萄酒,中國人則愛喝白酒。酒精度數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如啤酒約4-9%,葡萄酒11-16%,白酒33-68%。

◎喝酒的壞處

過量飲酒,帶來很多的害處。酗酒或醉酒對人體有害,容易引起酒精中毒。酒精對肝臟的損傷特別嚴重,主要由於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所致。乙醇和乙醛的大量聚集,會降低肝細胞內各酶的生物活性,影響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正常代謝,損害肝細胞,使脂肪沈積、導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長期飲酒,使體內多種營養素缺乏,因為酒是純熱能食物之一,不含營養素,過量飲酒使食欲下降,減少攝入其它重要營養素;並會損傷腸黏膜,影響腸對營養素的吸收。
另外,過量飲酒者比較容易生癌,特別在肝臟、口腔、咽喉部、甲狀腺、皮膚、乳部等。大腦攝入較多酒精,對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所損傷。飲酒太多,會造成口齒不清,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也會產生胃炎,損害心臟的正常功能,增加高血壓、中風的危險。除此之外,醉酒或酗酒,還可引發暴力事故,影響個人健康及社會治安。《聖經》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以弗所書》五章18節)就是這個道理。

◎喝酒的好處

喝酒有些好處。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喝少量的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暖和,調節胃腸功能,和有利尿作用。《聖經》裡記載保羅提醒提摩太說:「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提摩太前書》五章23節)另外,在情緒方面,喝酒在某程度上可令人暫時減壓、忘掉愁煩疲乏,或是增強膽量。如果適量地喝酒,加上一些好菜,令人心情舒暢;在社會交際上,喝酒成為歡樂慶祝的象徵。
當怎樣喝酒?增加一點醫學常識有所幫助,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若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魚肉類、豆類、蛋類等可作為佐菜,只喝酒不吃菜有損肝臟。另外,酒後容易口渴,可吃些水果,因為酒精能將人體內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鹽分的損失,可喝一杯淡鹽水,最好是配上涼菜以及吃些水果,有中和酸性作用,減少對肝臟的損害。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可減輕肝臟負擔。

◎適可而止

總的來說,喝酒對人體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飲用低度酒是有些益處,但長期多量飲酒,並喝高度酒對身體有害。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階段,對酒精的危害更為敏感,而酒精的乙醇對孕婦有害,影響胎兒健全發育。人們一旦喝酒不能節制,造成醉酒或酗酒,就會失控,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並且破壞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和諧。

Back to Top


專題: 飲酒雜談

文/葉翹碧

不喜歡喝酒的人,會感到酒太苦,太難喝了;喜歡喝酒的人,認為酒實在是太美妙的飲料。有人喜歡喝酒,也有人討厭喝酒,到底酒好不好喝呢?如果爭論起來,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俗,也形成了不同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飲酒文化。法國的香檳和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法國人喝紅酒,讓人感到優雅,是因為他們細品慢飲的習慣,極盡展現在飲食文化中。
法國人會根據料理搭,配餐前酒、佐餐酒和餐後酒,不會過量地飲酒。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喝紅酒的時候,會先晃動杯子,然後聞一下酒香,在享受酒香之餘,也是在評估酒的品質。
品嘗葡萄酒時,不要把它當水,喝一大口就喝到胃裡去,在食道裡,再好的味道也嘗不出了。先喝一小口,使酒均勻地分布在舌頭,然後慢慢滑到喉頭,再感受其中的甜、酸、苦度,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
在慶祝喜慶的日子,餐桌上總會有酒來助興。就是平時沒有喝酒習慣的人,或不是很喜歡酒的人,只要不討厭酒,都會順意喝上一兩口,發覺酒可以點燃氣氛。人稍為喝多了一點,就會變得很興奮,因為酒精超過一定的濃度,便會抑制中樞神經,阻斷神經元的傳導,使人失去自制能力。
被詩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稱為「酒中仙」的李白,相信他對酒有特別深的體會。他的詩有很多與酒有關,有著名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多豪邁的借酒消愁的詩句!相信有不少人,的的確是借酒消愁,但酒真的可以消人愁嗎?抑或酒入愁腸,愁更愁呢?
我們常把喝酒喝到微醺的狀態,也就是輕度的醉酒,這時候大腦失去自控能力,微醉了的感覺,讓人感到飄飄悠悠,使人步態輕盈欲飛,思想處於一種虛無忘我的境界中。這時候,人的大腦什麼也不願去思想,也不去會思想。酒精的麻痺,是可以令人暫時是忘卻了煩惱,可是酒醒之後,煩惱依然存在。李白深感人生路途崎嶇,懷才不遇,借酒排遣情懷,他對酒有深度的領會,留下了千古名句,「舉杯消愁愁更愁」。可見,酒並非是解愁良方。《聖經》從沒有禁止人喝酒,但是警戒不要醉酒,喝酒宜適量,也不宜每天喝,以免上癮。

Back to Top


專題: 歐洲的酒與飲食文化

文/星晨

1前不久,因著父母來法探訪,常常吃到他們親手烹煮的飯菜,美味可口,香味四溢,於是禁不住,每餐都拿出酒來,一邊品嘗,一邊津津樂評烹飪之道,可謂其樂無窮。
眾所周知,歐洲的酒文化淵遠流長,歐洲人對酒,非常講究,就如中國人對美食講究一樣。

◎歐洲與華人的飲酒之別

歐洲酒的種類繁多,如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金酒、果酒等,各有各的喝法,而喝這些酒時,對酒杯的選擇也有規定。中國酒的種類,似乎沒有歐洲多,對於酒具的選擇,也較隨便,多半用普通的玻璃杯。雖然中國古代,也有製作精美的酒具,但現在這種酒具,大都絕跡了。歐洲人喝酒主要在於品酒,而中國人的酒文化,經過歲月的幻化演變,已變成一種交際文化――喝酒不在於品酒,或享受喝酒過程中的樂趣,而是一種交際的媒介,成為合作辦事的前奏。
歐洲和中國兩種不同的酒文化,反映出不同的社會制度。目前,中國部分地區的酒文化,已有所改善,或許有一天,在中國飲酒,也可以成為一種單純的品嘗和鑑賞。我不是很懂酒,但喜愛香醇佳釀,細細品味。在此簡單介紹幾種餐後酒:

◎餐後酒的起源和用途

餐後酒是一種在就餐後飲用、可以促進消化的酒精飲料。餐後酒的酒精度,一般比較高,通常為35-50度。為什麼要餐後飲酒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餐後酒可以促進消化;二、是如果在餐前空腹飲用高酒精度的酒,就很容易醉。需要注意的是,餐後酒不適合多喝,多喝不僅對消化無益,反而不利於消化。如果是在喝完咖啡後再喝的酒,這種酒就叫做“pousse-cafe”。飲用餐後酒,一般是歐洲人的習慣,不過在過去的幾年裡,已逐漸被推廣到其他國家所開的歐式餐館,如美國、加拿大等,現在已廣被接受。
餐後酒在歐洲,流行已久,最初它是以一種助消化的飲料出現,跟一般的葡萄酒不同,裡面添加了可以保護腸胃的藥草,因而帶有一點苦味。有些餐後酒是甜的,不過,由於餐後酒是需在餐後飲用,若酒中帶有過多的糖分,很容易造成人體攝入糖分過高,導致肥胖。
餐後酒最好不要跟所吃的食物造成衝突,比如在吃完甜膩的布丁之後,再喝一杯甜葡萄酒,若在這種情況下,喝一杯微帶苦味和藥草味、含糖量低的餐後酒,就更美妙了。當然,用哪一種酒作為餐後酒,是因人而異,完全由個人喜好來決定。
餐後酒與餐前酒不同,餐前酒一般是不甜的,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人的食欲,餐後酒則沒有這樣的顧慮。哪些酒精飲料,適合充當餐後酒呢?酒液清澈透明的,最適合用作餐前酒,而酒液顏色深濃的,適合用作餐後酒,比如黑朗姆酒、蘇格蘭威士忌和白蘭地。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酒,也很適合充當餐後酒的角色,要看個人的喜好。

◎歐洲各地的餐後酒

在法國,進餐結束後,會呈上各種各樣的利口酒(Liqueur),以及「生命之水」。「生命之水」是一種清澈無色的酒精飲料,跟白蘭地很相似,用水果進行發酵和雙重蒸餾釀造而成。它只帶有輕微的水果風味,酒精含量高達60%,這種酒既可以通過家庭自釀得到,也可以從市場上買到。除此之外,法國人還會喝雅文邑(Armagnac)白蘭地、幹邑(Cognac)白蘭地和卡爾瓦多斯(Calvados)白蘭地等,這些都是舉世聞名的含酒精飲品。
英國人和法國以外的歐洲人,還喜歡在餐後喝雪利酒、馬德拉葡萄酒(Madeira)和波特酒。不過,也有人覺得這三種加強型甜酒,只能算是甜點酒,而不是餐後酒。
在意大利,比較常見的餐後酒,是阿瑪羅(Amaro)苦味酒。這種酒的酒精含量,從16%到35%不等,喝起來既甜又苦,通常是純飲,不加冰塊。意大利另一種標誌性的餐後酒,是格拉帕(Grappa)白蘭地,其酒液晶亮透明,是用釀造葡萄酒時,所殘留下來的葡萄渣來釀制的,所以又叫「果渣酒」。檸檬切羅酒(Limoncello),也是意大利人喜歡的一款餐後酒,它帶有檸檬皮的味道。
不喜歡在餐後飲用幹邑白蘭地或者威士忌的人,還有很多酒可供選擇。在選擇餐後酒時,最重要是個人的喜好,可隨意選擇甜或不甜的餐後酒。這裡介紹幾款最適合用作餐後酒的飲料:・甜酒:阿瑪萊托酒(Amaretto),是一種意大利苦杏酒;弗朗格裡哥酒(Frangelico),這是一種榛子利口酒,帶有藥草的香氣。此外,還有愛爾蘭百利甜酒(Bailey’s)和墨西哥甘露咖啡利口酒(Kahlua)可供選擇。
・甜藥草酒:本篤會甜酒(Benedictine)和查特酒(Chartreuse),這兩種酒都是甜的,帶有藥草的風味。其中,查特酒的香氣更刺激一些,口感也更辛辣。
・甜而不膩的酒:雪利酒、波特酒和馬德拉葡萄酒。
・口感強勁且風味多樣的酒:生命之水、陳釀龍舌蘭酒、黑朗姆、加香朗姆酒。
・雞尾酒:古風雞尾酒(The Old Fashioned),這種雞尾酒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調杯中加入一茶匙白砂糖,接著加入一茶匙水,和幾滴安格斯特拉(Angostura)苦味酒,攪拌一下,然後加入2盎司波本威士忌和冰塊,最後,用一片橙皮和一顆櫻桃做裝飾即可。

◎切勿受飲酒挾制

近來,西歐越來越流行用白蘭地來調製雞尾酒。不久前,在世界市場上,白蘭地的銷售量不斷下降,人們開始青睞低酒精含量的飲料,主要是葡萄酒和啤酒,這也是葡萄酒銷量長久不衰的原因。有了這些飲酒的知識,還要加上節制,不要醉酒,才能讓飲酒真正成為一種享受。凡事都可行,但沒有一件事,當受它挾制。

Back to Top


專題: 手握大地美味心領上天恩賜

文/熊燕

今年春天,我們全家有機會去波爾多,參觀了一個酒莊。雖然在法國居住了20多年,以前也有過類似的參觀,但這回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法國紅酒。

◎愜意的酒莊之旅

這個酒莊叫克萊蒙教皇酒莊,還真不是徒有虛名:酒莊主人出生於愛好種植葡萄的世家,是十幾個孩子中唯一的酒莊繼承者。他對酒莊葡萄的種植,做出了很多開拓性的創舉,比如:葡萄樹種植的間距和行距,而克萊蒙自己從這裡走出,成為歷史上來自波爾多酒莊的教皇。我在春天還沒有長出葡萄的酒莊園中,有一種走進歷史的時光隧道的感覺。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那時希臘人來到了現在的法國馬賽地區,並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三世紀,波爾多(Bordeaux)和勃艮第(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製葡萄酒。在法國,種植葡萄的地方有很多――波爾多、勃艮第、阿爾薩斯、普羅旺斯等等,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點。
波爾多地區的葡萄酒,口感比較強烈,那兒的紅葡萄酒最有名。19世紀時,法國的葡萄種植面積,創歷史新高。1855年,巴黎萬國博覽會對法國葡萄酒進行了著名的酒莊分級,法國的美酒開始走向世界。

◎葡萄酒與品酒文化

法國悠久的葡萄酒種植歷史,也催生了法國的酒文化,在法國的飲食藝術中佔重要角色。法國人的酒文化知識比較普及,他們品紅酒是很講究的:酒上來以後,要先看色澤,通過酒的顏色,可以了解紅酒的種類。通常顏色淺一點的,是年份近的,顏色較深的,是年份較遠的老酒。這次去克萊蒙教皇酒莊參觀,學習到一個重要的品酒知識,就是紅酒在釀造過程中,至少需12個月到18個月的成長期。你如果在市場上看到有上一年的紅酒,一般來說,這不是好酒,因為這是沒有成熟的,就像一個早產的嬰兒,是先天不足的。
看完了紅酒的顏色,接下來要聞酒的氣味,感受葡萄酒的芬芳。你可以聞到橡木味、蘋果味和香蕉味等等,不同的芳香,讓我們知道杯中的紅酒是什麼原料釀造的。為了讓酒味從杯子裡很好地散發出來,你可以輕輕搖晃手中的杯子,傾斜一下酒杯,讓紅酒沁入你的舌頭,現在它的芬芳,可以充分地釋放出來了。

◎葡萄酒和修道院

公元6世紀開始,隨著教會的興起,和教會領聖餐的需要,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園,而有葡萄園的地方,一定能找到修道院或修道院的遺址。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英法百年戰爭爆發,在兵荒馬亂中,修道院將所有的葡萄園分給修道士們。他們在戰爭的夾縫中安頓下來,但仍不忘教會精神,又建起了許多修道院和葡萄園,從此全國各地成千上萬座修道院,變成了葡萄酒莊。
在克來蒙教皇酒莊的品酒廳裡,當我握著手中的酒杯,欣賞著美麗的酒紅色,品嚐2009年的法國葡萄酒,窗外春天的微風,彷彿帶著天國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心裡知道,萬物都是上帝所賜與人去享受的,我並沒有視酒為我快樂的因由,更沒有將法國的釀酒文化為我心中的偶像。在我心存感恩地接受上帝的賜予時,感覺有一種與上帝執手相握的親暱。

Back to Top


專題: 生命之水

文/陳詠儀

1酒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一部份。它參與了我們的歡樂和憂傷,也參與了我們的祭祀和慶賀,它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也是民間活力的表現方式。

◎抗黑死病,稱生命之水

有一種酒,名叫「EaudeVie(生命之水)」,那就是法國的白蘭地。這種以蒸餾器蒸餾出來的酒,為何會得此名字?全是因為於西元14世紀後期,引發大恐慌,令人足以致死的傳染病――黑死病之故。此經由中亞傳至歐洲的黑死病,讓歐洲人深感恐懼,因而尋求「生命之水」。所謂的黑死病,其實是雲南一帶的地域性傳染病,是透過寄生於老鼠身上的跳蚤,所散布的傳染病,它隨著蒙古帝國版圖的擴展,逐漸傳至歐洲。自西元1347年的70年期間,是黑死病的大流行時期,歐洲總人口近三分之一、也就是2,500萬人至3,000萬人,為之喪命。為此,人們紛紛流傳毫無根據的療法,認為喝了「不死靈酒」的「生命之水」,於是「生命之水」大為流行。
蒸餾酒的酒精成分高,碰到火即會燃燒,因而被認為酒中帶有「火之精靈」,可以賦予身體活力與精力,也因此,蒸餾酒被稱為「Spirits(靈魂)」。

◎迦拿婚宴,飲上等美酒

「生命之水」的名稱,使我聯想到「活水」,還有一種不用釀製,便為上等的好酒,而此酒,現在只有天上有,它的故事,記載在《聖經》:
大約公元30年左右,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和祂的母親、門徒,都在那裡。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母親(原文是婦人),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嚐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佣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倒把好酒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

◎活水泉源,直流到永生

這裡所說的美酒,現在只有天上有。我很感動,耶穌曾到人間走一回,把水變成上好的酒,帶給當時的人奇妙的祝福,使這個婚宴,變成更喜樂、更完美。我很想嚐嚐此酒,是何等美味,我更願意得到神所賜的恩福。願你也能同蒙大福,相信這一位能使水變成上好的美酒,是一位愛人類,願意成人之美的獨一真神――耶穌基督!也願你成為筵席上的貴賓,同蒙恩福!更願耶穌能成為你、我心中的「活水」,源源不決地在心中湧流,得平安喜樂!

Back to Top


專題: 德國葡萄酒小知識

文/鄧滿

馬丁路德曾說:「啤酒是凡人釀造的,而釀造葡萄酒的,則是上帝。」談到葡萄酒,也許很多人會先想到「葡萄酒王國」──法國,想到波爾多。其實,德國也是世界上九個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之一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有關德國葡萄酒的小知識:

◎歷史

德國的葡萄酒生產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期。受古羅馬人影響,中世紀時代起,不少德國教堂開始建造葡萄園,釀製葡萄酒。洛池修道院(Lorsch)在公元850年就擁有將近900個葡萄園。「三十年戰爭」之前(1618年至1648年),德國葡萄種植面積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1751年,在海德堡建造了一個巨型酒桶(The Heidelberg Tun/Gro ße Fass),它由130多棵橡樹製成,容量達220,000升,在歷史上只使用過30年,裝過3次酒,然後就成了展覽品。
1775年,晚摘葡萄酒出現。1887年,誕生了世界上最大的雷司令葡萄產區。1830年,當時的酒農因為質量不好,沒有及時採摘葡萄,直到冬天才收成,原本打算作為牲口飼料用,結果卻因此產出了舉世聞名的「冰酒」。
1949年,德國葡萄酒學會(Deutsches Weininstitut)在美因茨(Mainz)成立,它的工作範圍包括: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信息,對國外市場進行營銷策劃。
1971年,「葡萄酒法」頒發,成為德國葡萄種植釀造的基本法,它關於葡萄酒產區、地理位置和大區位置的表述等主要部分,到今天仍然有效。從此,產品等級有了明確定義。

◎產區/種類

德國葡萄酒大致有13個產區,但由於氣候和水土等原因,產區大致都是在西南部,尤其是萊茵蘭―普法爾茨地區,全國60%葡萄酒產自這裡。兩個主要產區:「摩澤爾」產區,即摩澤爾河與其支流薩爾河及魯維河三條河流交會處,以生產白酒為主;「萊茵」產區,即位於萊茵河北側、對岸,並南部下遊的地區。這些地方生產的葡萄酒都稱為萊茵酒。

◎酒文化

德國葡萄酒種植面積約10.2萬公頃,年產量約900萬升。那麼,德國人在葡萄酒方面的消費習慣如何呢?
•「酒王」雷司令:雷司令在德國的種植面積,占全世界總面積的將近60%。然而,它成為最受德國消費者歡迎的品牌,還是1995年以後的事情。究其原因,是消費者對葡萄酒產品質量的高要求,和消費習慣的改變。
•葡萄酒更受歡迎:2001年,德國人購買葡萄酒的支出,第一次略高於購買啤酒。在用於酒精飲料的家庭開支中,葡萄酒比例占32.3%,啤酒比例為32.2%。
•紅葡萄酒走俏:紅葡萄酒種植品種,在2006年達到36.9%。
在大自然的所有產物中,上帝很慷慨地賜與人享用,又讓人做管家,來管理所有的物資,其中包括對身體的保養,對社會人類福祉的促進。酒類產品既然是上帝給人智慧所製造出來的物產,人類就應當以智慧來使用和管理,切勿飲酒過度,失去管家的職分,走向另一個極端,破壞個人身體,製造家庭糾紛,社會的安寧。
酒能悅人的心,使人快活,甚至可以醫病,但好酒或醉酒的人,容易沉溺,最後失去控制而放蕩犯罪。願我們從酒品的飲用和消費,學習節制。

Back to Top


專題: 美景虛設棄酒成真

文/青照

2003年夏天,由於歐洲被熱浪侵襲了超過一個星期,有35,000多人被熱死;幾年之後,我喝到那一年釀制的法國葡萄酒,感覺特別香醇,後來得知是那一年的天氣特別炎熱,才有這樣的品質,我便將這兩個事件聯想在一起,喝著再美的酒,我的心靈也不得安寧。過去我對飲酒的看法,和許多旅歐的華人同胞一樣,覺得飲酒是一種高尚文化,少量飲酒可去除膽固醇,對身體有益,並且藉酒可拉近人際關係等等。也曾身體力行,和歐洲教會的朋友團聚,會稍微飲一點酒;和先生開了一瓶紅酒,不會立即飲盡,總是兩、三天左右,才喝完它。
逐漸地,我開始好奇紅酒的種類,Merlot是怎樣的味道,Cabernet Sauvignon又是怎樣的,好像有了這些常識,又能唸出這些名詞,自我感覺比較高尚。之後,又開始學習哪一年、哪個地區的酒好、我個人喜不喜歡等等。
在我逐漸認識葡萄酒的同時,為了品嚐和求知,我幾乎每一天都會喝一點酒。我也開始感覺到,心裡喜歡找個藉口來買酒、喝酒。就這樣,在我缺乏自我認知的情況下,飲酒的習慣開始釀成,直到有一年,年度身體檢查的時間到了,驗血後,醫生竟然說先生的肝功能異常,而我的指數也偏高,要脫離酒精,且定期觀察。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遺憾!葡萄酒的小飲必須放棄了,好吃的法國美食,如鵝肝醬、韃靼牛肉、生牛肉、日本魚生等美食,都要放棄了,這是何等的犧牲啊!那些美食,最後因為昂貴而放棄了,但紅酒一瓶才二、三歐元,比名牌礦泉水還便宜,何必太過認真呢?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一個星期不飲一次葡萄酒或啤酒,好像就不自在了。我這才發覺自己的酒癮已經成形,非要認真去面對不可。過去有一位法國朋友,在女兒八歲時,拿葡萄酒給她聞一聞、喝一丁點,當時我認為這是文化教育,無傷大雅。最近我在社交網上,見到他女兒長大了,經常貼她和朋友飲酒作樂的照片,我開始懷疑,是否過早讓孩子曝光在大眾飲酒文化裡,是父母的明智之舉?我因為身體的緣故,決定放棄「優雅」的飲酒、和朋友的小聚小飲,也發覺除了酒以外,其實有很多飲料可供選擇,但有時候,心中仍有一種衝動,要我「找藉口」去買酒、飲酒,靠酒來放鬆,對飲酒後「微醺」的感覺很嚮往……這種意念,盤據在我心頭,竟然時刻操縱著我!我對自己說,這種想買酒、喝酒、享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為什麼那種意念會死纏著我不放,讓我感覺自己失去控制,不喝一點不暢快?
我還常有這樣的掙扎。我認知到,說自己有「自制力」的人,其實是不認識人的軟弱。最後,我是因為認識到,讓我心中真正快樂的,是因為主耶穌對我完全的愛,不是任何人的肯定、任何美好的經驗,我這才真正的放棄了喝酒。
對於《聖經》所教導,保羅要提摩太喝酒,我仍感困惑。後來有一天,我去查考《聖經》歷史,才發現原來保羅是針對提摩太有病的情況下說的。他勸提摩太,「因為你的身體不好,所以可以喝一點酒來養身體。」我這才發現,過去自己用保羅的這段話,為自己去喝酒來圓場,其實他的原意,並不是鼓勵人去喝酒啊。
有一次聽牧師說,聖經裡的以諾和諾亞,都是與上帝同行的人,但是以諾直接被上帝接走,沒有經過肉體的死,諾亞卻因為醉酒,將身體裸露出來,讓小兒子迦南見到、嘲笑,迦南便受了詛咒。如果諾亞沒有醉酒,這些家庭悲劇,豈不是不會發生呢?
有幾次,我在馬路上見到酗酒的無家可歸人士,因飲酒過度,臉部漲紅、虛腫,我告訴自己,其實我的自制力沒有比他們強,只是因為我知道上帝愛我,祂不要我靠著醉酒感到飄飄然,做祂的兒女就足以讓我飄飄然了。就算是因為我的肝功能不好,我不能飲酒了,我也一樣快樂,因為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上帝不會問我懂不懂得品酒,有沒有喝過名酒?祂倒是會問我,是否愛過祂,勝過我喜愛的(包括紅酒)?是否使用了祂給我的時間,好好關心過人?

Back to Top


2016年8月內容

專題智慧之窗生命線天倫樂繽紛世界教會消息遊子情健康寶鑒珍饈百味世界風情畫家鄉消息新聞短論快快樂樂學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