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專題: 音韵飄飄處處聞


2016年6月

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的藝術形式,音樂的旋律無需翻譯或解釋,就能深深地進入聽眾的情感殿堂;音樂還能陶冶性情,並有醫療作用。歷世歷代以來,有許多音樂家撰寫音樂來歌頌上帝,為後世留下許多不朽名作!

(社論) 音樂有好也有壞
歐洲音樂淺釋
篤信上帝的音樂巨匠
法國音樂節‧魅力不可擋
恩典就在今天
梁祝
音樂與人際關係
音樂與人生
德國的音樂盛宴


(社論) 音樂有好也有壞

文/周簡艷珍

音樂是最豐富的世界語言,每首歌曲和樂曲,都是作者以藝術化的音樂語言,向聽眾們傾訴心聲、傳播訊息。音樂的功用,主要用來歌頌上帝,彰顯祂的榮耀、讚美祂大能的作為。其次是讓人抒發感情,增添生活的情趣。美好的音樂,應該帶有正面的訊息,縱使不認識上帝的民族,也知道音樂是用來「歌功頌德」、「激發人心」的;對於淫穢頹廢的「靡靡之聲」,從來都不予推崇。

從西方音樂史來看,最初的音樂,的確達到這樣的目標,就是用上帝所賜的音樂,來讚美上帝,傳揚祂偉大的救世福音。歷代以來,聖詩都述說著「神愛世人」的故事,帶給人永生的盼望和積極的人生觀。當然,音樂是多元的,其表達的內容和方式,可以千變萬化,更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且,上帝賦與人自由意志,祂的應許絕不食言。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語、行為、選揀、決定、行為負責任。

人有創作音樂、選聽音樂的自由,也要為自己的自由付上代價,包括世上的代價和靈魂的代價。著名的美國歌手麥當娜,用她的歌聲褻瀆上帝,為嘩眾取寵而出賣靈魂,若不及時悔改,地獄的火將會等著她。音樂是藝術,也是傳播的媒體和工具。因此,對創作音樂的人要傳達什麼訊息,我們要小心留意和思考。現代很多流行歌曲、搖滾歌曲和饒舌歌,歌詞的內容,都帶有悖逆、淫亂等反道德成分,令年輕人聽而效之、步入歧途,終生受害。在這自由發揮的時代,雖然有些國家為保護人民,禁止「敗壞道德」的歌曲或電影傳播;有些國家會把好、壞的歌曲、電影分級制,但發覺X級的東西,仍然有一定的聽眾及觀眾,最終的選揀,仍是個人自由的取向,如嫖賭飲抽一樣,很多人喜歡沉溺在「罪中之樂」,人的罪性可見一斑。

我們必須明白,音樂及歌曲的感染力,是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傳播媒體的威力,很容易改變人的思想。

所謂「進去的是垃圾,出來的自然是垃圾(Garbage in,Grabageout)」,可以那麼說,喜歡什麼樣的音樂,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此,選聽音樂和樂曲,對個人的修養和思維,有深遠的影響。成年人有意志和定力還會好些;青少年人心性未定,很容易受歌詞的誘惑,家長們要特別小心。

在此,希望人人都懂得分辨音樂的好壞,選聽能淨化人心的聖詩和傳播正面訊息的歌曲,成為一個對音樂有品味、有鑒賞力的人!

Back to Top


歐洲音樂淺釋

文/晨星

隨著一曲歡快、悠揚又氣勢磅礴的《藍色多瑙河》,我漸漸沉浸在音樂的海洋,展開雙臂遨遊其中,其樂無窮。不愧是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這首華麗的圓舞曲管弦樂作品,展開了我暢遊歐洲的音樂之旅。

◎時移日換‧百家爭鳴

眾所周知,近代科學是從歐洲開始發展的;音樂也一樣,歐洲音樂發展史,可稱為西方音樂乃至世界音樂發展史的重要組成──大致可分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音樂、中世紀時期的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民族主義音樂、現代音樂和新世紀音樂等階段。從古希臘、古羅馬音樂,到中世紀的宗教音樂,再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和宗教改革後的古典浪漫主義階段,間中的音樂題材、風格、表現形式逐步擺脫了以前的單一、落後,開始進入空前繁榮的階段。

隨著意大利歌劇和提琴音樂、羅馬音樂戲劇、法國歌劇及古鋼琴音樂,並早期的奏鳴曲和交響曲等多種音樂表現形式的出現,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韓德爾、巴哈、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也應運而生。

◎斯卡拉蒂‧維瓦爾第

從17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風格在歐洲廣為流傳,它的重要代表是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他創作了115部歌劇,重要作品《仙草靈藥》、《蒂格拉內》和《格裡塞爾達》等。他開始採用返始詠嘆調(DaCapoAria),並重視樂隊的戲劇作用。

在大協奏曲和協奏曲創作方面,維瓦爾第(1678-1741,Antonio Rivaldi)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他1703年受戒為神父,一頭紅髮;因為其音樂受到人們的喜愛,而有「紅髮神父」的綽號。他的454首協奏曲中,2/3是獨奏協奏曲。他的協奏曲形式清晰,織體豐富,節奏富有動力,獨奏與全奏的對比已具有戲劇性。他的四部小提琴協奏曲,總稱為《四季》,倍受人們喜愛。

◎法國名家‧呂利為先

而第一位真正法國歌劇的作曲家是呂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這位佛羅倫薩人14歲時由德•基思騎士帶往巴黎,輾轉入宮。他從1672年起創作了16部法國歌劇,代表作品有《阿爾切斯特》、《阿爾米德和勒諾》等。題材選自歷史、神話,內容多表現忠君愛國的天職與個人情感的衝突矛盾。歌劇序曲不同於意大利序曲,為慢、快、慢三部分,慢板帶有符點節奏,莊嚴、華貴,常為歌劇營造一種節慶的氛圍。歌劇是規模宏大的五幕結構,其中加入合唱和華麗的,或表現幻境的芭蕾舞場面。巴洛克時期歐洲流行的一些獨立的器樂舞曲,如小步舞曲(Menuet)、加沃特舞曲(Gavatte)、布列舞曲(Bourrée)等,多源自呂利的歌劇和舞劇音樂。

◎韓德爾曲‧燦古爍今

韓德爾(Friedrich Handel,1685-1759)與巴哈同是巴洛克後期的兩位偉大的音樂家,但是他們的經歷、性格和音樂風格有很大的差異。韓德爾於1703年前往漢堡,1706年轉赴意大利,先後結識何萊里、斯卡拉蒂父子。在意大利三年,熟悉了意大利歌劇、清唱劇、協奏曲、室內樂的創作風格。韓德爾的清唱劇雖然也是由詠嘆調、宣敘調和合唱組成,但與意大利音樂戲劇觀念不同,合唱成為戲劇表現的重要手段。其中既有新穎的敘述性、描繪象徵性的合唱,又有宏偉史詩性的合唱。韓德爾常常以簡捷的音樂手法創造出宏偉效果,在簡鍊的主調和聲風格的音樂中,常常間以明晰的複調段落。韓德爾的器樂作品有為露天演出而作的兩首管弦樂曲《水上音樂》、《焰火音樂》,及管風琴協奏曲、大協奏曲、奏鳴曲、三重奏鳴曲、鋼琴曲等。

◎音樂之父‧臻於完美

享譽音樂之父的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生於德國的愛森那赫,是延續了幾百年的音樂家族的第五代傳人。他是巴洛克時期音樂藝術的集大成者,創作了除歌劇外的幾乎所有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體裁,許多作品成為同類的典範。他的複調音樂,是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歐洲複調音樂藝術的最後概括與總結。他把巴洛克時期最大型複調形式──賦格曲,發展到了無法超越的完美境地,其中複雜的多聲部獲得高度邏輯性的純熟處理,令後世音樂家嘆服。他的賦格曲中,富有個性的短小主題、和聲與轉調的運用,都預示了新時代的主調音樂。他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次以作品的實踐證明,在一個採用平均律調音的古鋼琴鍵盤上,演奏24個大小調的可能性(巴哈的時代,平均律調音還沒有廣泛採用,在一個鍵盤上演奏升降號多的調子往往在音階上的音很不準確),為大小調體系和以主調為中心的轉調開拓了道路。

◎音樂巨匠‧各領風騷

18世紀下半葉,維也納成為歐洲音樂的中心。西方音樂在這裡獲得高度的凝聚發展,形成了對近代西方音樂具有典範意義的維也納古典風格。音樂大師海頓是古典風格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不僅確立了古典主義體裁和形式,而且樹立了古典主義的精神風範。另一位大師莫札特以其多面的傑出才能,推動了古典風格趨於完美。

時代的音樂巨人貝多芬最終完善了古典主義風格;然而同時,他那高度個性和充滿時代鬥爭精神的音樂,超越了古典主義精神範疇,成為19世紀浪漫主義的引路人。貝多芬是音樂藝術的解放者,他擺脫了音樂為上流社會娛樂裝飾的因襲傳統,使音樂藝術從一般美的境界進入到崇高的境界,從而在人類文化思想史中,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他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也因此被尊稱為「樂聖」。貝多芬既是古典主義的完成者,又是浪漫主義時代的引路人。他的音樂對於時代與個人的情感表現,宏偉的戲劇性和對自然的依戀等,都為浪漫主義開啟了通向新時代的大門。

◎音樂歷史‧光輝燦爛

最後需要一提的是民族樂派,它形成在19世紀中葉,主要以東歐、北歐和俄羅斯等國家為主。這一樂派並不屬於某一時間範圍,而是由於它具有共同的美學準則,在音樂史上劃歸為一個整體。實際上,它重視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樂創作,如俄羅斯音樂家柴科夫斯基、波蘭音樂家蕭邦和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等人,應兼屬浪漫樂派和民族樂派。

音樂是一種奇妙的語言,它遠在文字形成之前就產生了,是另一種感情的投注與表達形式,聽著每一時期、每一國家的不同音樂就好似讀著一部偉大的人類發展史,充滿了悲喜、激昂,時緩時疾、色彩絢麗、旋律交映變換的輝宏畫卷……

Back to Top


篤信上帝的音樂巨匠

文/葉笛

德國某歌劇院門口刻著這麼一段詩:「巴哈帶給我們上帝的話語,莫札特帶給我們上帝的歡笑,貝多芬帶給我們上帝的火焰;而上帝卻賜給我們音樂,讓我們可以不用言語也能向祂祈禱。」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三位音樂巨匠的信仰故事。

◎勤讀聖經、敬虔創作──巴哈

巴哈曾宣告說:「音樂的目的與動機,除了讚頌上帝、潔凈靈魂外,別無其他。」

由於巴哈的樂曲,都以敬拜讚美上主為創作的焦點,內容多根據《聖經》故事,因此曾有人說,巴哈的聖樂猶如在宣講福音信息,讓人聆聽時,就像在聆聽神的話語般被喚醒。事實上,這正是巴哈創作的動機。

巴哈一生敬虔,勤讀聖經,認為音樂是為榮耀上帝,為要人靈魂得更新。他為自己的音樂訂下創作目標──要從人心靈深處的需要去創作,讓人聽到看不見的上帝。他的音樂天分,雖然在有生之年不為上司賞識,但他以上帝為焦點的人生方向,卻使他不輕易放棄,要繼續孜孜不倦地為上帝創作音樂。

他喜歡邊創作邊讀《聖經》,從他書房內的屬靈書籍,多過數學、拉丁文,甚至音樂書籍,便知道他是個愛讀屬靈書籍的音樂家。位於德國萊比錫的巴哈博物館,展示了巴哈的《聖經》,滿是畫線和眉批,更證明他是個勤讀《聖經》的信徒。

◎帶給人類喜樂的心靈──莫札特

莫札特被譽為音樂世界的曠世天才。他生在宗教氣息濃厚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當時薩爾茲堡大教堂的教會作曲家,因此莫札特從小耳濡目染,讓音符和旋律浸透靈魂而成長。莫札特在22歲時遭逢喪母之慟,從此陰影在他心中揮之不去。一年後他向女友求婚遭拒絕,心情惡劣到極點,在莫札特少年時期所刻下的信仰,開始催促他到「平原馬利亞教堂」靈修、祈禱、沉思默想,使他的心靈找到安息,並許下願要寫《加冕彌撒》的心願,隔年即完成這首技巧與心靈都成熟的作品。

然而上帝的計劃遠非人所能想像,莫札特在這段身心都受極大煎熬的歲月裡,培養出成熟的屬靈生命及音樂深度,寫出無數的聖樂經典。他自己也曾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我敬畏甚至害怕那位全能的掌權者上帝,但卻也深知祂的慈愛無限。我絕不會辜負祂賞賜給我的音樂天分。」

◎將信心放在至善上帝──貝多芬

貝多芬曾說:「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親近上帝,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遠離上帝。」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暗的家庭背景,卻不能阻擋貝多芬對生命的熱情。從1770年出生起,貝多芬就面臨著排山倒海的困難處境,酗酒的父親苛刻而不負責任,慈愛的母親一直體弱多病,40歲就早早離開了人世。

貝多芬是在整個歐洲都處於社會動盪之時成年的,當時的空氣中彌漫著革命的氣息,拿破崙正在遠征。起初,貝多芬非常欽佩這位征服者的威力,準備把自己的《第三交響曲》獻給這位英雄,但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時,貝多芬在狂怒中把樂譜的扉頁撕成了碎片。失聰的打擊讓他淬煉出對上帝的信心,貝多芬不讓自己沉淪在怨恨之中,於是向上帝抒發了他最深的渴望:「全能的上帝,你鑒查我內心的靈魂,你也測透我的心,知道裡面充滿了對人類的愛和對善的渴求。」

1827年,他在臨終的病床上,再次向弟弟表示「已作好充分準備」,回到上帝的平安裡面。他在生命盡頭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是領聖餐,他親密的朋友費利克斯•辛德爾堅持說,「貝多芬的整個生活,是他內裡虔誠的證據。」

據說貝多芬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女士,從貝多芬小時候,就送他去天主教學校學習,希望老師讓貝多芬在《聖經•箴言》的話語中成長,而他最重要的良師益友哥特布•尼夫則是一位新教徒(基督徒)。

貝多芬在面臨生活中的不平時,會向上帝尋求答案:「因此,我將平靜地忍受一切不合理,並把信心放在你永恒的良善上。哦,我的上帝,在你這位自有永有的上帝裡面,我的靈在歡唱;你是我的磐石、我的光、我永遠信靠的對象。」他在日記裡,記錄著一段熱烈的禱告:「無論怎樣,讓我轉向祂,並在創作中碩果纍纍。」

Back to Top


法國音樂節‧魅力不可擋

文/熊燕

如果你住在法國,或在夏季開始的第一天──6月21號在法國旅行,你將會發現,整個法國成 了一個音樂的盛宴。每個人都被邀請參與其間,表演者和觀眾一起享受音樂的美妙,這就是著名 的法國音樂節。

1982年的某一天,美國劇作家喬爾‧寇恩(Joel Cohen)在法國電台提議,希望在夏至那天,法 國可以有一次音樂嘉年華,讓所有的音樂人,在仲夏夜面向公眾表演,讓所有人都有一個狂歡的 機會;於是,法國舉行了一次音樂嘉年華。由時任法國文化部長的雅克•朗,宣佈每年的6月21 日,在法國全地舉行夏至音樂節。1982年6月 21日晚,拉開了第一屆法國夏至音樂節的帷 幕。選擇這一天作為音樂節並不是偶然的, 因為6月21日這一天是夏至(也就是一年當中 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

每年6月21日,不管是在人來人往的大街小 巷,還是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各種流派的 音樂,從古典音樂到嘻哈(Rap)流行音樂,悠 揚的音樂將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這是一 個全民性的標誌。在這一天,眾多音樂家會 面向公眾表演,他們在法國各地的街頭、廣 場、花園、房屋庭院、博物館、城堡、酒吧 及演出大廳表演。爵士樂、靈魂樂、瘋克音 樂、搖滾樂、雷鬼音樂、流行音樂、古典音 樂以及許多其他音樂類型,都將在這個特別 的一天得到推介。業餘或專業的音樂人(樂隊、歌劇團、合唱團等等),將免費與大眾分享他們 對音樂的激情,在仲夏夜讓所有的人,都可以有一個狂歡的機會。

在音樂節舉辦期間,整個法國都按照音樂節(Fête de la Musique)的節奏躍動,所有的音樂會 都是免費的!所有的音樂流派將會在這裡匯聚一堂,陪伴人們度過一個充滿活力和歡樂的仲夏之 夜。

音樂愛好者自然也在這裡找到他們的知己,分享和交換他們對音樂的見解。這也是一個難得的 機會,來發現當地有趣的、好玩的音樂人和樂團。

從2000年開始,音樂節常常圍繞一個特別主題進行,比 如:無國界音樂(2000)、全球法式狂歡(2006)、青春無極 限(2007)、百歲電影音樂(2008)、法國音樂50年(2009)、女 人的狂歡節(2010)、海洋的氣息(2011)、流行音樂50週年 (2012)、即興音樂(2013)、都市音樂(2014)、一同感受音樂 (2015)。

在以「都市音樂」為主題的第33屆法國音樂節期間,在法 國各地舉辦的各類音樂活動達到上萬場。

音樂節是一個面向各種音樂形式的全民大型節日,從一 開始就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如今,音樂節被全球很多國家 採納,五大洲110多個國家、340多個城市已經開始慶祝這一 節日,其中北京音樂節1998年開始,上海音樂節開始於2010 年,武漢音樂節開始於2006年。

Back to Top


恩典就在今天

文/陳詠儀

近日聽到一首近年罕有、既悅耳又勵誌的流行歌──《明日的恩典》,是香港女歌星容祖兒的得獎歌曲,歌詞內容是這樣的:

你,不需要等待,趁大夥都在;
時間像條河,經過眼前,往前邁開;
過去每分鐘,因為他存在。
無論快樂或悲哀,
都變成記憶裡的精彩;
也因為存在,才明白愛人與被愛;
讓我們學會微笑……

這首歌最令我回味的,是這一段歌詞:時間與經歷,真能幫助人學會明白愛人與被愛,亦因從內心發出微笑嗎?能讓心田敞開,在人生路上都能忘記了埋怨,用感激去面對,使苦都會變為甘甜嗎?這樣的道理,的確發人深省。

這首歌也在副歌加上改篇自《奇異恩典》的聖詩。

《奇異恩典》這首聖詩,陪我走過人生很多困境與低潮,透過它我知道我的過犯得了赦免,我得了安慰,回轉後重新得力,繼續往前走一條屬於我的精彩人生路。每當我唱這首詩歌時,都會流下感恩的淚水。現在,我就和大家分享這首為我人生護航的詩歌: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
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度過;
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
將來禧年,聖徒歡聚,恩光愛誼千年;
喜樂頌贊,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現!

你可知這首詩歌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嗎?這首詩歌最初由英國牧師約翰•牛頓作於1779年,開始是一首傳統的民謠或黑人靈歌,它表達了宗教上的忠誠,其中蘊含著一個平淡、卻富饒深意的贖罪故事。

歌的主題和《聖經》的主旨相符――懺悔、感恩、贖罪、重生。歌詞簡潔,充滿敬虔、感恩的告白,也是約翰•牛頓的生命見證。約翰本是一名販賣黑奴的船長,無惡不作,後來淪落非洲。在一次暴風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於是決心痛改前非,後來奉獻自己成為傳道人,宣揚上帝的福音。在他去世之前,他為自己寫了墓誌銘:「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個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淪為奴隸,但藉著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罪得赦免,與神和好,並蒙指派宣傳福音。」

這首詩歌,就是他一生得救的見證,歌中充滿了他對自己過去販賣奴隸的悔恨,和對不計較這些罪惡,而仍賜福於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約翰•牛頓的生命見證,使我明白恩典就在今天,只要我們今天能決心痛改前非,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憐憫,就可以嘗到奇異恩典是何等甘甜!願你也能經歷這奇異恩典,並傳揚出去,讓別人也同得恩福!

Back to Top


梁祝

文/葉翹碧

《梁祝協奏曲》於1958年冬天創作而成,由上海音樂學院二年級學生何占豪寫主旋律,四年級的陳鋼寫和聲,創作過程還有其他同學和老師參與,可以說是一首集體創作的作品。翌年1959首演,當時由年方18,還是學生的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演出大受歡迎。

《梁祝協奏曲》是一首音韻悠揚、色彩絢麗的小提琴協奏曲,有著充沛的感情;優美的旋律,彷彿把人帶進了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景色裡。一般人對梁祝的故事很熟悉,很容易就能跟著旋律的變化,進入不同的意境。它的魅力在於運用西洋古典樂曲的結構,結合了中國民間戲曲的神韻,把在中國民間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愛情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

提到中國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總離不開《梁祝協奏曲》;提到外國的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也是與《梁祝協奏曲》分不開。西崎崇子最愛這首樂曲,她先後和不同的指揮與管弦樂團錄製過多個版本。她的丈夫是德國人,也是唱片公司的老闆,給《梁祝》起了一個英文名:The Butterfly Lovers,因此梁山伯與祝英台,英文便叫《蝴蝶情侶》,好浪漫的名字!

故事結尾說到兩人化成一雙蝴蝶,不再受束縛,在空中自由飛舞。正如這名字一樣,這一段民間傳說,譜成協奏曲之後,就如彩蝶雙雙飛舞,一下子就越洋過海,飛到西方的國家,以音樂的形態越過語言、越過民族、越過地域、越過所有的隔閡,與西方文化交融在一起。

一個民間流傳的故事,經過音樂,賦予優美的旋律,展示了唯美的春色意境──草亭結拜、十八相送、抗婚、樓臺會、哭墳、投墳、化蝶……融匯成一首蕩氣迴腸的世紀傑作,誠為中國樂壇的驕傲!在英國,韓德爾寫了一套有關耶穌基督的《彌賽亞》,闡述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的預言,整套歌曲述說了人類救主耶穌基督的降臨、生活、受難、受死及復活,到榮耀的再臨,是西方音樂中的曠世之作!

Back to Top


音樂與人際關係

文/歐耀強

音樂有效培養人的團結合作精神,因音樂是一種需要同心合作的藝術,無論唱歌或各樣樂器的演奏,都需要彼此協調來成就。人們可借用各種樂器的演奏形式,來表達思想及感情;在生活及精神領域上,音樂是不可缺少的。音樂能用來自娛娛人,也可以通過音樂旋律,來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思想。大部分音樂超越了國家、民族、文化的界限,而以人類共同的情感語言,來進行互相交流。因為喜怒哀樂各樣的感情,人們都有這方面相同的認知;即使是不同民族,藉著音樂語言來流露情感的本質,仍然可以使其他民族感同身受。音樂可以超越語言的隔閡,無論是什麼民族,都能透過音樂拉近彼此的關係。

音樂能滋潤人的心靈世界,讓人們減輕工作上所帶來的乏味枯燥感,並消除疲勞。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可釋放出人們心中的鬱悶和壓力,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因此音樂還可消解社會和個體的壓力,在某方面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此外,音樂是有化學效應的,它在維護友誼及建立新友誼上,都具有催化作用,對於建立社會人際關係,具備深遠的影響力。

音樂還影響社交生活,讓人們在無形中通過音樂,來表明自己的身分。當互不認識的陌生人相聚一起,彼此間提及對音樂的喜好,是常見的話題。人們喜好的音樂類型、品味,和個性有很大的關聯。不同音樂風格愛好者,會有不一樣的性格特徵,流行音樂歌迷和重金屬樂迷,常被形容為外向、脾氣較急;古典樂迷被形容為保守。由於人們通過音樂展現個性、人格和價值觀,所以會選擇音樂品味相投或價值取向類似的人做朋友,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個相當強大的推動力。

人際關係的建立是一門學問。由於好的人際關係,將會給人帶來快樂;所以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一個人如果長期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中,他的個性就會得到健康發展,而音樂就能促使人活在快樂的情緒當中,因此能間接促進人際關係。音樂活動的一大功能,是調整人的情緒,情緒好就讓人的生活有大量的滿足感。正面的感覺能減少人對社交的焦慮,因此多聽音樂、多玩樂器,不但能建立與人的關係,還能導致國家社會的和諧發展。

Back to Top


音樂與人生

文/莊曉斌

早前去了一個電影原聲音樂會,地點在奔馳大會場(Mercedes- Benz Arena),全場約有二萬人,座無虛席。演奏的都是漢斯‧季默 (Hans Zimmer)的作品,如:黑騎士(The Dark Knight)、潛行空間 (Inception)、星際(Interstellar)等等,全是我的至愛。聽音樂猶如重溫電 影精華片段,其中的精湛演出,無懈可擊!

住在柏林的一個好處,是有很多高質的音樂會可欣賞。一個精彩的音 樂會,實在能夠振奮人心。除了電影原聲之外,我最喜愛的其實是古典 音樂。想當年來德國唸書,其中一個原因,是想更明白音樂之父巴哈所 創作的清唱劇。巴哈的音樂對我來說,很有治療和舒緩情緒的作用;聽 他的風琴作品,內心充滿莊嚴與神聖;聽他的古鍵琴作品,內心充滿平 安與喜樂;聽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突然覺得再次充滿力量;聽他的《受 難曲》,拉近我與上帝的關係……他的音樂,旋律簡單,變奏無限,也 不就是人生的寫照嗎?

巴哈本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見證。在他同期有一位非常出名的作曲 家,叫做泰利文,當時泰利文搶盡風頭,聲名大噪,巴哈卻只是一個寂 寂無名的小子,沒有被主流賞識。然而他從來沒有因此氣餒沮喪,只是 謙卑地每星期為教會寫敬拜音樂。每寫之前,他會在內心禱告:「祈求 上主幫助。」每次作曲結束,他會在樂譜最後一頁寫上:「願榮耀歸與 上帝」。泰利文的音樂,今日已經無人問津,但巴哈的音樂,卻是永垂 不朽。

過去六個月,在柏林的日子相當不容易:被房東逼遷、被老闆出賣、 被好友誤會、再大病一場,幾乎一蹶不振。每當病患、軟弱、孤單, 甚至苦難臨到時,獨自在家,躺在床上,除了禱告倚靠上帝之外,聆聽 古典音樂和敬拜音樂,就成為我最好的安慰、最好的朋友。還記得有一 次,在聽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時,深深感受到聖靈在我心中給予安 慰與激勵;我經歷這些人生的困難,絕不是徒然的,為的是塑造我更有 上帝的形象;讓我在經歷拆毀和醫治之後,能夠再次孕育出更豐盛的人 生。正如《聖經》所說的,「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 好的音樂,助我重新調整思想焦點,不再看困難,而是看上帝的恩 典。好的音樂,甦醒人心,助我從上帝的角度去接受和理解一切所發生 的事情,讓我再次得著平安和力量,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Back to Top


德國的音樂盛宴

文/鄧滿

作為西方古典音樂的發源地,今天的德國,又有哪些音樂節慶,來見證自己的水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德國的 音樂節──

◎柏林

作為傳統的歐洲音樂重鎮,又是舉世聞名的柏林愛樂樂團所在地,柏林的音樂節也不只一個。

‧柏林音樂節:每年9月中舉行,具體日期不確定,持續十天左右,邀請世界各大樂團表演。

‧節慶日音樂節(Berliner Festtage):柏林國家歌劇院每年3月至4月復活節期間舉行。該節慶由世界知名指揮家 兼鋼琴家巴倫波發起,邀請全世界最知名的頂級卡司齊集柏林,演出歌劇和各類型的交響樂曲和獨奏會,至今已 有20多年歷史。

‧森林露天音樂會(Berliner Philharmoniker in Waldbühne):由柏林愛樂樂團舉辦,是歐洲三大露天音樂節之 一。顧名思義,這是一個露天的音樂會,觀眾可以容納22,000人。

◎德累斯頓音樂節

東西德統一後,德累斯頓為慶祝民族統一,也為了向西歐展示城市的音樂發展風貌,於1990年10月1日至10日 舉辦了首屆「德累斯頓當代音樂節」。活動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歐洲音樂協會的首肯,逐步成為德國當代音樂的 旗幟之一,在歐洲乃至世界樂壇,都取得了不同凡響的成就。節慶匯集了德國音樂界幾乎所有的一流明星音樂家 和藝術家,推出的音樂類型涉及範圍廣、種類多,從交響樂、歌劇、舞蹈到室樂、電子樂、爵士和多媒體藝術。 音樂節的演出分佈在德累斯頓的著名歷史建築如塞帕歌劇院、克洛伊策大教堂,以及一些前衛色彩濃厚的流行廣 場和美術館內。目前通常為5月底到6月初之間舉行。

◎慕尼黑音樂節

慕尼黑也有愛樂樂團,是慕尼黑音樂節的主力。該音樂節7月初到8月初舉行,演出以歌劇為主。

◎薩爾斯堡音樂節(Sazburg Festival)

薩爾斯堡是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出生地。薩爾斯堡音樂節創辦於1920年,每年7月底到8月底舉行,可惜和慕尼黑 音樂節的時間略有衝突。除了歌劇和音樂會外,話劇也是該音樂節的重頭戲。薩爾斯堡音樂節的演出遍及城市內 外,既有室內演出,也有室外表演,整體規模相當龐大。

◎萊比錫音樂節

萊比錫的音樂傳統絕無僅有: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 爾迪(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羅伯特與克拉拉•舒曼夫婦(Robert und Clara Schumann)都曾在這裡工作, 理查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更是不僅出生於萊比錫,也在此接受了音樂教育。萊比錫布商管弦樂團則是由 門德爾松創立的。萊比錫音樂節的歷史並不悠久:1999年才開始。

◎拜魯特音樂節

拜魯特雖然只是一個德國南部的小城,但拜魯特音樂節的歷史可不短:1876年由「歌劇之神」瓦格納創立,每 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下旬舉行。

拜魯特音樂節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音樂節舉辦的場所──音樂節劇院,是由瓦格納親自設計的。該劇院外貌極 盡樸素,很難讓人相信它是一座戲劇院。因為瓦格納認為,華麗的裝飾無益於音樂的本身。

此外,拜魯特音樂節最大的特色,是只演出瓦格納的歌劇作品,以《尼貝龍根的指環(Dor Ring des Nibelungen)》為中心,安排每年的內容。該音樂節還有個歷史小插曲──二戰結束後,因為希特勒極度崇拜瓦 格納,導致拜魯特音樂節一度被禁,直到1951年才在德國樂壇人士多方奔走下解禁。

◎貝多芬音樂節(Beethovenfest Bonn)

波恩市中心有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門前卻總是圍滿了拿著相機的遊客;沒錯,這就是貝多芬的故居,每年秋天 的貝多芬音樂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音樂節一般在9月舉行,為期一個月,以演出貝多芬的代表作品和古典浪漫派作品為主流。所有作品的演奏, 都由全球古典音樂界炙手可熱的音樂家和樂團擔綱,名師、名家和名曲,為音樂節奠定了世界一流音樂節的地 位。

Back to Top


2016年6月內容

專題智慧之窗生命線天倫樂繽紛世界生命的旋律教會消息遊子情健康寶鑒珍饈百味世界風情畫家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