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他)們的故事) 堅持不懈典範永存─黃先祿長老─
「鐵漢」變「奶爸」
英女皇90歲生日
家是什麼?
(她(他)們的故事) 堅持不懈典範永存─黃先祿長老─
文/袁昶黎(唐健華/潘思牡整理)
黃先祿長老1923年出生於湖南湘鄉,1969年於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取得電機博士學位後,在西維吉尼亞大學電機糸任教5年後,轉服務於美國休士頓航天航空中心,直至85歲退休。他勤奮工作60年,時有重要發現及突破,深受上司賞識及倚重,並用午休時間組織帶領太空中心查經班,為主在職場作好見證。因他在科技界的成就,在1988年被收入《美國科學名人錄》,他作見證說完全是依賴神的恩典。他不以福音為恥,在發表學術論文及演講中宣揚耶穌及福音。有一回在朋友的家庭聖誕派對中,他特别準備了生日大蛋糕,藉由為耶穌慶生,向國內同胞介紹耶穌。
自從1956年信主以來,黃長老熱心愛主,每天讀經。為了向廣大留美華人學生傳福音,《OK》中英對照雜誌創刊號以黃長老玉照為封面,其內第1到9頁是《專訪中國科學家黃先祿博士》。
◎儉以律己寬以待人
筆者在明湖中國教會曾追隨黃長老效法基督,一同服事神30多年,見證黃長老這位忠心、良善、為主重用的僕人管家,他是真基督徒,是明湖中國教會永遠的榮譽長老,他全方位全時間牧養群羊,為羊群謹慎守望,捍衛真理不懈。
長子黃供說:「父親的《聖經》看起來十分老舊,因為反覆閱讀。記得讀小學時早上起來,就一定看見他在讀《聖經》。讀經習慣達一生之久。」有次散會時,黃長老一時忘記拿《聖經》進車,車開時,那被翻爛的《聖經》散頁飛撒停車場,大家下車幫忙撿拾,一時傳為佳話,「黃長老的聖經」岀了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第一篇2節)
1984年神給黃長老有機會成立Morgantown查經班,後來轉型成中國教會。在明湖中國教會協助下,在湖南湘鄉老家建立「七星母愛聖經教會」,並在各地傳福音領人信主。黃長老永遠是我們的導師與榜樣──無論得時或不得時,總是傳講福音,為主癲狂,對人謹守,用心及創意來傳福音;熟讀《聖經》至滾瓜爛熟;樸實無華,待人不虛假;儉以律己,寬以待人;治家嚴謹,妻賢子孝,兒孫也個個孝順成材。
◎爸爸的愛偉大無私
黃長老夫婦遵照《聖經》教導「生養眾多」,有六個兒女,加上15位孫輩和配偶並曾孫輩。兒女和配偶分別為:黃蘇、張乃京;黃供、杜瑜;黃進、林思平;黃新、呂大正;黃頌平、林思治;黃頌安、王楠天。
長子黃供說「父親是一位蒙神眷顧垂愛的人,兒女全都信主。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非常歡喜傳福音,有時候似乎有點勉強人相信,但這也是照著《聖經》的原則,神也祝福他的工作。他經歷過四次重大疾病。第一次重病,讓他認識並接受主耶穌基督,開始新生命與事奉;其他的病痛是神給他在生命中的刺,讓他靠主有更新的事奉,因他蒙主的恩典與恩賜很多。」
長女黃蘇說:「爸爸是真實無虛假的基督徒,全心全意全力愛神,並關愛人及靈魂,天天讀《聖經》及為人提名禱告,形成了全家敬虔讀經的風氣。」
大女婿張乃京說:「岳父由神得到傳福音之恩賜,到處找機會為主得人,如坐計程車傳福音給司機,學術演講上也照傳不誤。平時碰到很難傳的人,經他一傳就信。相信他一定會得到神特別的稱讚及獎賞。」
老三黃進說:「我並不很聰明,但能進台灣最好的初中與高中,全都歸功於父親。在我讀書的時代,父親白天上班,晚上還在建國補習班兼課,我常去免費聽課。這對於我學校成績、聯考有很大的幫助。爸爸的愛永遠是偉大無私!」
黃長老經歷四次生死交關神蹟奇事,次次致命,但均蒙神拯救,出死入生──1956年4月9日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昏迷21天;1988年肺癌;2003年闌尾及部分大腸潰爛;2007年腦硬膜出血。即使他生病在醫院裡,對明湖教會的弟兄姊妹、週三查經聚會、老家的「基督教七星慈愛堂」,都堅持使用電話聚會。他90大壽時仍精神抖擻、聲音洪亮,每逢週末都還用長途電話,與七星慈愛堂友人,一同敬拜查考《聖經》!我觀察他的長壽之道──全然依靠主,原諒人,心中沒有苦毒,就能吃能睡。
◎一位極不尋常的人
2016年2月20日黃長老在主裡睡了,享年94歲。黃長老有如使徒保羅所寫,「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聖經‧提摩太後書》四章7-8節)。
四女婿呂大正回憶:「岳父為神的緣故,有像保羅的癲狂,他了解大使命的真諦。有回邀請岳父母到一中東回教國家小住,一位皇室成員請我們吃飯,岳父毫無懼怕地向他們傳福音,無視我的工作和被驅逐出境、甚至下獄的危險。事後我成了以斯帖。他告誡我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我感謝神,在岳父人生旅途的最後一晚有機會陪伴他。雖然只有我們兩人在病房裡,我不覺得孤單,因為有神同在的岳父是一位極不尋常的人。我為岳父流的眼淚勝過為自己的父親。」
老四黃新說:「父親是位慈祥、溫和及體貼的紳士,而且一生全心事奉神。我很感恩有他作我的父親。我懷念他﹗」
老五黃頌平說:「爸爸深愛我們的母親,也是我們兒女的好榜樣。他對人處事永遠正面、積極。他不求人的獎賞、讚美和回報,只求神的福音隨時隨地傳出去。謝謝爸爸對我一生的愛護與影響。我實在是太幸福了。」
老六黃頌安說:「爸爸一生敬虔愛主,竭誠愛人,毫無保留地傳福音、拯救靈魂。我感謝主賜我如此好的父母,他們表裡如一,用神的愛來愛我們。永不會忘記爸爸最後一次來達拉斯家中,他早晨站在廚房,向著窗外的後院,閉目合掌在祈禱。爸爸積財寶在天,時刻仰望主,在世為主打美好的仗。如今在天得獎賞,享受與神同在的安息。」
《聖經‧以賽亞書》四十三章7節,神說:「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黃長老真的做到為神的榮耀而活。
讓我們求神將感動黃長老的靈,加倍的感動你、我,不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努力完成神的託付,將福音傳至地極,並傳回耶路撒冷!
「鐵漢」變「奶爸」
文/唐健華
由於性別的差異,印象中父親與孩子之間溝通與表達愛的方式,雖然不像「母愛如水」那般呵護溫暖、無微不至的細膩柔情,卻也以一種寓於無形的、含蓄的、靜默的「父愛如山」挑起重責大任。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在雙薪家庭的結構下,父母親的角色也不停改變,「現代爸爸」的壓力更大,除了必須不斷修正過去典型的「嚴父」角色,還要在合作與尊重的前提下,與妻子共同教養子女,重視與子女共處的關係和時間,尤其當夫妻兩人生活作息不同時,爸爸本身要如何看待自己的父親角色、定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更是重要。以下分享一位卸下盔甲、和孩子有美好互動、「鐵漢」變「奶爸」的真實小故事。許祥泰是一位職業軍人,他軍旅生涯的前三年在海軍戰鬥支援單位,後來調任至後勤單位服務。在軍旅的第16年,他開始進入教會聆聽福音,接受耶穌成為他生命的救主;在此期間,神(上帝)也賜下美好的婚姻。許祥泰說:「在確定老婆施宜君懷孕後,我們憂喜參半,因為在產檢過程中,驗出第18對染色體異常(Trisomy18Risk:1/120),比例偏高,這結果讓我們心中大為不安,我們每天同心向神禱告。感謝神應允禱告,使我們的孩子出生後迄今活潑又健康。」
施宜君是護理工作人員,她說:「我們兩個人的生活型態完全不同,我常要上班及值夜班,所以迎接新生命更是一種挑戰。祥泰為迎接孩子的到來,還重新裝潢及佈置家裡,我們心裡充滿著期待與喜悅。祥泰雖然是軍人,卻將心力全然投入照顧我及寶寶;為了寶寶的健康,他連副食品都親自料理,還會陪寶寶玩耍、吃飯、睡覺。祥泰是貼心的丈夫、最好的爸爸。」
2014年1月,祥泰因積勞成疾,顏面左眼周邊冒出水泡,醫師診斷為「顏面帶狀性皰疹」,醫生擔心合併腦膜炎,同意讓他住院治療觀察,住院後持續高燒近兩日,這段時間牧師帶領教會弟兄姊妹不住禱告,他才安然度過危險期。祥泰意識到他在自我健康、工作及家庭的比重上要做出決定:「現代普遍夫妻都工作,卻造就出凡事就是用錢來滿足孩子的父母,以致彼此關係生疏,甚至導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和妻子商量後,祥泰放棄升遷上校的機會,他選擇退伍在家擔任「奶爸」。
祥泰說:「在跟孩子的相處上,我很清楚父親的角色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左手叉著腰、右手食指揮來揮去就可以完成的。恩宇出生後,除了媽媽親餵母乳以外,我在孩子的洗澡、換尿布、發燒哭鬧的處置上等都能勝任,這也讓我感受到父親的責任重大。」
祥泰受過軍事訓練,知道孩子需要一個明確的準則概念,告訴他怎樣的行為不能接受,怎樣的行為可以被接受。管教時,做父母的準則必須一致,父母意見若相左,不但會傷害孩子,也會破壞夫妻之間的關係。
《聖經‧以弗所書》六章4節:「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神特別指示要管教孩子,以免日後傷心痛苦。我們可以抱著孩子,和他一起禱告,請求天父的寬恕和幫助。
《聖經‧希伯來書》十二章11節:「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遵行神的旨意、對子女加以管教的,必得獎賞,使孩子得以在神的恩典中平安成長。期許為人父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成為基督的精兵,能為社會所用。
英女皇90歲生日
文/梁德舜
最近,英國迎來女皇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90歲生日。知悉女皇在90歲生日之際出版新書《The Servant Queenand The King She Serves(僕人女皇與她所侍奉的君王)》,談及她自己的信仰以及對摰愛父親喬治六世的紀念。
據報導,女皇在前言寫:「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感激你們的代禱,感激上帝堅定不移的慈愛。我確實看到了祂的信實。」
這位英國史上在位最長久的女皇表示:「生命中每一步的改變,對我來說都非常深刻。我們曾一起見證得勝及悲傷的時刻。」
女皇在前言提到父親喬治六世在1939年聖誕廣播時曾引用的一首詩:「我對那站在新年門前的人們說:『請借我光,我好安全踏上未知。』但他說:『走出去進入黑暗,把你的手放在上帝的手裡,那對你比光更好,比已知的路更安全。』」
這首詩是出自哈斯金(Minnie Louise Haskins)所寫的《新年的門(The Gateof The Year)》。此詩由英國皇室珍藏,在位於溫莎教堂的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入口處題著這首詩;在女皇的母親2002年葬禮上,也朗誦過這首詩。
女皇常在公開場合提到基督信仰,她持有英國教會的最高總督、信仰衛冕者的地位。
在去年的聖誕廣播中,女皇談到耶穌降生的故事如何持續鼓勵全球各地的基督徒。
她說:「儘管耶穌居無定所,且在短暫的一生中遭受迫害,但基督所傳達的不變的信仰並非報復或暴力,而是彼此相愛。要跟隨這件事雖然不容易,但我們不應該氣餒。相反地,它激勵我們更努力地嘗試。對那些為你的生命帶來愛與快樂的人們永遠心存感激,努力找出可以分享這份愛的方式,無論何時何地都盡我們一己之力。」
我想到聖詩:《我寧願有耶穌》歌詞如此說:「我寧願有耶穌,勝過金錢;我寧屬耶穌,勝過財富無邊;我寧願有耶穌,勝得華宇;願主釘痕手,引導我前往。勝過做君王,雖統治萬方,卻仍受罪惡綑綁;我寧願有耶穌,勝過世界榮華、富貴、聲望。」
這是何等的真實!
家是什麼?
許隼夫譯;Ernestine Schumann-Heink原作 What Is A Home?
家有屋頂防雨
家有牆壁防風
家有地板防冷
不錯,可是「家」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
家中有嬰孩的笑聲
有母親的歌聲
有父親的毅力
在家中有溫暖的愛心
有快樂的眼神
和良善忠誠的親情
家對年輕人是人生第一個學校
和第一個教會
他們從家中獲得安慰
當他們受傷或生病
他們在家裡大家分享快樂,分擔憂愁
在家中父親與母親
都得到尊敬與愛戴
在家中兒童得到照顧
在家中吃自力更生的粗茶便飯
也美如王宴
在家中金錢財富
比不上相親相愛
在快樂的家庭中連茶壺也快樂
叫聲也美如唱歌
這就是家
上帝賜福的家
2016年6月內容
專題 • 新聞視窗 • 天倫樂 • 健康天地 • 繽紛世界 • 智慧路 • 生命的旋律 • 紐約角聲消息 • 愛心匯點 • 美東教會消息 • 紐約之窗 • 弗州快訊 • 美味人生 • 生活資訊 • 中大西洋姿彩 • 培德中心活動消息 • 筆墨風城 • 芝城園地 • 芝城教會消息 • 德州園地 • 德州教會消息 • 休士頓 • 角聲心理輔導事工 • 達福園地 • 紐英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