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聲心理輔導事工: 哀傷的迷思

2016年3月
文/沈明逸

很多人會對哀傷有些誤解或錯誤的迷思。為了幫助傷逝者真正從哀傷情緒中走出來,休士頓角聲社區中心舉辦的「伴你走過憂傷路」支持小組,幫助糾正各組員不同的迷思,以下一些常見的迷思的表現──認為哀傷是心理疾病;眼淚和憂愁是弱者的表現;哀傷的過程是可預測的,想儘快結束哀傷;以為沒有人可以幫到自己,獨自舔舐痛苦,想等待時間自癒;認為凡有信心的基督徒不需要經歷哀傷的過程。

神造人有七情六慾,其中愛也是人的天性。哀傷不是病,哀傷是愛的表現;一旦失去至親,若不舉哀,無動於衷,才是不正常的表現。愛得越深,傷得越痛,它像高低起落的波浪,若是正常的過程,那麼情緒會自然逐漸穩定,但它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處理,先要接受失去的真實性,才能調整空缺,漸漸調適自己。這過程是無捷徑可行的,就讓各種憂傷循著自然的過程走過吧。千萬不要獨自療傷,只想避開生活周遭的人和事物,在家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生怕將痛苦帶給他人。也不要不信有人能解除那痛到心尖的苦,因為很多時傷逝者忘了人性的特質乃是與人分擔心中的重擔,才會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傷痛很難做到自動復原,是需要經過一個過程。

「伴你走過憂傷路」支持小組仍繼續學習,組員們願意踏出家門,每週到角聲社區中心去分享他們過去一週的生活,一起唱歌,回家寫日記、週記,彼此交流、學習,哀傷者的心因被調適而漸漸開朗。至於基督徒,他們也是人,甚至耶穌也會哀傷難過,只是成熟的基督徒在哀傷過程中比較有信心來支取上帝的安慰和恩典,承認隠痛,意識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接受心理轉化,從《聖經》中得到盼望和鼓勵,並藉著禱告得到醫治,把心中深層的痛楚告訴耶穌,耶穌用很多的愛來填補他們深處的需要。

有些男人誤以為哭泣象徵懦弱,豈不知上帝創造淚腺就是要我們在適當時應用,不要任憑情緒積壓在心中,承受無謂的受傷,遇上憂傷的事就坦然的憂傷吧!

其他角聲心理輔導事工文章

哀傷的迷思
走出黑洞

2016年3月內容

專題綜合時事評論天倫樂健康天地繽紛世界智慧路生命的旋律紐約角聲消息愛心匯點美東教會消息紐約之窗弗州快訊美味人生生活資訊中大西洋姿彩培德中心活動消息筆墨風城芝城園地芝城教會消息德州園地德州教會消息休士頓角聲社區中心角聲心理輔導事工達福園地紐英倫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