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時事評論: 無人自駕車的挑戰

2015年10月
文/葉漢中

9月1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報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天敵──人類》,文中引述谷歌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實地操作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Self-Driving Car,SDC)報告:

8月中當一輛谷歌自駕車來到人行穿越道前時,它「守規矩地」放慢速度,也啟動剎車讓一名行人先行。行人沒事,但谷歌那輛車卻沒那麼幸運,它被後面一輛由人駕駛的轎車追尾了,測試車上一人輕傷。

這自駕車從2009年起已行駛了超過200萬哩,完全由機械駕駛的部分超過115萬哩,共發生過16次車禍,多是輕微碰撞。谷歌稱每次碰撞都是「人的錯」。

自駕車按設計會嚴格遵守法律條文,但過於拘泥規則,可能連上路都會變得很困難。在2009年的一次測試中,谷歌的車沒能通過一個十字路口,因為它一直在等著其他人類司機「徹底」停下來,讓它過去,但其他司機卻一直在向前蹭,尋找有利時機,谷歌自駕車因此癱瘓。「真正的問題是,這些車太追求安全了,它們得學會適度強硬,而什麼叫做適度?則取決於不同的文化。」

谷歌自駕車項目發言人說,當前的測試是想「理順」車的軟件和人之間的關係。像在十字路口,程序能允許車像其他人可能會做的那樣,慢慢向前蹭,尋找其他車讓自己過的跡象時就果斷轉彎。威斯康辛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教授,自動化與安全駕駛專家約翰‧李(John Lee)說,遇到這種情況時,「人類通常會進行眼神交流,一瞥之間,他們會對誰有先行權達成協議。但是自駕車的眼睛在哪裡?」

至於自駕車對未來的影響,首先,它的出現將使路上行駛的車輛急遽減少。目前80%開在路上的車內只有一人,車主平均每年花18%收入,約$9,000去維持它,使用率卻只有5%。谷歌預測自駕車將使「車輛分享」成為可能,使用率可達75%,到時誰還想自己擁有一輛車?其次自駕車更安全,車禍也會減少。這對車廠、車商、零件供應、汽車貸款、汽車保險、停車場,甚至油公司等一系列相關產業都將產生衝擊。有一研究指出,在曼哈頓只需要9,000輛自駕型計程車,就能滿足全部需要,且每哩成本不是現在的$4到$6,而是只有$0.4。另外自駕車能提供搭火車般的舒適,又有點到點的方便,對鐵路運輸必有影響。大量停車空間被釋出,可使市區多出1/3的土地,雖對地價一定會有壓力,卻使市區重建更新或增加綠地的可能性大增。郊區也可能因通勤的便捷而擴大。政府對車的稅收將遽減,相對的道路維修的費用亦將降低。這些都影響到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

更重要的是道路交通法規,美國(除少數州如加州、弗羅里達、密西根、內華達)、英、法、瑞士等國家,已立法允許自駕車上路測試,此外尚未有任何因應的新法。自駕車基本上就是一台能跑、能聯網的電腦,如果汽車系統遭到駭客襲擊又怎麼辦?沒有這些法規的配合,自駕車與人駕車的磨合,將是一片蠻荒。

自駕車的技術如今已日益成熟,谷歌預估2017年就能上市,蘋果說是2019,各大車廠也宣稱在2020將進入量產。這趨勢已是迫在眉睫,但是我們人類準備好了嗎?

其他綜合時事評論文章

(專論) 順從神不順從人
審判在乎上帝
無人自駕車的挑戰
家鄉消息

2015年10月內容

專題綜合時事評論天倫樂健康天地繽紛世界智慧路生命的旋律紐約角聲消息愛心匯點美東教會消息紐約之窗弗州快訊美味人生生活資訊中大西洋姿彩德州園地德州教會消息休士頓園地休士頓角聲癌症協會達福園地芝城園地培德中心活動消息芝城教會消息筆墨風城南美秘魯園地紐英倫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