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道、儒、墨、耶諸家談愛

2014年9月
文/姚錦燊

1407_14d本專欄將耶穌教訓植入漢代語境,因為耶穌出生正值中國漢朝。作者用第一身,模擬漢代信道者從羅馬帝國聽聞福音後,參照一本載錄耶穌教訓之《耶穌論語》及口述使徒教訓,追索經典,將以人為本之中國文化,導向以上帝為本的基督信仰。

人人應該怎樣實踐愛人之道?這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先賢談論不少。

己愛:《孟子.盡心上》記載:「楊子取(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在紛亂世局,此人主張無暇照顧天下,各人只應以自我為本位。楊子是道家人物,他也不是叫人自私自利,只是一種應變亂世的方法。

家愛:假如人人只顧愛自己,社會道德便會潰散;聖賢乃主張以家庭為實踐愛心的地方。《孟子.離婁上》說:「事親為大」又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事親是指侍奉雙親,善待家人,每個家庭父慈子孝,便可天下太平。

仁愛:《論語.學而》又說:「孝弟(對父母孝順,對兄長謙恭)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親人之愛,實乃根源於人性與生俱來「仁愛」之端,因此不要只停留在一家一戶,應要開花結果發展。《孟子.公孫丑上》說:「苟(若)能充(擴大)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博愛:《禮記.禮運》將此愛提高至天下境界:「大道之行者,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這個意思。《論語.學而》說:「泛愛眾」,就是博愛群眾。

兼愛:另有一種愛與泛愛(博愛)近似,《孟子.盡心上》說:「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形容墨子是個突出人物,寧願光禿頭頂和露出腳跟,也要做有利天下的事情,這是自我犧牲式的兼愛。有關兼愛境界,《墨子.經下》更說:「不知其數,而知其盡也……不知其所處,不害愛之。」意思是,雖然我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但仍可愛盡天下人;不知道天下人在哪裡,也能愛盡天下人,可見兼愛是愛及天下,破除人我,不分親疏。

愛鄰舍:看《耶穌論語》97頁,耶穌提出另外兩種愛:一、「你要盡心……愛主你的上帝;」二、「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此中有一個大道理,「愛鄰舍」不單是施予小恩小惠,也不是用低於自己的標準待鄰舍,而是對待別人「如同」自己,意即《耶穌論語》37頁所說的:「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為何要這樣?乃因人人平等。

愛上帝:人人平等,如何可能?平等之愛,全賴上主,耶穌誠命之首句,道出上帝在人人之上。大秦國(羅馬帝國)聖徒雅各說,上帝為至高,人人在上帝面前也有至高無上身分,因此連咒.別人也不可以,人乃「照著上帝形像被造」1的,人人要尊重每一個身邊的人、個別的人,不分奴婢,不問出身,不講貴賤、富貧、智愚,這才是愛鄰舍真義。

在封建為本之我漢王朝,人分貴賤、階級和品位,上為君卿,下為蟻奴,2人人只望攀登權力上游,平等之愛真如鳳毛麟角。由此而見,耶穌所說「愛(至高)上帝」,實為一切人倫道德之最有力基礎。(《耶穌論語》可向角聲直銷書店郵購。)

1. 雅各書3章9節。
2.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四》:「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漢代社會經濟屬畸形發展,民眾生計窮迫,自賣為奴婢者以千萬計,社會階級性極強。錢穆:《秦漢史》,頁53-56,臺北,東大,2006。

其他生命線文章

(福音恩言) 不要憂愁
(靈界揭秘) 與阿Lu多次的爭鬥
(耶穌論語) 道、儒、墨、耶諸家談愛

2014年9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 營商有道 • 天倫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親子樂 • 兒童天地 • 免費活動消息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