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智愚無分境界妙!

2018年12月
◇姚錦燊

老子《道德經》27章原文: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白話
驅車技術高明的人,不會留下車輪的痕跡。1口才了得的人,不會給人留下把柄。計算精巧的人,無須運用計算的器具。閉門手法高超的人,無須用鍵鎖。綑綁技術卓越的人,也不用繩索。2
照此道理,聖人總是常常善於幫助人,使得沒有人會被遺棄;也常常善用物資,使得沒有物會被浪費。這就是明的境界!3
因此,有所擅長之人要做無所擅長之人的老師,無所擅長之人要做有所擅長之人的關懷對象。4 若有受教者不尊重老師,或施教者不珍惜關懷的對象,即使再聰明也會落入迷惑。這種境界真是精微玄妙!5

解說
白話部分將本章分為三個小段。本章解說老子之道,即上天對待萬物和蒼生的法則,是了無痕跡、廣大無邊的。那些擁有影響力的人物,即聖人,要用此道的標準來量度自己的治績。
在第一小段,老子舉出五種生活技巧:驅車、談話、算術、鎖門、結繩。說明道的作為了無痕跡,了無痕跡是因為出於自然, 6不靠人為的造作。但這只是一種假想:世上哪有人能閉門而不用栓鎖、綑綁而不用繩索呢?這些例子是要說明一種合乎天道的境界。
第二小段說明,道的作為廣大無邊。「⋯⋯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即沒有任何人會被遺棄。「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即沒有任何物會被棄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正是上天對待萬人和萬物的心意。「是以」這連接詞,說明上天也是在無聲無息、了無痕跡中,借用聖人去完成「救人」和「救物」之目的。
在第三小段,老子乃將這道的境界,應用在人世間。世界充滿了差異——強弱、智愚、多寡、富貧、善或不善——但在道看來,這些差異卻不成為差異!
這裡的「善」,非指道德善惡,而指善於某些事情,如善於驅車、談話、算術、鎖門、結繩。善是一種生活的擅長。世間有「善人」和「不善人」,即天然條件較佳和較差的兩類人。雖然差異是不能消除的,但也不應擴大。天道會使差異不成為差異,這兩類人,卻要相輔而相成。
「資」,指不善人對於善人來說,乃是受關懷的對象。如果沒有這個對象,善人不足成為善人,即是說,沒有學生,老師成不了老師!那麼善人與不善人的關係,是怎樣維持的呢?乃在「貴」(尊敬)與「愛」。
怎樣做法呢?善人幫助不善人,付予愛心;不善人接受善人的幫助,回以尊敬。如此,善人可得發展,不善人可得補償,便可打破善與不善的等級界限。
在老子看來,此境界是應有的。今日世間的顚倒現象,都是由於不接受這個讓差異互相補足的原理,所以說:「(不善人若)不貴其師,(善人若)不愛其資,雖智大迷!」「雖智大迷」是說,世人自以為聰明,實是糊裡糊塗。
老子用了兩個名詞去形容天道作為的境界:「襲明」和「至妙」,即至高絕妙。但卻未有道出,如此高妙境界怎樣可能發生。

思考
基督的福音卻是打破了這些在人世間的一切差異。其方法是:上帝道成肉身去完成救贖,使一切人在基督裡面合而為一:「⋯⋯絕不分希臘人和猶太人⋯⋯未開化的人、西古提人(野蠻人)、奴僕、自由的人——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歌羅西書3章11節)此中分割,代表在社會和文化上所看為優越和庸劣的不同界別,但在基督裡面都無分彼此。

1參梁瑞明語譯。
2參Chan、余培林。
3參余培林注。
4參吳怡意譯。
5意譯參傅佩榮。
6Chan’s comment.